黄衫女侠文

财商侠客行出品


01

从3000点到3000点,改变的是什么?

蔡滨2009年加入博时基金,从研究员做起,2014年底开始管理公募基金,2015年1月26日,由蔡滨管理的博时产业新动力基金成立,当天上证指数收于3383点。

在之后短短半年的时间内,蔡滨经历了投资生涯中最急促的心跳时刻,基金净值在短短几个月内冲到了接近1.8元的高位,随即熊市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了市场,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基金几乎跌回面值附近。

6年多的时间过去了,上证指数仍旧徘徊在3000点附近,而博时产业新动力的净值已经达到2.99元,这中间,改变的是什么?

《财商侠客行》:2015年博时产业新动力成立的时候,那轮牛市大概走了一半,之后半年内市场快速上涨,当时的情况是怎么样的?

蔡滨 :博时产业新动力刚成立的时候,市场很好,我们把握住机会快速建仓,很快就构建了安全垫,从1月成立到6月初,组合的收益已经接近80%。

我们在投资的时候并没有过分考虑点位,主要还是从产业和公司的角度进行布局,也没有参与当时的一些主题炒作,但市场那时候处于全面牛市的行情,所以组合的整体表现也还是很好。

但到了6月初的时候,我有过对市场的警惕,感觉市场估值泡沫很大,包括自己的持仓也是估值很贵了。当时的想法是应该减仓,也做了部分操作,但是卖出的时候市场仍然在涨,也怕错过上涨,所以也不敢大幅减仓。后来市场出现了暴跌,对净值带来了很大伤害。

由于当时博时产业新动力还是一只次新基金,在暴跌的行情下面,基民开始大量赎回,有时候一天就赎回20%的仓位,所以我们后来即使减仓应对,效果也并不明显,在市场下跌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小的回撤,净值从1.8元跌到了1元附近。

这是一次非常深刻的经验教训,在这以后,在我的投资框架中,也会更注重估值、投资风险收益比等方面的考量。

《财商侠客行》:从公开资料可以看出,2018年大跌之前你及时做了降仓的处理,当时的情况跟2015年有什么不一样?你是怎么考虑的?

蔡滨 :2016年熔断之后,A股走出了一波结构性上涨的行情,指数涨得不多,但结构性分化非常明显。

在2017年底的时候,我就开始认为市场整体估值、自己部分的持仓已经不便宜了。而且,当时对2018年市场定调的主要依据则是“去杠杆”,我们认为2018年流动性会趋紧,在这种判断之下,市场上又找不到太多有吸引力的标的,所以在2017年四季度的时候我就将仓位降到了60%多,是一个比较低的仓位水平。

2018年跟2015年的情况还不太一样,2015年是疯牛和泡沫挤破的股灾行情,而2018年并没有这么大的冲击,只是后来叠加了中美的因素,加剧了市场的下跌。

《财商侠客行》:结合历史上的几次择时,你怎么看择时带来的超额收益?

蔡滨 :从数据归因来看,择时并没有给我带来太特别的超额收益。在投资中,我还是希望能够尽量不做择时。

一般大家做择时有几个角度。

一个是从宏观的角度,觉得市场风险很高、市场估值贵了或者受到外围事件的冲击,要杀估值。我们会尽量减少宏观角度的择时,除非是市场估值贵得让我们接受不了,连结构性机会都找不到了,才会去做择时。但我们在复盘中发现,这种择时并没有带来太多的超额收益,因为降下去的仓位等到买回来的时候,不一定就能买在最底部,当然好处就是让组合的波动性降低。

另一个就是从中观层面或者微观层面,当我们发现组合里面的股票贵了,同时也找不到其它特别好的标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也会相对降低一点仓位。但我不会把仓位降很多,作为一名专业投资人,我们还是要积极地去寻找机会。

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来看,我们认为,权益市场长期还是有很大的机会,而短期择时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而更多的交易并不会提升投资的胜率。交易的胜率只有50%,每多做一次的择时,投资的成功率就是在下降的。

02

泡沫中保持清醒:“波动带来的伤害是很大的。”

面对去年年底以来极致的市场行情,在博时产业新动力2020年的年报中,蔡滨已经表达了他对当时市场的一丝警惕,他提出,市场整体估值处于中高位,随着经济复苏、流动性边际收紧,投资者应降低2021年的预期收益率。

但一直到2021年春节之前,核心资产的行业仍在极致地上演,作为一名13年的投研老兵,蔡滨明显能够感受到市场满溢的情绪,但是否要减仓?他犹豫了。

瞬息之间,春节开市后第一个交易日,行情急转直下,市场风格突转,原来的资金宠儿一下子成为市场中受伤最重的股票。

面对组合的回撤,蔡滨在一季报中写道:

“春节前的上涨以及春节后的快速大幅回撤,均超出基金经理的预期。因基金组合持仓更多基于股票长期投资价值构建,基金经理对市场快速大幅波动带来的交易机会缺乏把握能力,这是我们需要反思和进一步提升的地方。”

蔡滨的反思是什么?

《财商侠客行》:春节前后市场出现了很大的波动,这段时间你是怎么思考应对的?

蔡滨 :春节前的市场大涨,市场情绪成分占了较大因素,我一直希望自己能面对市场情绪上做些逆向的操作,做好“贪婪和恐惧”。虽然大涨中,没有买入,但也没怎么卖出。

回头看,春节前大涨后,不少持仓股票的风险收益比确实不具有吸引力。但是对我们来说,投资自己熟悉且理解的领域并做到极致和在市场持续偏离合理定价的过程中坚持下去的勇气,才是最重要的。

《财商侠客行》:反思之后的结论是什么?

蔡滨 :其实投资真正的难处不在于找到便宜性价比的投资机会,也不在于提前识别出市场泡沫,而是在市场持续偏离合理定价、或者在暂时不受市场关注的地方坚持下去的勇气。

坚持自己的估值框架、投资纪律、基本面的常识和逻辑,才是投资最难以修炼的。

《财商侠客行》:但是从更长的一些维度来看,这样的波动是不是在可承受的范围内呢?

蔡滨 :从组合的角度看算是的。即便是2015年这种股灾级别的波动,我们最后也都承受过来了。

当然,我们还是希望能够做得更好。因为波动性太大,高位买进的持有人还是会很受伤,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才能够修复,如果我们在管理过程中能够把回撤控制得更好,持有人也会有比较好的体验,有利于长期投资。

最核心的是什么呢?最核心的还是要对行业、公司和市场有更清晰、深刻的认知,我们在市场中所有犯过的错、得到的经验都不断地告诉我们:一定要保持客观清醒,不能被情绪所左右。

另外一点就是,在市场待得越久,我们也会变得更加谨慎,因为波动带来的伤害是很大的,上涨100%,一旦下跌50%就没有了。

《财商侠客行》:在控制波动上,你的方法是什么?

蔡滨 :核心在于,要在投资之前,把每个标的的风险收益比,以及自己能承受的回撤空间想清楚。对投资中追求的赔率和胜率要有深入的理解,如果能从这个角度把握好每个标的的话,组合总体的回撤应该不会特别大。

其次就是要进行适度的分散,行业要均衡。通过组合的构建,用均衡的行业配置分散单一行业的风险。

至于仓位的择时,我倒认为并不是需要经常做的,只有当市场真正到了一个非常泡沫化的阶段,才需要考虑仓位上的择时。

目前来看,我认为市场整体还是呈现出结构性的机会,跟2015年疯牛行情时候是不一样的。

(图:蔡滨桌子上的“无忧”相框)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