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因为有一些直播和路演,若遇到网友和基民关心的话题,我会在此与大家分享。概括说,对市场的整体观点,我没有大的变化,认为近期市场维持偏震荡。产品配置思路也没有特别大的变化,我看好的领域仍是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光伏)和中游偏周期的制造业龙头(机械+建材+化工)。
若没有特别指出,通常以创金合信工业周期为例来阐述观点和配置思路。因为目前管理的4只产品中,创金合信工业周期规模较大,成立的时间较长,客户数较多,关注度较高,而创金合信竞争优势短期与创金合信工业周期配置思路较为一致,其他2只产品(创金合信资源主题和创金合信新材料新能源)是较为严格的主题基金,投资范围相对创金合信工业周期要窄一些。
有网友会问,你既然短期和长期都看好新能源,为什么创金合信工业周期不多配置新能源板块,因为按照合同约定,产品投资于工业周期相关的板块,主要在交通运输、建筑产品、电气设备、机械制造、环保设备、航空航天与国防、建筑与工程等行业,产品运作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在权益投资方面,创金合信基金力求打造定义清晰、质量可控、风格不偏移、追求稳定超额收益的基金产品。创金合信工业周期不是单一赛道的基金,而是多赛道的基金。
光伏和新能源汽车,未来长期的空间都很大,都是供给创造需求的行业,供给的成本低了,它自然会创造出需求,所以天花板非常高。但是为什么短期新能源汽车比光伏好?市场为什么对新能源汽车上游涨价抑制需求没有太多的担心?
一是,新能源汽车是to c(面对消费者)的行业,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涨价没那么敏感;二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的电池龙头扛住了上游成本提升的压力,未向下游传导。
进一步分析,新能源汽车作为to c的行业,当消费者接受了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部汽车销量的比例)达到一个临界点后,未来的增长速度会很快,会呈现爆发式的上涨。
举个简单的例子,最近身边很多准备买车的朋友,第一选择是买电动车,除了牌照问题外,更多因为大家逐步接受了这一新生事物,觉得电动车的性能、性价比比燃油车好。从整个新能源汽车的销售数据也能看得出来,5月份国内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在汽车销量中的占比超过了10%,提升速度非常快。
这一点从市场对新能源汽车在2021年预期销量数据上也看得出来。今年年初市场预期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中国是200万辆,全球是450万辆;目前预期销量,中国是250万辆以上,全球是500万辆以上。
当消费者认可了新能源汽车,车价涨几千块钱或1万块钱,如果更好地满足了消费需求和体验,一般消费者对价格没那么敏感。
再从产业链角度看,新能源汽车上游的锂、钴、镍、六氟磷酸锂在涨价,中游的电解液、负极、正极在涨价,未来隔膜可能也会涨价,不过中游的电池龙头公司将上游涨价的压力扛住了,因而上游涨价传导到下游车企的成本压力不大。
有人会问,那对于电池龙头公司的业绩会不会有很大的影响?应该说没有,因为今年行业景气度非常好,需求非常好,产能利用率也会非常高。去年产能利用率大概在70-80%,今年会是100%以上的产能利用率,可能达到110-120%。对于重资产的行业,固定成本所占比例相对较大,产能利用率上升,摊薄了固定成本,会部分缓解上游涨价的压力。
所以,尽管新能源汽车龙头公司静态估值比较贵,但是市场并没有太多的担心。市场预期龙头公司明年会是翻倍的增长,一些不错的公司大概70-80%的增长,看明年的动态估值,大概在30-40倍的区间。

(来源:今日头条-李游专栏)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