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记者 李沁 “FOF的风口期还在后面,未来可能达到1万亿甚至10万亿的规模。”泰达宏利基金资产配置部负责人兼FOF基金经理张晓龙说道。
作为首批参与FOF基金管理之一的张晓龙,仍记得国内FOF基金(基金中基金,即以基金为投资标的)成立之初的情形。
2017年国内FOF基金诞生,首批6家FOF产品开启探索模式。每每遇到市场波动的月份,监管和市场都会关注:FOF的情况如何?产品性质是怎么回事?是否控制好回撤?
“当时大家对这个产品的期待都很高。”张晓龙回忆道。
2017年,美国的FOF规模占据其公共基金总规模的10%,在此框架下,当时的市场认为FOF在国内会产生上万亿的规模。
在中国,当首批6家基金公司真正开始做FOF基金的时候,首次募集总规模超160亿,多数属于偏债混合产品;1年后,在2018年的年报规模合计约60亿元,整体规模锐减。
自2019年上半年养老FOF出现开始,随着FOF产品种类的增多,相应地,各基金之间的投资策略也逐渐变得多元化。2019年至2020年,不少基金公司的FOF业务取得了突破。2021年,公募FOF厚积薄发,募集规模超244亿,接近2020年全年规模的80%,总规模达到了1200亿。
“我最近做了一个统计,公募基金历经20多年的发展,权益基金的规模不过3万亿。FOF成立不过三年多,规模已有1200亿。再往后看,我认为未来五年FOF基金的规模或许能达到5000亿甚至1万亿。”张晓龙说。
每个基金经理对产品都有不同的理解。
张晓龙对产品的理解基于对投资者的认知。在他看来,可以将投资者分成两类,一类投资者想要依靠投资基金“一夜暴富”或者投入几十万赚取几百万的收益。还有一部分投资者拥有家庭理财概念,不确定什么时候可以进入股市,在拥有大批量资金用于投资基金时变得犹豫不决。这种家庭理财最怕的风险便是大幅回调。
以今年为例,很多人在3月份市场大跌时离开了市场,将软件卸载,宣称再也不会回场。然而,这也意味着错过了后面的市场反弹。这背后也说明了一个问题:不少的股票基金投资者本身无法承受股票市场的真实风险,在回撤来临而自身又无法继续承担回撤放大的背景下,只能被迫赎回股票基金,进行止损。
“我觉得这不是投资者的错误,也不是股票基金的错误,而是产品类型选择的错误。”张晓龙认为,从家庭理财的角度来看,选择产品时要考虑家庭的承受能力,可以接受多大程度的回撤。
近两年股票市场回调较高,但其中的波动化亦不可忽视。基金的考核为排名制,基金公司在进行业绩考核时往往以某一个时间段内的业绩为基准。不过,投资者并非会按照该时间点进行投资,在这种情况下,中间的过程便尤为重要。
“做好过程管理意味着要在管理基金的过程中控制好回撤,努力让投资者的每一次进出都能获得一个比较好的收益体验。因此,我认为在进行基金管理的过程中要规避这种风险,将产品做成服务型产品,不去过分追逐排名或单纯的投资行为。”张晓龙说。
在此理念下,他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基金选择标准:基金投资买的是未来,从这个角度来看,基金收益的稳定性和阿尔法策略(阿尔法策略:典型的对冲策略,主要通过构建相对价值策略来超越指数,通过指数期货或期权等风险管理工具对冲系统性风险。)本身的延续性值得重点关注。
聚焦到基金经理的选择上,张晓龙认为,中国的市场风格轮动太快,基金经理很难以一种稳定的风格穿越年度、跨越周期。部分主动权益类基金不可避免地会存在换手率高、风格不稳定等问题,这是排名考核机制所致,不能简单地将其排除在外。
张晓龙强调,投资是一个不断建立纠错机制的过程。人都会犯错,不同的是,基金经理要建立起明确的纠错机制。所谓纠错机制意味着,在跟踪市场涨跌的时候,基金经理能否做出理性的判断。如果判断错误,懂得及时纠正,谨慎采取下一步行动,而非无脑地加深错误。
最后,回归整个FOF市场,张晓龙表示:“风口期还在后面。对FOF而言,未来或许会产生1万亿甚至10万亿的规模。因为目前来看,在去杠杆以及房住不炒的宏观背景下,FOF的规模会持续地逐步发展。”
文章来源:经济观察报
- 泰达泰和稳健养老一年(FOF)(009355)
- 泰达养老2040三年持有混合(FOF)E(007695)
- 泰达养老2040三年持有混合(FOF)C(007694)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