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以后,资金一直抱团在新能源、芯片等板块里,去年涨得较多的传统消费领域因为估值略贵,最近半年一直处于回调-震荡-再回调的状态。

过去,我们一直习惯把眼光放在食品饮料等基础消费板块,但其实消费领域的内涵和外延都极为丰富,上至高端装备、新能源,下到衣食住行、医疗娱乐,可谓包罗万象,应有尽有,其中蕴含的投资机会也是多种多样。

来源:中证指数公司

从去年开始,已经有机构开始把目光投向更广泛的消费赛道,为普通投资者提供更多元的布局消费赛道的机会。

泛消费领域的新机会

传统基础消费品大多集中在上表中的白酒、猪肉、调味品、家电、汽车等,过去这么多年只要是消费基金,万变不离其宗。

这几年随着消费新趋势的出现,高品质的泛消费赛道基金层出不穷。

以A股和港股现有的公司业态,我认为目前消费的顶级生意主要集中在这四个板块:

1、白酒、食品饮料为基础的必须消费

2、家电、汽车等可选消费

3、医药及医疗服务等

4、外卖、电商、游戏、直播等互联网消费服务

这四个消费板块,对应了“泛消费”中商品类和服务类两种不同类型的消费:

1、基础消费属性的传统消费品公司;

2、数字经济转型、信息消费属性的新兴互联网公司。

细想一下,这些年除了传统的消费外,新兴消费的机会一直都在产生,尤其伴随着消费升级以及新生代的成长,这些趋势愈发成熟并形成了规模巨大的新兴消费市场。

像电商、外卖、直播、游戏等新兴的互联网消费服务层出不穷,对95~00后来说,他们是享受多元化、个性化消费的人群,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跟70后、80后等父辈有很大差异。

下面这组数据,直观地向我们呈现了新消费的巨大能量:

2020年,电商直播的GMV达到了惊人的8000亿+

外卖餐饮产业规模6536亿元+,外卖消费者4.6亿人+

2019年轻食消费金额同比增长150%

茶饮门店增速60%,高速向二三线下沉趋势

这些数据背后,代表着新的消费趋势已经形成了巨大的产业规模,且还在保持着高速的增长。

在成熟的传统消费行业基础上,消费主题基金也需要紧跟年轻人的消费潮流,关注有业绩支撑的新兴消费领域。

这也是我推荐大家关注中加消费优选基金(A类:012202;C类:012203 )的原因所在。

17年投研老将再出发,剑指泛消费

中加消费优选基金(A类:012202;C类:012203 )将于7月23日首发,投资领域既兼顾具有成熟品牌和业绩的必须消费和可选消费,又会关注医药和互联网服务等泛消费领域。

泛消费它不止定位于基础性消费,而是囊括与人相关的生理、精神相关的需求,这样就能横跨多个行业投资。

随着我国人均GDP从1万美元迈向2万美元,消费趋势也从原来的满足温饱逐步向品牌消费,餐饮,旅游,健康,时尚等领域转移。

这也是基金公司正在打破传统消费品的框架,不断创新基金产品的原因,只有这样才能抢先一步享受新兴消费经济带来的增长红利。

如果你熟悉消费品市场,可能会知道A股上市的龙头大多都是传统消费品,新兴消费龙头大多在香港、美国等地上市。

像快手、奈雪的茶、海底捞、安踏、腾讯、美团等,加上最近几年陆续回归的中概股,港股的新兴经济优势更突出。

对消费主题基金而言,A股和港股不仅是两个不同的市场,更意味着传统消费和新兴消费的融合,加上港股的估值优势,肯定会成为市场又一爆点。

这也是中加消费优选(A类:012202;C类:012203 )的优势所在:基于泛消费+港股通模式的消费主题新风格基金。

这只基金将由拥有17年证券从业经验的老将刘晓晨掌舵。

从资料来看,金融学硕士毕业的刘晓晨绝对是名副其实的“价值成长实力战将”,执业经历实在太丰富了,先后任职于瑞泰人寿高级分析师,华商基金、新华基金基金经理,2020年加入中加基金;管理过货币基金、二级债基、固收+以及偏股混合基金,是业内比较少有的兼具股债两市投资经验的基金经理。

而且,刘晓晨历史管理产品曾两次斩获《证券时报》颁发的“明星基金奖”。

以其历史管理产品某消费基金为例,刘晓晨任职期间回报89.2%,年化回报26.06%,跑赢同期沪深300指数6.3倍。

刘晓晨是“价值-成长”策略的忠实拥趸,丰富的投研经历塑造了他稳健的投资风格,坚持中长期价值投资理念,看重企业产生回报的能力,并从管理层视角出发,研究行业格局变化,分享企业成长红利。

加上中加基金权益投研团队的研究覆盖A股和港股,在现代服务、医药、消费等有着强劲的投研能力,自然能提供坚实的后盾。

7月23日,刘晓晨将携中加消费优选基金(A类:012202;C类:012203 )再出发,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多关注。

风险提示: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