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 中国证券报《地方债发行将提速 流动性投放可期》

在地方债计划发行量超万亿元的8月,第一周实际发行量不升反降,第二周计划发行量则进一步缩减。数据显示,目前本周地方债计划发行量不足300亿元。

业内人士指出,供给压力有待释放,8月、9月地方债发行量增加是大概率事件。8月中下旬地方债发行或发力,与“麻辣粉”(中期借贷便利,MLF)到期、本月税期等因素叠加,恐对流动性有一定影响,央行实施对冲操作可期。

与计划发行量差距大

8月地方债供给放量几乎是市场的一致预期,但前两周不仅没放量,反而大幅下降。数据显示,上周全国实际发行地方债1391亿元,较前一周缩量近四成。本周发行量可能进一步下降。截至10日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周计划发行量仅271亿元。

今年以来,地方债发行节奏放缓。截至7月末,新增债券发行进度仍未过半,积累了较大的供给压力。“今年1至7月地方债发行节奏远慢于往年,主要是专项债券发行滞后。”中信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明明称,1至7月,专项债券发行量尚不足全年新增专项债额度的四成,而2019年、2020年同期的占比分别为八成、六成左右。

日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对地方债发行提出明确要求。市场人士判断,年内新增地方债额度大概率将用完,这要求年内地方债发行适当加快速度。各地披露的地方债发行计划印证了这一点。据中泰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周岳测算,截至8月6日,已有23个省市披露8、9月地方债发行计划,计划发行量合计15103亿元。其中,8月计划发行10203亿元,9月计划发行4900亿元。

然而,以目前数据测算,8月前两周地方债发行量不足1700亿元,与万亿元计划规模差距悬殊。

下半月或发力

8月地方债发行加快的预期要落空?业内人士认为,8月地方债发行起步慢,但后续可能会提速度。

通过分析以往月份的地方债发行计划完成情况,周岳发现,今年地方债实际发行量与计划发行量虽不尽相同,但大致相当。比如,4月至6月,地方债实际发行量与计划发行量的比值分别为1.28、1.05和1.20,7月则为0.94,有时候实际会发得多一些,有时候发得少一些。参考历史计划完成情况,他预计,8月地方债发行规模约为1万亿元。基于类似的测算方法,广发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刘郁预计,8月地方债发行规模约为1.05万亿元。

8月以来,地方债发行仍不疾不徐,而在月发行量可能达1万亿元左右的假设下,8月中下旬发行需明显提速。江海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屈庆认为,本周已公告的地方债计划发行量仅270亿元左右,继续显著低于预期,这意味着中下旬供给或井喷。过往数据也表明,地方债发行更多集中于每个月的中下旬。

业内人士分析,如果8月中下旬出现地方债集中发行,可能带来两方面影响。一方面,8月中下旬利率债券供给压力会有所加大,可能对债券市场供需及利率走势产生影响;另一方面,政府债券集中发行带来的财政存款波动,可能加大对短期货币市场流动性运行的影响,特别是在8月“麻辣粉”到期量较大的情况下。

流动性压力待缓解

机构预测,8月国债发行规模或接近6000亿元,略少于7月,但由于到期量大为减少,8月净发行量反而将明显上升。加上地方债发行有望加快,8月政府债券净融资规模可观,集中发行对流动性的影响或有所增大。

影响8月流动性运行的另一主要因素是,MLF到期回笼量较大。数据显示,8月共有7000亿元MLF到期,较上月增加3000亿元,到期日为8月17日,也是在中下旬。业内人士提示,下半月政府债券发行放量,或与MLF到期回笼、税期因素等一道,对流动性造成叠加扰动。

此外,7月央行降准以来,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市场资金面不松不紧,一定程度上印证了降准的“常规操作”属性。8月6日以来,货币市场短期利率连续走高,代表性指标DR007已上行近40BP至2.3%以上。

考虑到政府债券发行、MLF到期等因素影响,8月流动性存在不确定性。市场人士预计,后续地方债集中发行缴款时,央行料从流动性操作层面给予配合,比如加大逆回购操作、充分续做到期MLF等。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财政收支因素对短期流动性的边际影响加大,但从DR007运行中枢来看,在政府债券集中发行前后,并不总会明显上行,关键取决于当时央行的流动性操作。而在9日发布的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明确提出,加强对财政收支、政府债券发行、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调整等不确定性因素的监测分析,进一步提高操作的前瞻性、灵活性和有效性。

风险提示: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免责声明:转载内容来自机构研报摘要、公开权威媒体报道,仅供读者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机构研究员、媒体记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建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无关;不作为对上述所涉行业及相关股票、基金的推荐,也不构成投资建议。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公司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做好风险评测,选择与之相匹配风险等级的产品。本文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您认为本文对您的知识产权造成了侵害,请立即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