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衫女侠文

财商侠客行出品

“创新大师”理查德福斯特(Richard Foster)有一个说法,他认为,今天《财富》500强企业中至少有40%将会在10年内消失,取而代之的将是我们现在尚未听说过的新贵。

未来将比我们想象中来得更快,投资又怎么能够墨守成规?

科技大时代来临,全球投资圈也掀起了一波找科学家当基金经理的浪潮。

比如,我们之前写过的苏格兰投资机构Baillie Gifford(BG),作为全球的成长股投资巨鲸,BG资助了全球20多家顶级大学的顶级学者,致力于研究每个行业和领域在未来10~20年的变革。

我们一直关注的,去年最火的美国科技女股神凯瑟琳伍德(Catherine Wood),她旗下方舟投资(ARK)的研究团队中,就有很多来自不同科技行业的专家,有些曾经从事癌症研究、有些是人工智能专家,还有游戏工程师。

在伍德看来,想要在颠覆性的科技浪潮中拥有前瞻性的眼光,捕捉到“下一个大事件”(the next big thing)从而获取丰厚的利润,分析师深厚的科技从业背景和对技术的深刻理解是不可或缺的。

近年来,“科研型”、“专家型”的基金经理也逐渐占领了A股的投资高地,在我们近期访谈的基金经理中,就有两位科研专才——长城基金旗下的权益基金经理陈良栋和赵凤飞

陈良栋和赵凤飞都是清华大学信息学院的学霸,具备科研背景,从清华到科创板,他们经历了学术的熏陶、市场的洗涤、时间的进化,并不约而同地在当前将自己的投资焦点聚集在了科技板块,尤其是科创板上。

这一“硬核”板块,究竟需要多“硬核”的基金经理才能驾驭?

从清华到科创板,这两位科研型基金经理的投资道路是如何进阶的?

他们又是如何用科研型的思维在大波动的科技股收获成长的密码?

本文我们会从三个方向与大家一起走进两位科研型基金经理的投资世界:

1.从金字塔到K线图,优势在哪?

2.“科研型”基金经理的第一课:敬畏市场

3.“理工男”的信仰:科创兴国才是星辰大海

“科研型”基金经理中,最厉害的应该就是大奖章基金的掌舵人詹姆斯西蒙斯了,一方面,他是业绩远超巴菲特和达利欧的量化投资之父,另一方面,在40岁之前,他其实是一位明星密码学家,曾经攀上数学的高峰,还创立了由世界级学者组成的数学系。

从金字塔到K线图,为什么?

对此,数学家WilliamByers有过一段很精彩的描述,他写道:

“科学家和数学家们非常善于从自然界混沌和杂乱无章的表面之下,寻找某些简洁和美丽的结构,寻获的这些规律或规则就构成了科学定律。”

西蒙斯就是用他的模型,去寻找市场杂乱无章的表面之下隐藏着的那些简洁和美丽的结构,并从中收获巨额的财富。

这是科研型投资人的优势,关于这一点,陈良栋用了一个词:“穿透力”

“我希望看公司、看行业是有穿透力的。”陈良栋说,专业背景让他在投研过程中,对科技含量高的技术、公司和产业会有更深的理解,并且有兴趣在这些方面持续投入时间和精力,在某个细分领域挖掘得更加深入,在技术迭代日新月异的科技领域,如果在研究上能够更具有“穿透力”,对公司和产业会比市场看得更加长远,对终局的判断也会更加贴切。

陈良栋高中的时候在全国物理竞赛获得二等奖,保送清华大学电子系,是清华电子工程与技术硕士,研究生期间,还做过芯片设计,如果没有进入二级市场,他应该就是一位芯片研发人员无疑了。

因为对投资感兴趣,陈良栋本科同时修读了经济学双学位,并在实习期间就进入了基金公司,在研究上市公司的过程中,陈良栋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

现在,陈良栋已经是长城基金的中生代基金经理了。在公司的大开间办公区里,坐在陈良栋身后的,是他在清华大学信息学院的师弟赵凤飞。

赵凤飞的背景也是相当的“硬科技”。他本科在南开大学就读软件工程,之后进入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连读硕博,拥有9年从本科到博士计算机领域的专业学习经历。

早在进入投资圈之前,他就已经是一位妥妥的科研人员了,在信息技术领域获得4项国家发明专利、5项国家软件著作权,还参与了多个重要软件项目,并曾担任团队组长。

博士毕业之前,赵凤飞无意中看到了长城基金的实习招聘,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投了简历。长城基金的办公地点在深圳,湿润的海边空气、满目的郁郁葱葱、“来了就是深圳人”的活力与热情,让这位东北小伙喜欢上了这个城市,再加上研究工作给自己带来的视野上的开拓与挑战,让他改变了留京的初衷,加入了长城基金。

作为一位“硬科技”背景的选手,赵凤飞很快就在TMT行业的研究上显示出了自己的专业优势。

在2014~2015年的那波TMT牛市当中,市场关注的热点之一是国产软硬件、自主可控等方面科技类公司,对于传统金融专业背景的投研人员,要完全理解这些上市公司技术并不容易,即使学习也非一日之功,但赵凤飞在博士期间就做过类似的研究,很快就能弄明白一家公司的产品技术难度、是否可以实现国产替代,在一众科技行业研究员中迅速脱颖而出。

“因为自己实际做过软件开发、编过代码,能判断出上市公司的这些技术到底难不难,是讲故事还是真有用?起码,我的专业背景在科技和制造领域的研究上给了我很大的帮助。”赵凤飞说。

看科技公司和产业的“穿透力”、对新技术的专业判断力,让陈良栋和赵凤飞这两位清华工科学霸在投资圈找到了自己的精准定位:聚焦“硬科技”。

专业能力强就能征服市场吗?

二级市场是一个尤为残酷的竞技场,在市场面前,一切闪亮的学历、硬核的背景通通都不作数,特别是公募基金行业,考核的唯一标准就是直接量化呈现出来的业绩。

面对波诡云谲的市场,不管是物理学霸陈良栋,还是计算机博士赵凤飞,他们成为基金经理的第一课,就是接受市场的洗礼,学会“敬畏市场”。

在2018年之前,陈良栋管理的都是绝对收益型产品,投资风格上相对谨慎保守,在2018年熊市当中,这一投资风格让陈良栋及时控制了仓位,当年他管理的长城新兴产业仅录得17.16%的下跌,而同期沪深300指数跌幅达到25.31%,大幅跑赢了市场。但是,2018年年底不到六成的仓位以及低估值的防守策略,也让他错过了2019年市场的反弹。

从那时候,陈良栋开始沉下心反思,决定给自己的投资“做减法”,更加明白“敬畏市场”的意义,承认自己不是所有领域都擅长,要聚焦自己的能力圈,于是慢慢确定了做产业研究和长期成长股投资的框架。

在这一思路之下,陈良栋从原来追求绝对收益的“低估值策略”中走了出来,做了三方面的调整:

第一, 确立“基于中观产业趋势寻找优质成长股”的投资理念,聚焦成长股投资。

第二, 形成了自己的三步选股法,从行业成长空间广阔、竞争格局良好、公司管理层优秀三个维度精选优质个股。

第三, 打开估值容忍度,接纳更多新兴行业的公司。

在这一框架之下,陈良栋过去两年挖掘了不少成长行业的大牛股,2020年长城新兴产业录得了65.76%的涨幅,大幅跑赢市场和业绩基准。

赵凤飞同样在初涉投资时就遭遇了市场的“下马威”。

2014年,赵凤飞加入长城基金,在做了3年多计算机和家电行业的研究员后,2018年3月开始担任长城改革红利的基金经理。表面上看,从研究员到基金经理之路很短,但他接管的是块难啃的硬骨头。该基金发行于2015年最高点,经历了一波超级熊市的洗礼之后,净值尴尬,而市场又正进入复苏的震荡阶段,赵凤飞的基金经理生涯就在这种特别困难的局面下展开了。

长期深耕TMT行业的赵凤飞,为了尽快挽回局面,一上任就买了不少自己长期看好的TMT公司,但在2018年4月份之后中美愈演愈烈的局面下,弹性大的成长股遭遇了一波犀利的杀跌,赵凤飞不仅没能迅速挽回局面,反而深陷在对行业长期看好的执念当中,一筹莫展。

“这个经历让我切身体验到了偏见对人的认知影响有多大,在重仓的情况下,眼里只看到利好,就算趋势破坏了也不愿意卖出,这种偏见会严重影响自己的判断。”赵凤飞说。

在经历了2018年最痛苦的大半年之后,赵凤飞从急躁回归到平静,“心态归零”,从简单且正确概率大的事情着手,布局一些被市场低估的、长期有潜力的股票。他基于自己的长期研究,买入了很多在恐慌中被错杀的电子股等,践行自己的投资理念——“寻找由于市场偏见而未被充分反映的积极变化”。

在这一思路之下,赵凤飞稳打稳扎,管理的长城改革红利基金净值稳步上涨,从2018年3月份以来,截至2021年8月2日,基金净值已经6毛多钱的底部上涨至1.22元,任职回报达到80.40%,年化回报为18.90%。

由于经历过熊市和暴跌的洗礼,在一众锋芒毕露的科技股基金经理中,陈良栋和赵凤飞却都显得尤为温和,从他们的持仓特点和基金净值曲线来看,风格也更偏均衡和稳健。

比如,陈良栋管理的长城新兴产业,今年二季度末前十大重仓股占比为53.82%,持仓比例超过9%的重仓股只有一只,并不算极致。在具体投资中,他也会在看好长期空间的前提下,根据具体公司的长逻辑置信度、基本面、估值三个维度进行观察打分,从而判断买点、卖点以及加减仓的比例,而不是盲目地长期持有。

“科技股跟消费股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优质的消费股是长期确定性很高的标的,而科技股、成长股的实际胜率并不会特别高,有时候会被证伪,这也是科技股天然波动大的原因,所以要随时保持动态跟踪调整。”陈良栋说。

赵凤飞则擅长在底部挖掘成长股拐点型的投资机会,并随着收益的兑现逐步减仓,只赚自己认知里的钱,日拱一卒,获取长期收益。

“跟市场中的其他选手相比,同样选到一只大牛股,我可能做得不是那么极致,但我也不后悔。”赵凤飞说,过去两三年的市场是机构的牛市,但市场不会永远牛市,一旦回归平衡市或者相对弱的市场,不止盈很可能就会出现问题。

“我的理念是,不为博取最后一段收益付出高额风险代价。”赵凤飞说。

陈良栋和赵凤飞都是长城基金科技投资天团中的成员,长城基金近年来在科技股投资领域锋芒毕露,背后正是因为打造了一支专家型、科研型的科技投研队伍。

比如,今年以来聚焦新能源板块、大赚80%的长城行业轮动基金经理刘疆、杨宇,专注半导体赛道的长城久嘉创新成长基金经理尤国梁,科技女将储雯玉,医药女神谭小兵,军工明星翁煜平,都是深耕各个科技股领域的专家型基金经理,堪称科技宝藏型集体

“我们整个科技股投研团队相当于一个富矿,大大提高了基金经理获取信息和投资决策的效率。”陈良栋说。

赵凤飞今年在做更多的“减法”,从长城改革红利今年二季度的持仓中可以看出,他将投资的重点更加聚焦在了硬科技的方向。

在这种分工之下,面对科创板的长期投资机会,陈良栋和赵凤飞一拍即合:

陈良栋专注于自己擅长的生物医药、新能源、智能汽车、新材料和电子等领域;

赵凤飞则聚焦于新一代信息技术,包括软件、芯片、云计算、物联网等领域。

各自发挥自己的投研优势,两位清华师兄弟携手打造长城科创两年定开基金,将目标投向科创兴国的星辰大海。

陈良栋指出,从全球成熟市场和历史上看,股市最终赚的都是国运和企业家精神的钱,而当前中国最迫切需要的就是制造业升级,科创板就是服务于中国经济升级转型,未来会出现一大批优秀的制造业公司。同时,与其它板块相比,科创板会有很多早期优秀的公司上市,越早投资它们,长期预期收益率就会更高。

“科创板是真正的硬科技领域,天花板很高,本身就是长坡厚雪的好赛道。”赵凤飞指出,从市场风格角度来讲,过去三、五年A股都是消费股的大牛市,从市场风格轮动层面上看,很有可能已经到了科技股上台的时候了。

至于具体的投资机会,赵凤飞认为,当前TMT领域景气度最高的是半导体,但从市场表现来看,半导体已经处在新的偏见逐渐形成的过程中,自己目前对这个板块已经提高了警惕。假如半导体这一波行情阶段性结束,会选择关注产品型软件公司,此外,科创板中一些与信息安全、物联网、人工智能相关的公司未来都很有前途。

全球投资之父约翰邓普顿有一句格言:“永远不要拘泥于任何一类资产或任何选股方法。”他一生都在寻求投资中的变化,因为他认为市场会变,投资者需要“保持灵活,思维开放,敢于质疑”。

在持续了两三年的核心资产牛市产生动摇之后,该到哪里去寻找新的核心资产?在采访当中,陈良栋、赵凤飞这两位深耕科技股的基金经理都将目光放向了更远的未来,在他们看来,科技改变世界,不仅仅是科学家的梦想,也已经在A股投资中成为触手可及的现实,这趟时代的列车已经启动,汽笛在奏鸣。

从全球来看,崇尚科学、敬畏市场的“科研型”基金经理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他们会给投资圈带来什么样的变化,我们拭目以待。

END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