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能力强就能征服市场吗?

二级市场是一个尤为残酷的竞技场,在市场面前,一切闪亮的学历、硬核的背景通通都不作数,特别是公募基金行业,考核的唯一标准就是直接量化呈现出来的业绩。

面对波诡云谲的市场,不管是物理学霸陈良栋,还是计算机博士赵凤飞,他们成为基金经理的第一课,就是接受市场的洗礼,学会“敬畏市场”。


在2018年之前,陈良栋管理的都是绝对收益型产品,投资风格上相对谨慎保守,在2018年熊市当中,这一投资风格让陈良栋及时控制了仓位,当年他管理的长城新兴产业仅录得17.16%的下跌,而同期沪深300指数跌幅达到25.31%,大幅跑赢了市场。但是,2018年年底不到六成的仓位以及低估值的防守策略,也让他错过了2019年市场的反弹。

从那时候,陈良栋开始沉下心反思,决定给自己的投资“做减法”,更加明白“敬畏市场”的意义,承认自己不是所有领域都擅长,要聚焦自己的能力圈,于是慢慢确定了做产业研究和长期成长股投资的框架。

在这一思路之下,陈良栋从原来追求绝对收益的“低估值策略”中走了出来,做了三方面的调整:

第一, 确立“基于中观产业趋势寻找优质成长股”的投资理念,聚焦成长股投资。

第二, 形成了自己的三步选股法,从行业成长空间广阔、竞争格局良好、公司管理层优秀三个维度精选优质个股。

第三, 打开估值容忍度,接纳更多新兴行业的公司。

在这一框架之下,陈良栋过去两年挖掘了不少成长行业的大牛股,2020年长城新兴产业录得了65.76%的涨幅,大幅跑赢市场和业绩基准。

赵凤飞同样在初涉投资时就遭遇了市场的“下马威”。

2014年,赵凤飞加入长城基金,在做了3年多计算机和家电行业的研究员后,2018年3月开始担任长城改革红利的基金经理。表面上看,从研究员到基金经理之路很短,但他接管的是块难啃的硬骨头。该基金发行于2015年最高点,经历了一波超级熊市的洗礼之后,净值尴尬,而市场又正进入复苏的震荡阶段,赵凤飞的基金经理生涯就在这种特别困难的局面下展开了。

长期深耕TMT行业的赵凤飞,为了尽快挽回局面,一上任就买了不少自己长期看好的TMT公司,但在2018年4月份之后中美愈演愈烈的局面下,弹性大的成长股遭遇了一波犀利的杀跌,赵凤飞不仅没能迅速挽回局面,反而深陷在对行业长期看好的执念当中,一筹莫展。

“这个经历让我切身体验到了偏见对人的认知影响有多大,在重仓的情况下,眼里只看到利好,就算趋势破坏了也不愿意卖出,这种偏见会严重影响自己的判断。”赵凤飞说。

在经历了2018年最痛苦的大半年之后,赵凤飞从急躁回归到平静,“心态归零”,从简单且正确概率大的事情着手,布局一些被市场低估的、长期有潜力的股票。他基于自己的长期研究,买入了很多在恐慌中被错杀的电子股等,践行自己的投资理念——“寻找由于市场偏见而未被充分反映的积极变化”。

在这一思路之下,赵凤飞稳打稳扎,管理的长城改革红利基金净值稳步上涨,从2018年3月份以来,截至2021年8月2日,基金净值已经6毛多钱的底部上涨至1.22元,任职回报达到80.40%,年化回报为18.90%。

由于经历过熊市和暴跌的洗礼,在一众锋芒毕露的科技股基金经理中,陈良栋和赵凤飞却都显得尤为温和,从他们的持仓特点和基金净值曲线来看,风格也更偏均衡和稳健。

比如,陈良栋管理的长城新兴产业,今年二季度末前十大重仓股占比为53.82%,持仓比例超过9%的重仓股只有一只,并不算极致。在具体投资中,他也会在看好长期空间的前提下,根据具体公司的长逻辑置信度、基本面、估值三个维度进行观察打分,从而判断买点、卖点以及加减仓的比例,而不是盲目地长期持有。

“科技股跟消费股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优质的消费股是长期确定性很高的标的,而科技股、成长股的实际胜率并不会特别高,有时候会被证伪,这也是科技股天然波动大的原因,所以要随时保持动态跟踪调整。”陈良栋说。

赵凤飞则擅长在底部挖掘成长股拐点型的投资机会,并随着收益的兑现逐步减仓,只赚自己认知里的钱,日拱一卒,获取长期收益。

“跟市场中的其他选手相比,同样选到一只大牛股,我可能做的不是那么极致,但我也不后悔。”赵凤飞说,过去两三年的市场是机构的牛市,但市场不会永远牛市,一旦回归平衡市或者相对弱的市场,不止盈很可能就会出现问题。

“我的理念是,不为博取最后一段收益付出高额风险代价。”赵凤飞说。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