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前最后一个工作日,大盘涨0.19%、深成指涨0.71%、创业板指涨2.06%。

前段时间跌幅较大的医药、酿酒等板块,今天走强。而煤炭、钢铁、有色等周期板块集体回调。一根阳线改变三观,苦守医药、消费行业是不是迎来了春天?

成交量萎缩,但还在万亿之上。这是两市成交额破万亿的第43个交易日。以前,我们总把成交额破万亿,当作市场过热的指标。现在看来,至少市场不是熊市。

最近讨论最火的就是中证500指数,这个指数也是今年表现很突出的宽基指数。

今年以来,截止到9月17日,中证500指数涨16.15%,而沪深300指数-6.82%。中证500指数增强基金,也是饱受关注,一些表现优异的基金,比如博道、西部利得已经开始限购。

出于好奇,我也拉了一下沪深300增强基金的表现。排除C类,以及一些smartbeta策略的基金,列出下面的表格,共计44只。

今年沪深300指数跌了6.82%,真正跑赢指数的有38只。其中,有17只基金取得了正收益。

天弘沪深300指数增强A涨6.92%,最差的易方达沪深300指数增强A跌13.35%。规模最大的为景顺长城沪深300指数增强,为53.14亿。规模最小的也就2000多万。

选今年取得正收益的基金,追溯一下过去几年的业绩。2018-2020年,我用颜色标注是否跑赢同期的沪深300指数涨幅。

有的基金成立时间不长,我们排除掉。连续三年跑赢沪深300指数+今年以来取得正收益的基金,只有4只:华安沪深300增强A、华夏沪深300指数增强A、国富沪深300增强、西部利得沪深300指数增强A、建信沪深300指数增强A

4只基金规模都不大,在2-10亿区间。这个规模也是基金打新性价比较好的规模。这里面西部利得基金的盛丰衍,凭借500增强指数出名,沪深300增强效果也不差。

把4只基金对比下业绩,就能发现强者中的强者了。

指数增强基金,增强收益的方式也有不少,比如调整指数成分股的比重、打新股、量化策略、套利策略等等。八成是跟随指数,另外两成靠基金经理的管理水平。

量化投资,也是最近市场关注度极高的。量化投资主要见于私募基金里,当然公募也有,很少。

老牌做量化比较知名的基金经理:景顺长城基金的黎海威、华泰柏瑞基金的田汉卿。比如华泰柏瑞量化增强,名字里没有沪深300字眼,但实质就是一只沪深300指数增强基金。可惜成名比较早的基金经理,管理规模都比较大了。增强的效果也不明显了。

最近西部利得基金的盛丰衍、博道基金的杨梦,都算是公募量化投资的后起之秀。

对于公募来说,私募的量化方法更加自由、增强的方式也更加多样。在量化私募圈,素有“北九坤,南幻方”的说法。从沪深300、中证500增强基金的业绩和规模上,私募要强于公募的。

还是要啰嗦一句。本篇写沪深300指数增强,并不是推荐。指数增强的核心还是看跟踪的哪只指数。今年以来中证500指数明显要强于沪深300指数,而且前者估值更低。

今天还有人问我,公募里的量化是真量化吗?他理解的量化,机器炒股。这样说,也不叫错。但我觉得厉害的量化策略,比如是人+机器的策略,而且这个策略是会不断调整的。

相关证券: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