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关于非管理型基金组合存废前景的讨论比较多。

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点,讨论非管理型组合(没有基金投顾牌照)的、聊管理型组合(有基金投顾牌照)的都很多,但几乎没有人提到已经问世4年有余的正规军“公募FOF”

明明是正儿八经的基金组合,但似乎公募FOF完全被看作了一种纯粹的单一基金,都不太在大家伙认可的“组合式投资”范畴里。

不过这也能理解吧。

毕竟FOF以基金形式存在,基金经理的观点输出受到较严格的管理,经理日常很少和投资者交流,小伙伴也不能及时了解到调仓详情,只能通过基金季报、半年报、年报掌握基金的持基情况。这种距离感导致投资者对FOF的亲近度不太够。

另外,部分FOF存在投资较多所属基金管理人旗下产品的情形,这有时也会让人质疑某些FOF成立的初心。

虽然FOF有透明度低一些、对投资者的日常服务少一些等等不足,但客观地说,相较市面上同样兴起不过数年的组合服务,FOF作为一种基金组合,自然同样具备分散单一基金投资风险的优势,也能够在各自的资产配置框架下实现良好的业绩表现。

至于各种组合的业绩表现,管理型、非管理型的组合服务也好,FOF基金也罢,具体组合的业绩优劣都有赖于管理者的能力高低。只能说,从整体角度看,管理型组合服务、FOF基金由于投研建设、人才建设显著更强,整体表现会更好一些,非管理型组合服务由于管理者鱼龙混杂,组合之间的表现差异会大得多。

如果小伙伴的目标是找一个组合来帮自己搭建一个合适的资产配置结构、帮自己选基,那么,除了考虑各组合服务,也可以考虑FOF基金

国内成立最早的一只公募FOF,是2017.10.19成立的南方全天候策略,目前规模39.82亿元。

国内公募FOF发展4年多至今,全市场公募FOF已经有204只,合计管理规模1941.46亿元。

虽然依旧是小品类,数量不多、整体规模不大,但由于现有FOF里的偏债风格、股债平衡风格产品比较多,在今年的震荡调整行情中,其整体最大回撤相较前两年大热的权益基金要小一大截,因此反而稍有出圈,今年以来已经发行成立61只新FOF,这些新FOF也吸引了901.05亿元资金,这使得FOF数量和规模都实现了明显扩容。

在现有FOF里,偏债风格、股债平衡风格、养老策略产品相对丰富,以权益基金配置为主、积极追求回报的FOF相对少一些。

比如说,偏债风格的南方全天候策略、偏债风格养老策略的交银安享稳健养老一年、股债平衡风格养老策略的兴全安泰平衡养老三年,等等,都属于业绩表现相对较好的产品。

另外,有必要特别提一下的是,在养老策略FOF里,有部分直接采用偏债或股债平衡的策略路线,有的则是采用生命周期策略。

生命周期策略,具象地说就是距离预设的退休日越近,基金持仓中的固收类资产越多,以求在匹配投资者在不同年龄阶段差异化风险诉求的前提下,争取良好回报。

举个栗子,中欧预见养老目标日期2035三年持有所拟定的资产配置结构变化路径:

在这种生命周期策略下,前期权益类资产较高时期的收益表现非常影响基金最终的回报水平。如果前期做垮了,后期由于权益类资产比重受限,再想翻身是极其困难的。

因此,小伙伴在选择这类策略的FOF时,一定要格外重视基金经理的资质和能力,以避免选基不当带来难以扭转的烦恼。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