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寂寥中,医疗器械指数逆流而上,实现6连阳,底部放量,今日成交额161亿元。

市场总是逆人性的,在极致悲观后,医疗、医药、器械全面回暖。

医疗器械领域,大部分公司都会长期存活,与连锁医院一样具有永续属性。

器械是微创新,注重经验积累,过往可为现在赋能,技术演进有连续性。

这种积累式创新,导向一种集中化的结果,器械各个细分赛道壁垒森严,领先者几乎不会有落后风险,这就是永续性。

唯一的困扰是集采,所以部分器械龙头每年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药品集采灭掉的是一个大品种,器械集采可能使整个赛道沦陷。

集采短期伤害性极大,但是更加固化竞争格局,灭了新来者的念想。杀价之后,器械行业的进入障碍更高,初创企业烧钱再多,也无法活到有利润那一天,龙头壁垒高不可破,我们看见微创医疗在冠脉支架领域的优势,比以前更加强大,开始挑战全球市场份额第二,而乐普医疗转型进化,今年前三季度,介入无植入创新产品组合实现收入6.13亿元,同比增长1073.24%。

01 医疗器械是否来到转折点?

在经历化学发光集采、医保谈判的重重冲击下,医药板块整体回调较为充分,以市场活跃度居前且规模较大的医疗器械ETF(159883)为例,跟踪指数估值分位数位于发布以来2%,处于历史上较低水平,截至今日连收六连阳,逐步摆脱底部阴霾,反转迹象明显。

在年底政策底出现后,目前机构资金持有药械比例位于历史较低水平。相比高估值的新能源,医药板块性价比逐步凸显,而且医药成长性主要来自内生驱动,高增速是以比新能源更低的杠杆换来的,机构积极备战跨年行情和春季躁动,自会做出正确选择。站在当前时刻,不妨积极乐观一些。目前,市场规模最大的医疗器械ETF已推出场外联接基金(A:013415,C:013416),为基民提供底部布局的投资利器,以低费率、高效率分享国产器械创新出海新机遇。

图片

医疗器械ETF(159883)标的指数成份股

02 爱博医疗的业绩实在让人惊喜,长期前景让人振奋,唯一疑问就是为何研发如此之牛,而研发人员只有117人 薪酬也不算特别高 怎么做到的?

招股说明书有研发体系介绍。

技术背景高管决定了公司的高起点。

创始人解江冰拥有“软性人工晶体装置”和“具有高折射率的丙烯酸类聚合物材料”两项专有技术,历任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博士后研究员,美国眼力健公司 Senior Scientist,美国雅培公司 Principal Scientist。技术总监王曌先后为公司设计开发了多款具有创新意义的高性能眼科产品,包括 A1-UV 型高次非球面人工晶状体、Toric 散光矫正型工晶状体、衍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NOR 型反几何设计非球面角膜塑形镜,并与同仁医院进行合作开发针对中国人眼特点设计的 AQ 型非球面人工晶状体。

与北京同仁医院、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华西医院有合作科研项目。

研发人员薪酬不高,但是有股权激励计划。

03 新产业安图生物估值是否趋于合理?

杀估值阶段走得差不多了,动态市盈率30+为合理范围。现在进入业绩验证期,安徽撕开IVD集采缺口,其他地方以不同形式跟进,南京医保与迈瑞医疗的合作,以单独采购代替集中采购,以谈判代替竞价,对竞争对手构成实质性利空。IVD是内卷最严重的器械赛道,集采可加速行业集中,未来新产业安图生物销售策略非常重要,扩大份额或逐渐没落,在此一战。

04 昊海生科获得台湾亨泰ok镜的代理权,储备有晶体眼人工晶状体(PRL)、医美玻尿酸、肉毒素相关产品,请问对渣男股的观点是否有更新?

昊海生科基本面已有重大变化,产品架构比较完整,消费属性日趋明显,销售费用率逐季下降。

所以,唯一要看的是对这些引进产品的消化能力,Q3业绩同比环比皆滑坡,消化不良还没医好,尚需努力。

05 万孚生物长期逻辑还在吗?

万孚生物Q3营收同比增长14.91%,净利润同比下降38.80%。前三季度营业成本同比增长39%。

经营状况不佳,不仅是万孚生物的问题,整个IVD行业面临两个普遍性问题,一是内卷,二是后新冠时代的业绩滑坡,不得不佩服市值长期有效,没有无缘无故的杀估值。

剥离新冠防控业务,万孚生物内生常规业务对应估值低于30倍,新兴业务快速推广,化学发光、分子诊断、病理业务实现战略突破,打开长期增长空间。

06 翔宇医疗普门科技所在康复赛道如何看?

对康复器械赛道保持谨慎,主要产品为II类、I类医疗器械,技术壁垒低,市场分散,而且国内患者的治疗习惯不一样,对非致命,仅为影响生存质量的病患不积极。

翔宇医疗Q3净利润4508.84万元,同比增长16.41%,环比下降13.62%。康复赛道的成长性较差,合理估值不应高于40倍。

07 欧普康视是否还会王者归来?

欧普康视Q3营业收入4.26亿元,同比增长37.61%,净利润1.87亿元,同比增长25.02%,以2019年Q3为基数,年复合增速28.64%。

相比100倍估值,增速不是很理想。

今年7月下旬起,江苏南京出现疫情,眼科和视光服务机构被停止或限制经营,其周边一些区域也采取了收紧政策,影响了公司第三季度产品销售和视光服务收入。

角膜塑形镜渗透率至少还有翻倍空间,虽然有单品独大的忧虑,但春季行情可带来市场风险偏好的提升。

08 怎么看艾德生物三季报?

艾德生物Q3营收2.47亿,同比增长22.78%,净利润6523.35万元,同比增长43.92%。业绩稳健增长。

延伸来看,现在创新药企比较内卷,为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有两个新动向可能会对周边企业造成冲击。一是恒瑞医药准备自己做伴随诊断,二是百济神州已经把外包业务从CXO收回,全部自己做。

09 理邦仪器能否绝地反击?

同样是疫情受益股,与理邦仪器相比,迈瑞医疗还能保持正常增长,实属不易。

理邦仪器销售能力差,业绩太不稳定,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60.56%,其中还有3600 万元是政府补助。

Q3扣非净利润5014万元,环比微降,有企稳迹象。

除监护产品线外,超声产品线、心电产品线、妇幼产品线、体外诊断产品线及智慧医疗业务均实现正增长。

当前估值接近于合理,处于磨底阶段。

10 怎么看澳华内镜,软镜市场国产替代难度是不是很大,有没有集采的可能?

南微医学以耗材为突破口是成功的,澳华内镜开立医疗直接挑战日系厂家确实难度大,软性内镜技术壁垒高,奥林巴斯一家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即超过80%。

澳华内镜正在借鉴奥利巴斯产品的升级路线,依托中国内镜临床医生的优势,从中国内镜临床的需求出发进行技术追赶,已经掌握各类软性内镜的整机自主制造能力。根据上海公立医院研究人员论文,澳华内镜在图像处理、临床诊断治疗方面与国外厂商的产品在临床效果上无实质性差别,差距在缩小(不一定完全客观)。

2019年国内软镜市场规模约为53.4亿元,不具备诞生大市值公司的土壤,但澳华内镜发行市值30亿元,产品市占率2.5%,低基数意味着有较大成长空间,而且作为国产软镜龙头可享受较高估值。

设备端采用阳光采购方式,不是真正的集采。

相关证券: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