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置指数平衡】:指点(三)续
【定配置、选指数、再平衡】
全文 1600字,阅读时间 4分钟
上文链接:一个普通投资者,投资指数基金,更合适的择时方式(上)
方法一:定投
如何做到不全投在“高点”呢?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定投,无论你是手头有一笔钱,刻意地分期投入;还是你的钱本来就是每月才会有新增,然后只能分期投入。
定投就能避免全投在高点,定投就会高点低点都在买入,定投就会用低点的盈利来弥补高点的亏损,定投最终会分摊你的成本,在一轮的下跌上涨中,或者多轮的下跌上涨中。
但因为股市始终是波动向上的,所以通过定投,只要时间稍微长一些,比如3年5年,或者10年以上,那么你大概率就是赚钱的,而且赚的也不少。
当然,你要是能在市场多次的下跌上涨中,多次的买入卖出,那自然赚的更多,那也是所谓的最理想的“择时”方法,但关键是有几个人能做到呢?一次两次碰碰运气,可能还能做到;十次八次你试试,都能成功才怪呢。
别说普通投资者不具备这种次次成功的择时能力,国内外的多项研究都表明:大多数专业基金经理也并不具备这种超强的择时能力。
对此,个人非常赞同一句投资名言,甚至也是一句生活鸡汤:“不要为自己不能掌控的事情花费过多精力,这一点非常重要。”
方法二:多元化资产配置
那除了定投呢?还有什么其他方法呢?尤其是对于手头有一定资金量的投资者来说,刻意地分批定投不是不可以,只是想看看是否还有其他可选项,同样也能避免全投在高点呢?
有,就是多元化资产配置,同时买入股票债券其他资产等不同类别,然后做好再平衡。
那么即使当时在股市高位,你也只有一部分资金投入到高风险的股票资产中,即使这部分资产之后出现了亏损,你也可以通过再平衡,卖出债券等其他资产,再买入股票来不断地摊低成本。
事实上,多元化资产配置与定投在本质上是相通的。
当手头有一定的资金量,分批投入股票,那么剩下的钱就相当于放在现金资产中(当然实操上,可以放在等同于现金的货币基金中);
而多元化资产配置,其实就是剩下的钱放在债券等其他资产中(这类资产仅比现金资产多一点点风险而已)。
但后续的操作还是有所区别,因为只做股票资产的定投,最终持有的将都是高风险的股票资产;
而多元化资产配置,则始终只持有一定比例的股票资产,其余的资产由债券等低风险资产构成。
因此,只要时间长一些,定投股票资产总体承担的风险还是高于多元化资产配置的。
所以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需要对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有所认识。
实操上,如果希望在任意时刻打开账户时,看到资产盈亏的波动幅度都不要太大,那就选择多元化资产配置;如果完全不在意波动幅度,那选择定投就好。
—— 3 ——
“择时”的最合适实操是“先立规则,被动触发”
无论是定投,还是多元化资产配置,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都能避免“择时”的最大坑——全投在高点;那么具体来看,这两种方式下出现的择时问题,如果实操更好呢?
八个字——先立规则,被动触发。
这样才能避免随意操作,任由情绪主导;而投资要想成功,要想成为赚钱的少数人,就要做到面对任何情况,都能内心平静,理性而为,但这与千万年来人类基因进化的方向又是相反的。
生活中,我们遇到危险,基因告诉我们,快逃;
投资中,我们遇到大跌,我们告诉基因,别跑,甚至快进。
再平衡规则,就很符合这一“逆向操作”的方向;定投规则,同样如此。
再平衡规则,一旦触发,就会买入亏损的资产,或者盈利幅度较小的资产,卖出盈利的资产,或者盈利幅度较大的资产。
(当然,极端情况下,也会买入亏损幅度较大的资产,卖出亏损幅度较小的资产,但这种情况出现概率很小)
定投规则,一旦触发,不管在高点、还是在低点,都会买入,当然买多买少可以设置更细一点的规则。
这样的规则,如果不是事先确立,而要在过程中,主动用我们的理性去战胜当时的情绪,是极端痛苦的,也是很容易失败的。
如果事先确立了,在被动触发的情境下,即使过程中需要我们去主动地照之操作,也不会那么痛苦,也就很容易成功。
(当然,更好的方式是由机器去操作,不需要人为操作,那就感受不到痛苦,每次操作必然就会成功)
声明: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分析涉及的指数及基金,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 易方达沪深300ETF联接A(110020)
- 易方达中证500ETF联接A(007028)
- 易方达中证800ETF联接A(007856)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