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格林基金权益投研部

11月15日,北交所鸣钟开市,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开市首周,成绩如何?后续如何掘金北交所投资机会?都是投资者非常关心的话题,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北交所开市首周的行情回顾


北交所11月15日开市以来到11月19日这一周里,十家公司在开市当日首发,再加上新三板精选层平移过来一共81家公司在市交易。行业分布来看,工业与信息技术行业公司最多,分别为25与22(占比30.9%与27.23%)。其他依次为医疗保健与材料各10家,可选消费9家,日常消费3家,公用事业2家。公司地域分布来看,广东、北京与江苏地区公司较多,均超过10家。


首日涨跌幅方面,首批10家新股首日涨幅明显,涨幅区间112%-493%,涨幅中值144%,其余71家从新三板精选层平移过来的公司经历前期普涨后当日略有回调,平均跌幅-6.5%,综合下来,北交所全部81家公司首日平均涨幅18.9%。如果看开市一周的表现,北交所全部公司平均涨幅11.2%,新三板平移公司平均下跌-13.3%,在北交所首次上市的平均涨幅则高达185%,两类上市新股的表现差距非常明显。


成交量方面,北交所开市首日成交活跃,平均换手率超过14%。其中首批十只新股平均换手率超60%,总成交额41.1亿元,占全部北交所公司的42%。随后四个交易日成交、换手逐步向常态化回归,开市一周后,北交所平均换手率回归至3.31%,新十只股票换手率降至11.09%。北交所总成交额约20亿元,整体上呈现出成交量不大的情况,这主要和公司市值普遍偏小且数量暂时有限有关,但较新三板来说流动性已经是有了明显的提升。


成长性和估值方面,截至上周五11月19日收盘,北交所所有公司平均市盈率(TTM)32.67倍(未剔除负值),市盈率(剔除负值)区间为13-85倍,2021-2023年预测业绩的市盈率分别为31.38、24.3、20.0倍,相当于业绩复合增速在20%以上,表现出很强的业绩增长潜力。分行业来看,市盈率(TTM)指标最高的为信息技术行业,平均市盈率38.6。最低的为医疗保健行业,平均市盈率24.7。其余依次为公用事业行业平均市盈率34.1,可选消费行业平均市盈率32.8,材料行业平均市盈率32.65,工业行业平均市盈率30.9,日常消费行业平均市盈率28.3。


总市值方面,目前北交所总市值约2726亿元,平均市值33.66亿元,市值超五十亿公司共六家,市值超百亿的公司分别为贝特瑞(844亿)、连城数控(242亿)、吉林碳谷(138亿)与长虹能源(101亿)。其中十家新股按第一周周五收盘价计算平均市值15.64亿元,市值区间11.2-26.5亿元。

后续如何掘金北交所投资机会


从近期北交所新股的表现看,显然参与所谓“新股炒作”是一个比较难取得理想效果的策略,一方面新三板平移过来的公司由于公告信息较早,在新三板阶段往往完成了一波估值的拔升,到了北交所上市后已经是利好出尽的时候,股价普遍出现了回调的情况,而在北交所首次上市的公司由于往往上市首日基本就完成了大部分涨幅,在涨起来之前对机构来说几乎买不到什么量,所以也很难对机构产品贡献足够的收益。


因此我们认为,要想真正掘金北交所的个股机会,寻找足够的超额收益机会,除了后续可能参与的一些打新机会外,仍然还是需要扎根于深入且全面的基本面研究,去老老实实的做基本面选股。从已经上市的这些标的中,我们可以看到市场给到的估值并不贵,有很多挖掘空间,有很多公司的TTM市盈率在30倍以下,2023年预期业绩的市盈率在20倍以下,但未来3年的预期业绩复合增速是在20%以上,从整体上来看这个估值和业绩增速是很有吸引力的。当然,这些公司未来长期的经济前景到底怎么样,未来3年实际的业绩增速能有多高,确定性能有多强,里面有哪些是真成长,哪些是成长陷阱,需要我们在个股的行业研究、财务信息的调研求证上下更多的功夫,才能在里面挑到最价值连城的金子。


从基本面研究的角度,虽然北交所上市公司和沪深主板以及科创板、创业板同样都是上市公司,大体的投研思路是类似的,但由于北交所公司市值普遍偏小,年收入规模普遍在10亿以下,因此在研究和风险的识别上仍然需要有一些不同的侧重点。由于中小市值公司抗外部风险较弱的特点,我们认为在对这个群体进行投资选择时,应该对其所处的产业链上下游的情况、资产负债表的稳健性、公司治理等设置更高的标准,以防范潜在的风险,相对应的对于中小市值公司的研究工作也会提出更高的要求,在这一点上我们觉得机构投资者具备相对专业的研究能力和充沛的研究资源这一优势,在未来会体现的更加明显。

为什么选择在北京新设一个交易所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痛点是中小企业,引导向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而现有的主要证券交易所上市门槛较高,虽然新三板是一个很好的尝试,但不足以完全满足对创新和中小企业融资的功能。北交所可以看作新三板的升级版,重点向中小企业倾斜,很好地体现了中国金融发展对实体经济的导向作用。


而新的交易所之所以选在北京,首先北京是金融监管中心,同时也是科技公司较多的城市,尽管北京拥有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也就是大家俗称的“新三板”,但目前新三板的交易量远远不如其他交易所。本次北交所的设立,将推动首都金融功能,同时北交所在北京设立也有利于和新三板联动,推动新三板的改革,使中国形成多层次的证券市场,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


北交所将采取错位发展和互相联动的方式和其他交易所形成立体全面的证券市场,且北交所定位于中小企业,专注培育“专精特新”,上市标准上与其他交易所有明显差异。北交所开市后,新三板精选层将直接平移上市。中小企业若想进入北交所上市,要么是直接挂牌新三板创新层,后续申请北交所上市,要么则是挂牌新三板基础层再升至创新层,合计满12个月后再申请北交所上市。长期来看,北交所未来有望实现企业无需挂牌新三板而直接实现北交所上市。企业如果退市后仅符合基本挂牌条件,也可再降至新三板流通,从而形成一个更完善的体系。

北交所制度的主要不同有哪些


发行上市标准上,我们做了一些整理。相较科创板与创业板,北交所上市有两大特点:一,北交所充分依托新三板的层级优势,由基础层、创新层到北交所实现逐级择优,明确要求只有在新三板挂牌满一年且已经挂牌创新层的公司才可以申请上市,不仅为新三板公司提供了良好的融资上升途径,也为北交所公司的质量提供了基础的保障。二,北交所充分吸取此前的注册制经验,设置多元化的上市标准,并且在盈利能力和业绩增速之外,重视企业的研发投入,后两套标准项均立足研发,分别对研发投入的营收占比和绝对规模作出了明确的要求。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