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周刊 记者 齐永超

11月26日,第六批全国药品集中采购(胰岛素专项)的中标结果出炉。当日来看,所涉及的上市药企股价表现不一。其中,全系列胰岛素产品均以B类成功中标的通化东宝放量下跌5%。

从中长期的逻辑来看,在集采“常态化”的背景下,除了之前的仿制药,集采也在向医疗器械、生长激素等更多领域进一步扩展,医药板块的未来投资逻辑在发生怎样的变化?就此,《红周刊》邀请了森瑞投资董事长林存、青侨阳光基金经理林伟、巨丰投顾高级投资顾问赵玲等机构人士共同探讨。其有观点指出,集采背景下,原料药的确定性机会已经出现。随着消费升级逻辑强化,生长激素等领域同样有望迎来长期机会。与此同时,“创新龙头”仍值得重点关注。

原料药迎关注契机

聚焦维生素、原料药/仿药一体化公司

《红周刊》:在集采背景下,原料药在整个产业链中的“话语权”在提升。11月以来,原料药企奥翔药业股价已上涨70%。目前,原料药是一个比较好的关注时点吗?

林存:是的。A股原料药里新和成华海药业科伦药业等被讨论更多。我们认为原料药可被关注,因为原料药的质量提升与头部集中趋势不会改变,而且这个领域在近两年的政策扰动下股价表现萎靡估值较低,且当前也算是很多类原料药如维生素、沙坦药的价格底部区间,因此后续业绩有改善空间而估值也有望提升。在该领域,我们看好有足够议价能力的部分维生素龙头及原料药/仿药一体化公司。

我们认为未来原料药的发展逻辑可能有变化。在国内政策环境下,单一处方药品种的市场规模不会太大,10亿级的药都能称为大品种。因此,原料药公司做少数几个大单品的策略可能不再持续,而做大量小品种的原料药更有可能做大。此外,国际化与拓展CDMO业务亦是不错的方向。

《红周刊》:与此同时,原料药也有反垄断新规限制,这个影响是怎样的?

赵玲:原料药企在过去就是医药行业的工业企业,最不具备技术含量,但集采的保供压力使得原料药企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行业面临原料药企向下游延伸的转型,制剂型药企向上游原料药延伸的转型,也就是行业迎来阶段性洗牌。但总体上,原料药企龙头拥有在细分领域迎来集中度提升的成长性优势。

消费升级逻辑“强化”

生长激素等集采不改龙头高增长趋势

《红周刊》:集采也在向消费升级赛道扩容。此前,受种植牙集采被广泛讨论,牙科赛道还好吗?

林存:对于牙科服务我们一直持观望态度,因其本身重医生、轻硬件的特点,牙科连锁服务一直扩张困难。除通策外,门店最多的拜博口腔营收也做到近20亿可还是持续亏损,而新三板的几家连锁口腔也业绩难看。我们认为通策的省外扩张战略仍需时间证明,而单省内的市场空间显然撑不起太高市值。

我们更看好牙科器械特别是偏消费类器械如隐形正畸。以最严标准看中国牙颌畸形患病率在90%以上,而随着口腔健康知识普及,正畸技术发展,消费者的支付能力提升,追求牙齿及颌面部美观的理念刺激了消费行为增加,中国正畸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期。相关公司可享受高估值待遇。

《红周刊》:不止牙科,长春高新的生长激素也拟被广东联省纳入集采。您对生长激素赛道有何观察?

林存:这次集采对生长激素报价规则尚算宽松,药企有望以较低的降幅拿到现有市场份额。长远看,不能排除有更严苛规则的集采出现,但我们认为在当前估值下(长春高新明年约20-30倍),在衡量风险后我们仍愿投资该行业。

主要原因是,对儿童而言生长激素渗透率仍较低,且特发性矮小的特性(身高后3%)决定了该疾病只要有新生儿就有稳定的患者,而不可能被消灭。因此,生长激素在儿童渗透率仍有极大提升空间。此外,在美国生长激素的成人使用量甚至大于儿童,而在中国则几乎未被放开,这也是数年后公司的一个大成长点。考虑到产品仍有潜在的巨大市场空间,我们认为集采对生长激素只是短期扰动,且良好的竞争格局下降幅也不一定多,未来几年龙头公司仍能维持高增长。

创新药格局相对稳定

中小CRO存在杀估值风险

《红周刊》:据三季报,某创新药龙头因其仿制药业务纳入集采而使得整体业绩承压。我国创新药企有不少是由仿制药转型而来,那么,这些药企哪些要素需要重点关注?

赵玲:目前,国内经历由仿到创这样的一个过程。真正的创新药,首先需要高额且持久的研发投入,而仅依靠外部融资企业内部不能形成良好的内生增长和现金支撑,很容易遭遇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导致的资金压力等不确定性风险。其次需要高端的医学人才以及国内研发迭代积累,因此由仿到创从行业来讲是一个必然要经历的过程。正是由于我国经历了由“仿”到“创”,积累了很好的品牌效应、销售团队、研发人员的头部创新药企业,比如恒瑞医药,才有可能在未来的创新药的研发中走得更远,而且至少可以规避掉单纯依赖外部融资的不确定性研发投入风险。

对于头部传统药企而言,在面临集采对原有业务重创的大环境下,还能够继续大力度的研发投入,这是比较重要的。

《红周刊》:除了恒瑞,信立泰华东医药广生堂等仿制药企均在加速向创新药转型。有哪些要点需要重点关注?

林存:仿药和新药企业本身的关注点是有极大差异的,仿药注重利润率与成本控制,新药更重视研发效率与BD能力。我们认为一个成功的仿药企业管理者在转型创新过程中,需要抛弃导致其以往成功的经验与思维模式,转而接受新的思想。对于一个在传统行业已获得成功的人而言,这是极为困难的。因此我们认为,管理者具备前瞻行业眼光、具备开放思维接受新思想的药企,在转型中更有优势并更易成功。

回头来看,仿药转新药最成功的当属恒瑞,正大天晴、石药等尚可但与恒瑞有不小差距,而A股的信立泰华东医药广生堂等当前还不能说转型成功。

赵玲:在由仿制药向创新药转型中,凭借单一的药品难以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而很多传统的企业由于企业积累不够,难以大范围开展不同领域不同管线的研发,再加上面临国内同质化问题,最终的结果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因此,能够有实力展开广泛的研发管线布局,并且研发管线具有前瞻性往往可以使企业具备更强的竞争优势。

林伟:我们自己对中美的医药行业历史做过梳理,中国从2015年开始的深度医改,相当部分是在学习美国1980年-1990年代推动的医改政策。美国在那之后发生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2000年之后,美国大药企在创新药的源头创新比重在20年里不断下降,转向不断引起和收购新兴初创企业的在研产品。而新兴初创企业,特别是转化高校前沿技术的新兴企业越来越成为整个行业创新IP的核心来源。这应该是整个行业长期相互适应进化后,找到彼此优势最大化的一个平衡。传统大药企的特点是产业资源丰富,这个在me-too创新阶段是很有优势的,但进入更前沿创新时就不太适用,更前沿创新更接近IP创意,更需要的是对技术深刻的理解,这方面新兴初创企业会更有优势。

我们看到2020年后最头部的上市药企有向这个方向演进的趋势,比如A股的某药企在董事长回归之后,马上就做了大手笔的对外投资和引进。这是个积极的信号,表明传统药企对自己的优劣势开始有更清晰的认识。还有很多转型创新的传统药企,还在拼命砸自主研发,让他们做出真正具备国际竞争力产品会比较困难,这是文化和机制所决定的。

《红周刊》:目前来看,CRO仍处在一个较高景气度的赛道中,但未来仍会面临一些不确定性因素。

赵玲:是的,由于国内近几年在医保对仿制药集采的重要影响下,传统药企开启转型,所以涌出来大量的需求,而一旦这些因素逐渐常态化,行业需求将趋于正常,因此,中小CRO企业在以往由于较高弹性而享受的高估值,会因为后续弹性不足出现预期下降的杀估值行为。

林伟:我们自己做一个数据测算,2005年-2014年中国每年1类新药IND申报受理号,每年增速差不多9%左右,不到10%。2015年-2021年每年增速超过30%,2014年是100多个,2021年可能要到1200个,按现在的速度,不出2-3年中国每年产生的IND新药数量就要超过全球所有其它国家的总和了。这个速度还是有点惊人的,毕竟中国新药市场总容量在持续高速增长之后也还不到发达国家的1/10,然后用不到发达国家1/10的市场去消化远超发达国家的新药供给,即使考虑中国创新成本上的优势,也依然是有问题的,我不觉得现在的新药的数量增速还能维持2-3年以上。按我们自己的测算,2022年之后国内IND新药数量增速会重回10%以下。CRO是个总量的生意,IND新药数量每年超30%增长,与IND新药数量不到10%增长,这两种情形下的行业景气度也会出现不同的变化。

《红周刊》:集采常态化,并且范围在不断扩容。在这样的背景下,哪类药企值得重点关注?哪类药企需要谨慎关注?

林存:虽然范围在不断扩大,但政策却在不断往温和方向发展。此外,被集采杀过的标的往往股价萎靡处于低位。因此,我们相对更看好已被集采充分压制的仿药公司,以及有差异化、国际化开发能力的新药公司。我们谨慎对待有大量抗体药、生物类似药的某些新药公司。它们享受新药的估值,却有较大的政策风险。

相关阅读:

医保谈判尘埃落定,布局医药蓝筹正当时!“淘汰赛”阶段重点关注创新药、CXO、疫苗等细分赛道机会!

公募医药掌门精耕细作布局个股,四季度调研曝光最新投资思路

(文中观点仅代表嘉宾个人,不代表《红周刊》立场,提及个股仅为举例分析,不做买卖建议。)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