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烟到底是广大烟民的福音?还是有引诱青少年吸烟的原罪?这两个问题依然还没有答案,就在这种巨大的争议中,野蛮生长的电子烟走出了灰色地带,迎来了强监管。
从3月份的征求意见稿公布,到现在已经过了整整八个月,11月26日,国务院修改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条文里增加了一行字:“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参照本条例卷烟的有关规定执行。”
这意味着,悬在这个有巨大争议产业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暂时落了下来,至于未来如何,尚未可知。
对电子烟产业而言,监管政策始终是绕不过去的话题。
历史
18年前,“电子烟之父“韩力发明了一种使用高浓度尼古丁溶液作为烟油的电子烟,外表形似雪茄,以发热电阻丝作为热源,没有焦油,也不会燃烧。
2005年,”如烟“问世,在极短的时间内实现了10亿元的年销售额,还登陆港交所,但最终由于巨大的争议,迎来了强监管,最终折戟。
2021年10月13日,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通过了三款电子烟上市前烟草产品申请(PMTA)的审核。这是首次有电子烟产品通过PMTA审核,在当时一度引发热议。
但在国内,监管的方向却是逐渐趋严,2019年,电子烟互联网销售渠道被关闭;今年3月22日,中国工信部、国家烟草专卖局发布征求意见稿,计划对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参照卷烟的有关规定进行管理。
受此影响,今年1月份才上市的雾芯科技(悦刻),在3月19日—3月26日短短一周内,就股价就跌了50%,之后,在这漫长的八个月中,一路下跌,没有任何起色。
此外,在港股上市的电子烟龙头思摩尔国际,也经历了和雾芯科技类似的命运。
但如果把视线放回国内,却能发现命运截然不同,从3月底意见征求稿发布算起,至今已经接近翻倍,近期更是接连迎来大涨,短短一个月涨幅接近30%。
争议中发展
电子烟主要有两条路线:雾化电子烟和加热不燃烧(HNB)烟草制品。二者最大的区别在于其中烟弹的成分,
雾化型电子烟烟弹内为烟油,是包括尼古丁在内的多种化合物,以丙二醇或甘油等为溶剂的混合液。HNB烟弹的主要成分为烟丝等草植烟草制品。
二者的具体技术细节我们不多谈,尽管争议颇多,但要明确的是,单从技术上来看,这二者都比传统烟草更健康些,对于难以戒烟的人来说,可以减轻对身体的伤害。
但是,虽然如此,但电子烟的争议从未停止,用丁香医生在文章中的原话就是:现在抽电子烟的人,就是在为医学研究做小白鼠。
最初以戒烟为目的而推出的电子烟,因为有了健康无害的形象,再加上抓住了年轻人潮流的心理,反而让很多本不吸烟的人染上了电子烟瘾。
2019年,美国电子烟巨头Juul遭到18岁的亚当赫根雷德起诉:吸食电子烟两年来,曾经的少年摔跤运动员被诊断出不可逆急性肺损伤,呼吸状态一落千丈。
同年11月1日,国家烟草专卖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电子烟侵害的通告》,电子烟线上售卖和广告营销自即日起被全面禁止。
自此拉开了国内电子烟监管的序幕。
除了引导年轻人吸烟的争议之外,关于电子烟还有个争议就是是否要和卷烟一样,加征消费税。
尽管这次的条例明确了“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参照本条例卷烟的有关规定执行”,但依然没有开征消费税,现在已经有几位财税专家建议开征消费税这种”惩罚性税收“,以遏制电子烟的迅猛发展。
市场格局
俗话说,”饭后一根烟,快乐似神仙“,对于广大烟民们来说,包装盒上的”吸烟有害健康“丝毫不能阻止他吞云吐雾。
只以国内来说,2020年,中国烟草全年工商税利总额共为12803亿元,同时中国烟草总共上交了12037亿元财政总额给国家。
这个数字是啥概念,2021年,我国国防支出预算才13795.44亿元;2020年苹果公司的净利润也才3700亿元。
理论上来说,如此巨大的规模都是电子烟的潜在市场,而从渗透率来看,2020年中国电子烟在烟民中的渗透率不超过3%,远低于英美的45%/32%,整体市场规模只有140亿元左右。
目前,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雾化型电子烟市场,2019年的市场规模为207亿美元,超过其他市场的总和,其次是欧盟和英国,2019年为73亿美元,中国和日本的市场规模较小,2019年分别为27亿美元和15亿美元。
最后看看国内电子烟的竞争格局,目前HNB的薄片由烟草制成,符合《烟草专卖法》中烟草专卖品的定义,由中烟专卖专营,不多谈。
但烟用香精和烟具,并非烟草专卖品,上市公司中,如华宝股份、思摩尔国际、劲嘉股份等企业均有布局。
而在在雾化型电子烟上,品牌知名度最高、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是RLEX悦刻电子烟,是当之无愧的市场龙头。
主要逻辑
总结一下,电子烟的逻辑主要有三点:
1. 卷烟替代
2. 戒烟需求
3. 年轻烟民群体扩张。
其中,卷烟替代是目前最大的的市场,依托现有的烟民群体,电子烟市场有巨大的想象空间。
但是,卷烟是我国最重要的税收来源之一,电子烟渗透率提高,其实就是变相在占领一部分烟草市场,在这种趋势下,最后的结果要不就和卷烟一样,全部收归国有,要不就开征消费税。
先只以消费税为例,按最新的条例,电子烟将参照卷烟进行管理,甲类卷烟在生产环节征收56%从价税再加上0.0003元/支的从量税,乙类卷烟在生产环节征收36%从价税再加上0.0003元/支的从量税。同时,两类卷烟都会在批发环节征收11%的从价税及0.0005元/支的从量税。
假设电子烟采用甲类卷烟征税规则,且将税负全部转嫁给消费者的话,那么价格将上升50%以上,在电子烟的产业链中,目前处于中游的品牌商相对弱势,最终成本压力很可能由其承担,曾经的高利润将瞬间化为乌有。
而吸引年轻人,扩张烟民群体,则更是伴随着巨大的争议,尤其是涉及到未成年人,未来监管政策究竟会走到哪一步始终是个未知数。
最后,从产业链的角度,看看电子烟产业的投资逻辑:
电子烟的产业链相对比较简单,主要是上游的原材料提供商和制造商,中游的品牌商,下游的渠道商。
目前,由于受政策监管,电子烟线上渠道被禁止,线下渠道的价值凸显,尤其是对部分优质的渠道商来说,更是提高了他们议价权,尤其是从目前的监管政策来看,以后售卖电子烟很有可能需要许可证,稀缺性再次突出。
而对于上游的制造商而言,他们拥有目前主流雾化电子烟的核心技术和专利,而且他们的客户来源更广泛,海外客户占比更高,受国内监管政策的冲击较小。
最难受的是卡在中间的品牌商,尽管目前利润极高,但一直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在上下游都强势的情况下,受到未来可预期的消费税冲击,成本压力极高。
总的来看,单从商业逻辑上来说,电子烟的想象空间巨大,但捉摸不定的监管政策一直是它的制约因素,即使这次新的监管政策发布,明确“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参照本条例卷烟的有关规定执行。”
市场对政策的解读也有争议,一方面,传统卷烟是国家垄断经营,施行专卖许可证制度,因此有人说这是“寒冬将至”;另一种看法则是认为监管落地,有利于行业规范发展。
我们认为,对于电子烟这种新生事物,短期内监管政策的影响将带来较大的冲击,再加上A股市场短期涨幅已经较高,不妨谨慎一点;但长期来看,这是一个值得长期跟踪的行业,成长性极强。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