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倪铭娅消费作为中国经济稳定运行的“压舱石”,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表示,明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望继续提高,消费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考虑到疫情影响,新的促消费举措有望推出,以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消费升级与产业升级“共振”效果正在加强,新型消费业态蓬勃发展,将促进生产、流通、经营等各个环节运行提质增效降本,并不断衍生出新的消费场景。
消费活动料继续复苏
统计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4.8%,比上半年提高3.1个百分点。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统计发现,这是消费连续8年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
“明年消费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雳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随着疫情对消费场景的影响逐渐弱化,明年消费行业整体有望走强。伴随国内和国际疫苗接种推进,住宿、旅游、餐饮等线下消费活动将继续复苏,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概率继续提高。
2022年消费回暖已成业内共识。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称,从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增速相对变化看,居民总体收入增速持续高于消费增长,消费能力仍然较强。后续,随着消费场景持续修复,预计就业和收入对消费的提振将缓慢释放,明年消费增速将进一步回升,单月增速可能接近疫情前水平。信达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解运亮认为,在疫情防控较好的背景下,预计明年整体消费增速将向疫情前水平靠拢,到2022年四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有望回到8%。
在中信建投首席经济学家黄文涛看来,若疫情缓解,居民消费意愿和空间将打开。今年消费创造了低基数,202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上行空间。国泰君安研究所所长黄燕铭表示,看好2022年消费行业。
研究推出促消费新举措
疫情是影响明年消费复苏不可忽视的因素。业内人士认为,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是有效对冲疫情影响、提振经济的关键举措,可探索出台进一步促进消费的措施。
商务部日前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商务领域促消费重点工作的通知》明确,抓好提振大宗消费重点消费、促进释放农村消费潜力等已出台政策措施贯彻落实,聚焦难点堵点,研究出台新的促消费举措。
在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看来,进一步促进消费的措施重点是促进服务消费。“服务消费占居民消费的比重已超过40%,稳定并促进该领域消费将是2022年促消费的重点。预计相关部门会在精准防控前提下,对旅游、餐饮等服务性消费出台针对性措施,补上消费增长短板。”赵萍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要继续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消费促进活动,确保消费运行在合理区间。
此外,赵萍认为,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也将是政策重点。包括线上线下、对内对外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都应该得到进一步完善,让消费者放心购买,从而释放消费潜力。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学智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旅游、住宿、餐饮等重点消费领域,可采取减免税费、提供补贴以及贷款贴息等措施缓解相关企业的负担。与此同时,进一步促消费可加大对汽车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推动汽车和家电消费转型升级。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认为,为促进消费提质升级,提升城市消费能级,我国正积极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下一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扩围将是新一轮促消费举措的重点之一。
新型消费有较大增长空间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一系列促消费政策落地实施,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等新型消费有较大增长空间。
从今年网上零售数据看,通过直播等方式发展的“云消费”潜力加速释放。统计数据显示,1月至10月,全国网上零售额103765亿元,同比增长17.4%。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84979亿元,增长14.6%,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3.7%。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随着具体举措落地,网络零售、直播带货等领域有望打开新的增长空间。消费升级与产业升级“共振”效果正在加强,以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为核心的新型消费业态蓬勃发展,将促进生产、流通、经营等各个环节运行提质增效降本,并不断衍生出新的消费场景。
商务部原副部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表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消费具有很大提升空间。其中,蓬勃发展的电商经济在挖掘消费潜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正在摸索的社区电商,不仅可以满足消费者碎片化、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而且可以带动农村市场消费升级。
风险提示: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免责声明:转载内容来自机构研报摘要、公开权威媒体报道,仅供读者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机构研究员、媒体记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建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无关;不作为对上述所涉行业及相关股票、基金的推荐,也不构成投资建议。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公司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做好风险评测,选择与之相匹配风险等级的产品。本文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您认为本文对您的知识产权造成了侵害,请立即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