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话农业板块投资机会
一、11月生猪价格大涨,后续猪价将如何演绎?
1. 猪周期到底是怎么形成的?
猪肉价格上涨时,养殖户会扩大产能,增加能繁母猪,推动生猪存栏量上升,育肥成熟后生猪出栏量增加,猪肉供给增加,价格下降。养殖户观察到猪肉价格下降,减少产能,淘汰能繁母猪,生猪存栏量和出栏量下降,猪肉供给减少,猪肉价格重新回升,周而复始,这就是我们说的“猪周期”。
整体上大部分农产品都有一定的周期性,但牛、羊价格的周期性不及猪周期明显,且牛羊的整体体量不太大。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2020年牛肉、羊肉产量分别为672万吨和492万吨,猪肉则为4113万吨。牛肉、羊肉体量仅为猪肉体量的11.34%、11.96%。加之牛肉供应较为依赖进口,所以我们对其周期性的讨论较少。此外,鸡肉价格其实也存在周期性,但其供应周期波动较大。
猪肉的需求端都是比较稳定的,所以供给端是影响猪周期的主要因素。我们一般是通过存栏量来判断供给端的情况,比如,生猪存栏量代表的是当下我们生猪的潜在供给能力,能繁母猪存栏量则代表潜在仔猪的供给能力。大家如果看存栏量和猪价走势的时候就会发现他们是反向变化的。比如2019年的时候生猪存栏量和能繁母猪存栏量显著趋势性下行,猪肉价格同步地开始大幅上涨。因此我们说生猪存栏量和能繁母猪存栏量的环比变化是判断猪肉价格拐点的重要信号。
2. 猪周期受什么因素影响?
复盘过去的猪周期,我们其实会发现猪周期是受到很多因素的干扰。
生猪价格影响的因素分为长期因素和短期因素。长期因素包括:饲料价格、存栏量、消费特点等;短期因素包含季节天气、疾病疫情、物流成本、食品安全、环保政策等因素。
其中疫情往往是产能出现重大缺口核心原因。我国生猪养殖业,逐渐由小散群体向中大规模化递进。但随着养殖密度的不断增大以及外界环境的复杂化,病毒性疫病成为传染病的主体,使猪只的发病率持续提高。在众多的猪类疾病中,传染病是危害最严重的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目前对我国生猪行业造成较大严重影响的病毒性疫病是高致病性蓝耳病、口蹄疫、仔猪腹泻、非洲猪瘟等。
重大疫情之后,猪价往往由低谷攀升至谷峰。从 2005 年的口蹄疫到 2019 年的非洲猪瘟,疫情发生之后政策面普遍采取的措施是限制生猪流通,产区的猪源陷入大量积压局面,而且疫情的集中爆发加速养殖户恐慌出栏,能繁母猪也被大量出栏,短时的供大于求导致猪价快速跌至低谷。随着产能的过度去化产生供给缺口,而供给缺口重新弥补缺口至少需要延迟 18 个月以上,在此期间将发生猪周期主升浪。
3. 生猪板块的投资逻辑是什么?
从中长期来看,生猪板块的投资逻辑其实是行业集中度的提升。规模化养殖企业可以通过科学的养殖方法、打通上下游、高效的运营管理来降低自己的养殖成本,所以在猪价下行的时候,小农户和小型养殖场由于深度亏损而退出市场,而这些规模养殖企业可以凭借低成本、强资金获取能力度过猪周期的寒冬。
此外,国家的环保政策对于生猪养殖的要求是越来越高的,那些低效、不符合环保标准的小型养殖场在产能扩张上是有劣势的。我国生猪养殖行业CR5(concentration ratio行业集中度,CR5表示行业中最大5家企业占行业比重)是7.6%,而美国是30.9%,其实可以看到我们的市场集中度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短期来看,如果是在猪周期的底部,我们是想要找到成本低、且有产能弹性的公司,这样在行业亏损的时候,这些公司受到的冲击更小,而价格上行时,能够实现量价齐升。成本优势我们刚刚已经讲过了,那产能弹性就看公司有没有充足的现金、场地去进行产能的扩张。
4. 现在市场处于猪周期的什么阶段?
今年6月全国能繁母猪存栏出现拐点,7-10月能繁母猪存栏环比下降5.7%,生猪价格在 10 月初跌破 11 元/公斤后迎来持续的反弹,现在猪价已经再度回升到 18 元/公斤上方,较上月同期上涨 13%,同比去年下跌 38.8%。猪价上涨带动养殖利润修复,11 月起养殖利润明显转正,11月以来无论是自繁自养还是外购仔猪都是盈利状态,由于前期外购仔猪成本更低,当前外购仔猪盈利水平高于自繁自养盈利水平。
猪周期的反转需要连续的深度亏损,目前是认为亏损6个月才能完成产能去化,但其实看今年从6月开始进入全面性亏损,目前亏损了4个月,11月的猪价反弹打破了之前亏损的状态。现在恢复盈利的状态下,农户的补栏积极性增加,也打断了之前产能去化的进程,我们现在是不是在猪周期的底部还要看之后的猪价反弹程度。
5. 未来猪价的走势或将如何?
11月本轮猪价上涨一方面源于需求的季节性修复,另一方面是供给的断档:
1)5 月出现的猪价下跌导致仔猪出生数环比下降 5.4%,推演 11 月供给将偏弱;
2)9 月生猪价格的超跌导致集中提前出栏,当月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屠宰量达到2509万头,同比增加95.2%,为近 5 年同期的最高点,从而供给在四季度节前需求旺季出现断档,支撑价格持续走高。
年前的猪价我们要往回看6月出生的仔猪数量,6月规模场出生地仔猪数量环比上升1.5%,所以12月的生猪供给增幅有限,再叠加年前猪肉消费比较旺盛,在这种情况下猪价是会偏强运行的。但7、8月出生的仔猪环比是增长10%、5%左右,所以春节过后的生猪供给是比较充足的,而这段时间又是消费淡季,所以预计猪价会再度走低。
二、转基因种子将如何改变行业格局?
1.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与《农业农村部关于修改部分种业规章的决定(征求意见稿)》有什么值得关注的地方?
2021 年 11 月 12 日农业部网站发布《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与《农业农村部关于修改部分种业规章的决定(征求意见稿)》,其中拟修订《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简称《转基因办法》)、《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简称《种子办法》)、《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简称《审定办法》)、《农业植物品种命名规定》(简称《规定》)四部政策。我们认为,若政策成功修订,则基本完善了我国转基因农作物商业化种植的流程和规则,有望加速优良品种商业化落地,具有技术、研发优势的龙头种企有望受益。 四项政策的修订给种业带来了多个利好:
1)缩短审定年限:申请审定的适宜种植区域在受体品种适宜种植区域范围内,只需开展一年的生产试验,比之前 3 年以上大幅缩短(见《审定办法》第二十五条);
2)安全评价区域放开:安全性评价应在试验植物的适宜生态区进行,去掉省份区域限制(见《转基因办法》三 3.3);
3)转化体商业化放开:品种评价以转化体为单位,与国际接轨,转育品种无需再做安全性评价(见《审定办法》和《转基因办法》);
4)有效期允许延续:进一步明确了安全证书的有效期为 5 年,并可以延期
2. 我国种业市场规模和格局
我国种业规模约1200亿,位列全球第二,足够诞生大公司。但我国头部公司竞争力与国际领先公司仍有差距,从市占率来看,我国种业龙头公司市占率不足5%,全球种业领先公司市占率达20%。
我国的种子行业格局非常分散,根据 Kynetec 统计数据,全球种子行业市场第一名市占率达20%,CR5占比达52%;中国种子行业市场第一名市占率为4%,CR5占比仅为12%。从品类来看,2019 年,前五位杂交玉米品种种植集中度为 19.30%,前五位杂交水稻品种种植集中度为 12.50%。
造成格局分散的原因是我国种子的同质化十分严重,而且套牌侵权的现象十分严重,挫伤了种子企业技术创新点积极性。
3. 为什么要推广转基因?
2020年我国粮食面积达到了17.52亿亩,总产量达到13390亿斤,全国粮食人均占有量高于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但大豆、玉米等产品总量缺口预计还会扩大。
玉米:我国玉米种植面积约6亿亩,我国玉米单产和美国相比仍有明显差距,2020年我国玉米单产为421公斤/亩,仅为美国的60%。转基因技术可提升我国玉米产量和生产水平。目前,通过转基因技术培育的4个抗虫耐除草剂转基因玉米获得生产应用安全证书,抗虫效果达95%以上,比对照玉米产量可提高7%-17%,减少农药用量60%,有效降低了生产投入成本,减少虫害后黄曲霉素污染;耐除草剂特性显著,减少人力投入成本,降低了除草剂风险。
大豆:我国大豆产需缺口大,大豆进口依存度接近84%。大豆单产和国际水平差距较大,2020年我国大豆单产为132公斤/亩,与世界平均单产185公斤/亩相比相差53公斤/亩。大豆生产成本较高,我国大豆生产成本为625.9元/亩,比美国和巴西分别高出31.2%和41.9%。我国通过转基因技术培育的3个耐除草剂大豆已获得生产应用安全证书,可降低除草成本30元/亩以上,较主栽品种增产10%以上,亩均增效100元,同时可以实现合理轮作。
4. 推广转基因给种子行业带来的影响?
种子单价提高:美国转基因玉米推广过程中玉米种子价格上涨明显。历史来看,美国亩均种子费用趋于上行,1996年美国放开转基因玉米以来,玉米种子费用上涨,近年来已经稳定在110元左右的水平,相比之下我国每亩种子费用约56元。如果我国未来转基因玉米种子商业化顺利落地,我国单位面积玉米种子费用有望向美国靠拢。假设未来稳定状态下我国玉米播种面积维持在6亿亩,每亩种子费用100元,则我国未来玉米种子终端市场空间有600(100*6=600)亿元。假设,出厂价格是终端价格的60%,则我国玉米种子出厂口径市场空间有360亿元。
市场格局改善:转基因育种技术壁垒高、研发投入大,将使得头部企业的品种竞争优势进一步凸显,加速行业集中度提升。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直播内容材料中的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仅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直播仅限于基金管理人与合作平台开展宣传推广之目的,禁止向第三方机构单独摘引、截取或以其他不恰当方式转播。投资人购买基金时应详细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充分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充分考虑自身状况选择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产品。本公司作为基金管理人承诺恪尽职守、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产品存在收益波动风险,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和其投资管理人员取得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也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
- 上银价值增长3个月持有期混合A(013284)
- 上银价值增长3个月持有期混合C(013285)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