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为止“十年两倍计划”设定了宽基方面沪深300、上证50、中证500的买入策略,由于是分笔买入,所以整体的买点比估值表中的低估线还要再低一些,大概是2-5-3这样的买入设定,或者细分一些1-1-5-2-1这样的分笔买入策略。

我们复盘会发现其实沪深300指数2013年时最低PE是8倍,而2018年是10倍的低点,两者相差特别大,按照买入策略,最终成本锁定在12倍估值下方一些,我预期会出现如下问题:

1、如果未来沪深300指数的估值始终在13倍上方运行,那么我将没有出手机会。

2、如果未来沪深300指数估值不能跌到对应的2-5-3策略中的5对应的估值,那我的仓位将比较低。

3、如果将来沪深300指数估值跌到10倍,我的浮亏在15%左右,如果跌到8倍,我的浮亏将超过30%。

4、如果说以上还属于空间(价格)问题,还有迹可循的话,时间将是另外更大的不可控因素。

这四个问题其实并不是产品本身的问题,而是分笔买入这套策略要面对的问题,这套策略是有缺陷的,它唯一的好处是,根据策略的设置,将比较可靠的能给我获得十年两倍,也即年化11.5%的收益。

我拿到这样的确定性,就要包容系统的缺陷。

本来之前想什么产品波动大就写什么,今天波动大的是新能车行业,跌了4%,“宁王”跌7%,网友调侃成了“宁黄”,但是即使跌了那么多估值依然很贵,并且不稳定,有些类似这几年的消费,从二三十倍估值提升到50倍,我们去做买点很困难。

所以想想还是算了,把困难的事情留到后面做,聚焦更快能入手的,估值也相对稳定下来了的品种,所以今天带来的是中证医药和医疗两个指数。

中证医药从最高点回撤27.6%,当前PE为34.67,自2009年开始估值区间为22-62,中位数33.96,百分位56.69%,最近十年中位数34.12,百分位54.9%。

中证医疗从最高点回撤32%,当前PE为40.36,自2014年以来估值区间为31-80(剔除极端值),中位数61.34,百分位9.18%。

这两位的估值水平现在就相对比较合理了,至少在历史估值中位数附近,我将中证医疗的估值图发上来,对比一下,2020年7月的时候,医疗的估值最高110多倍,如果站在当时的时间点来做买入策略的话,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出来的,或者做出来很大概率错得离谱,这个道理类似现在的新能车。

在我的估值表中,给中证医药设定的低估线是35倍PE,也就是现在34.67倍估值的位置是可以开始定投的,但是做分笔买入的话,这个位置还是高了,面对极端情况行业指数要跌70-80%,如果一般的下跌周期来了怎么也要给到50-60%的正常回撤区间。

而现在中证医药最高点回撤是27.6%,中证医疗最高点回撤是32%,而这根据计算,并不是再跌20%那么简单,想想1元跌了30%后是0.7元,如果最后跌到 0.5元,那对于0.7元的价格来说跌幅是40%呢,事实上中证医药目前35倍估值,下看22倍估值的历史低点,跌幅也正好是37%,和40%相近。

中证医疗方面,我的估值表是50倍估值的低估线,39倍的极低估值线,现在估值40.36,因为这个指数设立时间稍短,并且之前估值拉高到100多,你看当时站在 100多的估值上,就做出了50倍低估线的判断,错得有点离谱啊,我得调整过来。

综合判断,我个人会觉得(不够成投资建议),中证医药和医疗两个指数的基金,对于包容性更强的定投来说还差不多,对于我自己的分笔买入计划来说还不到位。

注意:文章仅为个人视角,不构成买卖依据,不推荐基金,请为自己的投资行为负责。

每日估值表:

相关证券: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