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在过去的2021年被炒了个遍,但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

即使是从电解液炒到了电池隔膜,如此细分的结果,都是围绕着汽车“电动化”这个方向在做。这也使得“电动化”这条投资主线上的个股,静态估值相对较高,而动态估值未来如何变化,还需要关注产业发展和相关公司业绩增长情况。

2022年开局,我们的投资思路也应当拓宽,最简便的方法,就是跟上各路投资高手的逻辑。

基哥最近跟东方基金的李瑞进行了一次深度的交流,他擅长前瞻性布局投资机会,代表作东方新能源汽车(400015)过往三年收益率将近300%,成为了新能车领域的“现象级”产品,李瑞也因此成为投资者心目中的新能车投资“大神”级人物。

李瑞点出了下一条主线:

在“电动化”之后,汽车的“智能化”或将迎来“黄金十年”。

如果把新能源汽车的电动化比喻为心脏的更新换代,那么智能化就是大脑的更新换代。

深耕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李瑞在2022年开局就推出了他的新作——东方汽车产业趋势混合(A/C代码:014560/014561),这只产品深度锁定汽车“智能化”这一方向,中长线挖掘产业变革机会。

不管过往两年来的汽车电动化趋势中,你有没有抓住产业红利,现在你都应当重视汽车的智能化趋势,这个方向上的红利不会比电动化少!

新能车“现象级”产品


在市场上众多新能源汽车基金中,李瑞管理的东方新能源汽车主题混合(400015)是一只“现象级”的产品。
这只基金的管理规模从转型时的3000多万元升至201.37亿元(截至:2021年9月30日),持有人户数从转型时的3885户暴增至2021年中期报告披露的148万 户。(数据来源:基金定期报告)。


就持有人户数而言,李瑞堪称新能源车领域的“国民基金经理”。


图片

东方基金 李瑞

李瑞的从业经历简单清晰,2011年中国人大金融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加盟东方基金,一干就是10年,他先做了6年的研究,前4年是研究员,后2年是带实盘的基金经理助理。在这6年中,李瑞专注在新能源汽车和高端制造领域,坚持长期导向做研究,对新能源、高端制造与智能车相关行业积累深厚。


2017年李瑞开始独立管理产品,开始了和东方新能源汽车混合的前缘。所以我们也可以看出,李瑞的从业经历就是深耕高端制造与新能源产业链,到近3年多来业绩的一骑绝尘,可谓是厚积薄发。


在投资理念上,李瑞对自己的总结是“尊重产业趋势,选择优质公司”。他擅长从中长期视角和中观行业比较出发,基于产业趋势和产业景气度的研究,从产业思维、周期思维、边际思维角度去观察产业。


产业思维,即保持和产业的紧密联系、沟通,以帮助理解产业趋势变化和产业演进路径,尤其是对新兴行业来说,最主要的矛盾还是来自于产业变化;周期思维,需要从产业生命周期来判断产业目前所处的阶段;边际思维,是在结合产业和周期思维后,回到二级市场投资时需要具备的思维。


基于这样思维角度,李瑞对投资的要求是:


自下而上选择具备好生意、好商业模式、好团队特征的优质公司,注重公司的成长性、确定性、持续性和增长质量。


去年11月30日,第八届中国基金业权威奖项英华奖榜单揭晓,李瑞凭借卓越的投资实力,获评“三年期股票投资最佳基金经理”。


这个奖项可谓实至名归!不妨看看他的代表作东方新能源汽车主题混合过往净值增长率走势:

图片

数据来源:基金2021年三季度报告

据基金三季报和海通证券数据,截至2021930日,由李瑞管理的东方新能源汽车主题混合基金过去一年、过去三年净值增长率分别为142.6%、295%,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89.10%、191.64%,在同类的强股混合型基金中分别排名2/865、6/474(排名数据来源:海通证券- 基金业绩排行榜,截至日期:20210930,评价日期:20211002;同类为强股混合型)。


御风而行的另外一面,是李瑞的业绩在各个阶段的业绩,都做到了领跑基准:

图片

数据来源:基金2021年三季度报告


前瞻布局智能化:逻辑与风口


投资需要前瞻性布局。


李瑞表示,在2018年把“方增长中小盘”正式转型并更名为“东方新能源汽车混合”时,也面临过巨大的压力,但他坚持了自己的前瞻性布局思路,因为“新能源汽车是一个既符合经济转型升级战略,又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高景气行业。它的成长性、持续性和确定性都非常好,可以看10年以上”。

20186月至今,东方新能源汽车混合的突出业绩表现,正是基于当时的前瞻性布局。


而现在布局汽车智能化,也是同样的前瞻性布局思路。


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景气度不断提升,市场对于汽车智能化发展越来越关注。作为一名深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名将”,李瑞也敏锐的察觉到了汽车智能化发展方向的潜力。


在李瑞看来,智能汽车趋势加速,得益于“市场需求”与“政策支持”的双轮驱动。


首先看市场需求:


汽车智能化的市场需求基于车企消费者这两个方面。


由于智能化与电动化天然契合,电动汽车更容易实现自动驾驶,车企方面的造车新势力有寻求差异化竞争的动力,通过提升智能化定位来补足“机械动力技术沉淀”的缺失。


新生代消费者追求产品高性能、高科技,乐于尝试科技前沿技术。这其中,消费电子使用习惯的转移是大势所趋,乘用车作为“第三生活空间”,智能化、娱乐化、生活服务需求提升。

图片

乘用车未来3-5年功能场景


李瑞带领的投研团队预计,智能化方向上的市场空间,车端:到2030年我国电动智能驾驶车端市场空间约1.3万亿,远期空间约3.5万亿;路端:智能化远期空间约5000亿。


再看政策支持:


汽车智能化具有显著社会价值,智能驾驶能提升交通效率、显著降低交通成本、降低交通事故率,因此是政策强力支持的方向。


我国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置于战略高度。政策指引和市场真实的内生需求,将共同推进智能汽车商业化的发展。按照规划,到2025年中国标准智能汽车基本建成,20352050年,中国标准智能汽车体系全面建成。
如果我们以前瞻性眼光来审视汽车智能化的趋势,就会发现它属于颠覆式创新,对现有产业结构影响深远,这其中可挖掘的投资机会也相当的多。


实际上,已经过去的2021年四季度,新能车智能化主题相关板块的估值走势水涨船高,在二级市场行情上已有所表现,大有“风起”之势。




黄金十年投资进程:从L0到L5


汽车智能化是个大趋势,在投资机会上,李瑞视其为“黄金十年”。


如何把握汽车智能化的黄金十年?


李瑞认为,关键是理解智能驾驶从L0L5的演进,明确我们现在所处的时点,以及各个阶段的软硬件技术。

图片

资料来源:Gartner,SAE,工信部《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


2009-2019年,硬件成本高昂、算力受限,大部分乘用车停留在ADAS功能或L2级别阶段。由于产量较小,各种传感器成本高昂。计算平台芯片算力有限,难以应付高维机器学习的需求。在软件方面,包括图像识别和神经网络等的算法也尚在早期。


2020年开启智能驾驶新一页,车企首款L3车型集中在2020-2022年推出。


也就是说,我们目前站在了智能汽车迎来加速的窗口期——2020-2022L3级爆发期, 2023-2025年是L4/L5进阶期。2023-2025年各场景L4-L5商用车量产,私家车领域L4/L5级自动驾驶车型也将发布。


从现在往后看,李瑞认为投资机会集中在几个方面:


电动化后,汽车硬件差距缩小。电动领域,依托成熟、高效动力锂电池产业链,中国品牌大幅缩小和海外车企差距。而硬件差异化缩小、消费者智能化需求上升,汽车行业正从“硬件定义”转向“软件定义”。


由此,自动驾驶服务、OTA升级、智能座舱功能,将成为智能电动汽车业内新的关注焦点。


软件定义汽车成为必然趋势,软件及汽车电子的价值和地位将超过硬件,并更大程度决定未来汽车产品的差异性和用户体验。


具体影响涵盖三个层面:


产品层面:汽车产品迎来在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技术创新,推动底层电子电气架构升级与革新。数据和算法成为汽车产品迭代的核心要素。


组织架构与供应链层面:以转件开发为核心的组织架构,软硬件解耦,以软件企业为核心的供应链体系。
商业模式层面:汽车的生命与价值周期延长,商业模式从原先的单纯卖车,转变为售卖汽车 服务,持续提供软硬件的升级和订阅服务。


也就是说,未来的车企商业模式将发生根本变化:从“产品”转变到“产品 数据 内容 服务”。


而围绕着这种变化,产业链上或将涌现出大量的投资标的和投资机会。

在李瑞看来,市场对智能化的投资跟智能化的产业生命周期的发展阶段一样,处在1-10的成长早期。这也就意味着,其中诸多投资机会有待挖掘。


“电动化与智能化是相互促进的关系,电动化为智能化提供了最好的硬件基础和平台,智能化反过来又将加速电动化的进程。”李瑞如是看待电动化与智能化的关系。


基哥认为,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过于深入汽车智能化的技术层面,恐怕并不现实。在了解汽车智能化的大方向具有巨大成长潜力后,选择深耕这一领域的优秀基金经理,借基金经理的专业之力布局这一未来风口,或许是更为靠谱的操作。


李瑞推出的新作——东方汽车产业趋势混合(A/C代码:014560/014561),选择在了2022年初这样一个时点开启发售,恰是瞄准了汽车智能化的未来投资机遇,以前瞻的眼光来布局自动驾驶商业化的落地。或许数年之后反观2022年初,我们会发现正站在汽车智能化快速发展的起点。


汽车的“智能化”将迎来“黄金十年”。东方汽车产业趋势混合这只产品,适合风险受能力相对较高、能够中长线持有、对短期波动承受力较强,同时看好汽车智能化方向的投资者。在基金组合中,它适合作为追求中长线超额收益的部分,适量配置。

(本文完)

相关证券:
  • 东方汽车产业趋势混合A(014560)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