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研究部宏观策略观点

展望2022年,宏观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

首先,在经历两年艰苦抗击新冠病毒努力之后,全球各国依旧无法摆脱新冠病毒的困扰,第四轮疫情高峰正在路上。变异毒株持续冲击全球各国经济体,影响全球经济的复苏进程。

其次,在经历20年的低基数效应之后,22年经济增速将在全球范围内呈现不同程度的下滑态势。根据IMF预测,预计全球经济将在2021年增长5.9%,在2022年增长4.9%。后疫情时代,经济增速下滑,中枢逐渐下移或将成为常态。2022年中国GDP增长中枢预计回落至5.4%附近。预计美国经济将从2021年的6.0%回落至2022年的5.2%附近。

货币政策方面,2021年度,中国央行分别进行了两次降准,分别下降0.5%,一次对于一年期LPR降息5BP。货币政策在践行合理充裕的同时兼顾一定的前瞻性以及逆周期调节特征。央行在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当中删去“总闸门、大水漫灌”等关键词或意味着短期货币政策仍有宽松空间。中期维度,国内货币政策依旧受制于全球流动性收紧影响。从美联储12月份的FOMC会议表态上来看,在2022年3月份美联储加速完成“TAPER”后,预计美国2022年将会正式开启加息周期,并在2022年执行1-2次加息。届时,全球流动性边际收缩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冲击国内货币政策走向,国内将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货币政策宽松放缓。

最后,在通货膨胀方面,供应链瓶颈依旧是影响全球通胀走势的重要因素。背后则反映出疫情对实体经济的冲击以及各国完全不同的疫情政策导向对经济系统运转产生的冲击。国内方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叠加能源转型带来的价格系统冲击在国内高压监管政策的治理下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目前判断国内11月份PPI见顶,随后拐头向下,向CPI温和传导,但整体幅度可控。中期依旧需要观察服务业及猪周期对通胀的意外冲击。海外方面,供应链问题将会继续持续到22年1季度,通胀水平将会继续挑战前期高点。

疫情方面,去年12月,全球疫情出现第四轮爆发,南非新变种病毒Omicron正式成为全球疫情传播主流病毒。全球新冠确诊人数接连突破新高,连续多日确诊人数突破百万大关,英国、法国、美国、印度多国单日确诊人数创历史新高。全球单日确诊人数一度逼近200万整数关口。国内疫情形势依旧严峻,西安实施全面封锁的背景下,各地依然持续出现疫情确诊,本轮疫情不论从确诊总数亦或是波及范围方面均创“武汉疫情”以来的新高。随着春节假期的临近,冬奥会的进行。国内防控压力持续增加。

图表1:全球及中国疫情确诊情况

数据来源:wind数据库中信建投基金

图表2:全球变异病毒疫情重新在北美和欧洲爆发

数据来源:wind数据库中信建投基金

经济增长上看。2022年国内经济依旧是稳字当头。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增长,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加快,2021年1-11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494082亿元,同比增长5.2%,比1-10月份回落0.9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3.9%,比1-10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11月份环比增长0.19%。分领域看,1-11月份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0.5%,制造业投资增长13.7%,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6.0%。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5813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8%,两年平均增长3.1%;商品房销售额161667亿元,同比增长8.5%,两年平均增长7.8%。市场销售稳中有缓,网上零售较为活跃,2021年1-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9554亿元,同比增长13.7%,两年平均增长4.0%。1-11月份,全国网上零售额118749亿元,同比增长15.4%。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98056亿元,同比增长13.2%;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4.5%,比1-10月份提高0.8个百分点。货物进出口增势良好,贸易结构持续优化,2021年1-11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353903亿元,同比增长22.0%。其中,出口195763亿元,增长21.8%;进口158140亿元,增长22.2%。1-11月份,一般贸易进出口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61.6%,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民营企业进出口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48.5%,同比提高2.2个百分点。机电产品出口同比增长21.2%,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9%。

预计2022年度国内固定资产增速全年4.2%,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速5.5%。基建投资7.4%,房地产开发投资5.2%。进出口方面,出口同比增速6.1%。进口同比增速4.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6.2%。预计2022年随着全球经济复苏,中国GDP实际增速继续保持在5.4%左右增长区间,名义GDP增速全年保持在7.3%,比2021年大幅回落。

图表3:重点宏观经济指标一览

数据来源:wind数据库 中信建投基金

货币政策方面,央行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删去“总闸门”、“大水漫灌”,意味着货币政策正式从紧信用向宽信用转变。随着后续通胀压力逐渐缓解,国内货币政策存在进一步宽松的空间和预期。海外方面,欧美资本市场依旧受制于通胀压力高企而摇摆不定。从目前的海外经济走向上判断,高通胀将会持续到明年上半年。疫情导致的供应链破裂是通胀高企的核心原因和主要矛盾,而疫情变化带来的海外防控政策动摇亦是未来可能的风险点之一。从联邦基金利率期货的走势上来看,当前市场预期2022年美联储加息1-2次,但在2022年通胀见顶回落之前,这一预期会继续随着市场通胀变化而摇摆。因此短期需要警惕美联储表态意外偏鹰给市场带来的冲击。中期维度上看,美联储货币政策依旧是“覆水难收”。

图表4:中美两国货币政策走向历史对比

数据来源:wind数据库 中信建投基金

图表5:金融及通胀数据指标

数据来源:wind数据库 中信建投基金

综合以上判断,展望2022年,资本市场波动幅度将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放大。基本面下行寻底,货币政策宽松有度。通胀预期缓解而宽信用预期走强的背景下,上市公司盈利水平将会承压,政策逆周期调节对冲盈利及ROE回落。市场投资及博弈难度无疑将会继续加大。中期维度看,股市更多是结构性行情而非全面行情,结构优于系统,代表未来经济转型方向的绿色低碳、新能源、大数据、物联网、智能制造、专精特新等依旧可能是中期市场投资交易的主要线索。同时,短期维度看,临近春节,日历效应下的春季躁动行情值得期待。随着一季度业绩披露窗口期的临近,市场将重新从主题炒作回归行业及公司基本面优质的上市公司中来。质地优秀,业绩优良的公司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将会回归到投资者的视野当中。

债券市场方面,在衰退与宽松预期并存,基本面寻底与宽信用预期共振的格局下,利率走势的波动性将会被逐渐放大,国内通胀走势、基本面未来变化,国内货币政策动向,海外流动性情况均可能成为左右利率市场走势的重要因素,在利率向下空间尚未被打开的情况下,高等级国债、金融债的投资及配置性价比尚未被凸显。而与此同时,在宽信用预期渐强的背景下,持续看好宽信用方向上信用债的投资及配置价值。

相关证券:
  • 中信建投聚利混合A(001914)
  • 中信建投稳祥A(003978)
  • 中信建投轮换混合A(003822)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