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李迅雷写了一篇文章,围绕2022年资产配置的思考,分析赛道与大方向。

目前任职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的李迅雷,是中国30多年资本市场的亲历者和深度研究者。 这篇文章,既有大趋势的高屋建瓴,也有很多接地气的针对投资热点的看法。

比如最近中药股涨,李迅雷表示,中药和足球都是被提倡且国人喜欢的,但后者容易被证伪,前者不容易被证伪。在消费升级和涨价的大背景下,中药股则具有自主定价权,其估值和盈利的提升应该都还有空间。 提及目前跌到面目全非的港股,李迅雷表示对中概股和港股的未来还是乐观的。

他指出,赛道善变,大趋势同样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尤其对于企业而言,没有一劳永逸的盈利模式。但我们要看到,社会在进步,经济在发展,货币在超发,大部分资本市场的成分股指数几百年来都是大幅上涨的,这是大方向,也是大机会所在。 原文6000多字,我们把要点整理出来,和大家分享。


1、 中国的房地产进入了结构化时代。即便是大城市,也不是所有的区域房价都会涨,而是与教育、文娱和医疗资源的配套有关。


2、 从主要靠农业人口转移来实现的城镇化,到如今的主要靠存量人口流动的大城市化,意味着房地产的总需求增速在下降。因此,从大趋势看,房地产作为资产的配置比例应该降低了。


3、 相信大城市的核心地段房价还会坚挺,但性价比应该不大了,资产配置是着眼于未来的价值提升空间,那么,未来十年,全国的房价还是涨一倍吗?(如果按照这个目标的话)还能涨一倍的资产应该很多。


4、 国内投资者在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太低了,大约只有美国投资者的十分之一。那么,好的金融资产多吗?应该不少。


5、 关于长期和短期资产价格的走势如何演变,曾经提出过这样一个观点:短期走势符合辩证逻辑,即涨多了要跌,跌多了要涨,实现均值回归;长期走势符合形式逻辑,即取决于基本面,从而形成趋势。


6、 短期走势无非就是围绕着长期趋势线作上下波动而已。 找准大方向,追随大趋势很重要。


7、 扩内需和消费升级是大趋势,全球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是消费主导的。


8、 医药和白酒(高端白酒)中的头部企业的长期投资逻辑是成立的,因为人口老龄化和消费升级是大趋势,即在需求不断增长、消费份额不断上升的行业中,选择头部企业可以获得超额收益。


9、 最近中药股涨了,中药和足球都是被提倡且国人喜欢的,但后者容易被证伪,前者不容易被证伪,因此,在消费升级和涨价的大背景下,中药股则具有自主定价权,其估值和盈利的提升应该都还有空间。


10、 服务消费中,如果今年疫情缓解,则机场、航空、旅游休闲、文化娱乐等都会出现恢复性增长,尤其是传媒行业中的短视频产业链和元宇宙产业链更值得看好。


11、 伴随2022年苹果等主流厂商或推出元宇宙概念类相关“爆品”,将开启“元宇宙元年”的序章,而“虚拟人”等的应用又将解决传媒等行业艺人成本风险高的行业痛点。这将带来2022年A股相关的消费电子、传媒等板块估值提升的机会。


12、 消费升级中,智能汽车(电动车)取代传统汽车(燃油车),应该是今后20年的大趋势。就今年而言,下游行业补库存很可能成为拉动后续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13、 如果芯片短缺问题得到逐步缓解,汽车行业有望迎来一轮补库期。


14、 今后拉动经济增长的另一个动力,则是自主创新和制造业的产业升级,高端制造业中的头部企业应该值得看好。就今年而言,如果原材料成本下降,限电不再继续,则高端装备制造、电子通讯、军工等有望迎来盈利的显著增长。


15、 一个长期趋势已经形成,即新能源领域的投资迎来井喷式增长,相关产业链具有较高的中长期投资价值。新旧能源替代是大趋势,围绕“双碳”的投资机遇,在“碳中和”目标驱动的产业变革中,新能源产业链的景气度或持续保持高位。


16、 大部分人可能会把美国中概股和港股的大跌看成是欧美资本联手打压,但我相信资本是逐利的,资本不会傻到去做炮灰。当然,美国SEC对中概股的信息披露上的苛求确实是一大因素;而国内网络平台的用户增量减少,也是不争的事实。


17、 共同富裕已经成为我国的长期目标,垄断会获得超额利润,反垄断就是避免让垄断企业获得过多利润,这有利于改善初次分配。


18、 初次分配存在问题的行业还不少,如2020年我国38家上市银行的利润占了所有A股上市公司利润的42%,这样一种扭曲的初次分配格局,在未来一定会改变。


19、 尽管房地产税改革试点还没有开始,但未来房产税、遗产税和资本利得税最终都将实施,这就是大方向和大趋势。


20、 2019年美国个税收入占政府税收总收入的55%,而我国在2020年的该占比不足7%。这段时间以来,明星们补交税款案例大幅增加,未来我国个税在总税收中的占比也将大幅上升。


21、 共同富裕的内涵除了要缩小收入差距外,还要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这对于教育、医疗等行业而言,自身必然面临改革压力。从前些年就开始推进的带量集中采购的目的看,旨在降低药品和医疗器械的价格,让老百姓看病受惠。


22、 中国的药企一方面要面临“灵魂砍价”的压力,另一方面,创新药的研发又面临巨额投入却无回报的巨大风险。尽管如此,“趋势”的力量势不可挡,那就是利用制度漏洞套利的时代终将过去,投机获利的空间、寻租受贿的空间、垄断攫取超额利润等的空间都将越来越小。


23、 教育培训行业也是如此,房地产市场也将如此,均在不断规范中改变过去的盈利模式。

24、 老百姓生活中的三座大山:教育、医疗和住房,终将慢慢移走——这就是趋势。


25、 我对于中概股和港股的未来还是乐观的。因为随着制度的不断完善,企业规范经营和ESG的意识会越来越强,政策层面多变的风险也会不断降低。在中国资本市场开放度不断提升的大趋势下,境外中资股与内地A股相比,其估值水平远低于A股,股价未来一定会与A股接轨。


26、 现在流行叫赛道,实际上与凯恩斯炒股的“选美理论”是一个意思,即选择与大部分投资者偏好一致的行业或公司。从大趋势看,在存量经济主导下,企业的优胜劣汰和向头部集中是大趋势。所以,2022年沪深300跑赢全市场是大概率


27、 2022年是维稳之年,因为经济下行压力增大,“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总体来看,今年我国的政策环境应该趋于宽松,对资本市场有利。


28、 纵观历史,不难发现美股走牛主要得益于低利率环境。在低利率环境下,美股龙头公司加杠杆和发债回购股份对EPS和股价产生了重要推动作用。但一旦加息,则下行波动的可能加大。


29、 2022年拜登将面对中期选举,这将给美国经济和资本市场带来不确定性,需要紧密观察美国民意今年的变化趋势。


30、 疫情导致全球化进程受阻:各国都追求自主可控和制造业回流。如果疫情在2022年仍然得不到好转,对于全球经济将是严峻考验。


31、 赛道善变,大趋势同样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从历史上看,中国没有留存下来多少家百年老店,说明企业都有生命周期,与日美相比,中国企业的生命周期尤其不长,故没有一劳永逸的盈利模式。


32、 社会在进步,经济在发展,货币在超发,故大部分资本市场的成本股指数几百年来都是大幅上涨的,这是大方向和大趋势,也是大机会所在。

来源:聪明投资者

【数字人民币风口来袭,如何把握投资机遇?!】

A股规模最大金融科技ETF(159851)及其联接基金(A:013477 / C:013478)——45只成份股全面覆盖A股金融科技各细分领域龙头,其中数字货币概念股20只为目前全市场“含币量”最高ETF,一键把握数字人民币风口机遇!

1.数字人民币落地提速:法定数字货币自2019年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政策持续催化,落地进程提速。2021年12月央行强调“稳妥有序推进数字人民币研发”,并于1月4日发布金融科技发展规划,同日数字人民币试点版APP上线,临近的冬奥会或成加速推广里程碑。机构指出,数字货币产业链公司将迎来加速发展契机。

2.强业绩验证高景气:金融科技ETF(159851)成份股2021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达到创纪录的130.51亿元,已超2020年全年,同比增长52%!2020年基数并不低,归母净利润超123亿元,同比高增347.64%。行业业绩增速进入快车道,验证板块高景气。(数据来源:Wind)

3.估值性价比凸显:伴随着业绩的持续释放,金融科技ETF(159851)标的指数市盈率从2020年7月最高时的250.62倍收缩至最新(2022.1.10)的50.56倍,估值收缩近80%,低于历史逾60%的时间区间,配置性价比凸显。(数据来源:Wind)

4.长期优质赛道:金融科技板块是计算机行业的明珠,市场景气度高时,板块beta属性被放大,叠加坚实的基本面支撑(行业长期稳定的20%增速预期)、足够的业绩安全垫,金融科技是当之无愧的牛市弹性品种。(数据来源:天风证券研究所)

注:基金管理人评估的金融科技ETF(159851)及其联接基金的基金风险等级为R3。根据Wind数据,截至2022.1.7,A股共有3只跟踪中证金融科技主题指数的ETF,金融科技ETF(159851)规模达1.02亿元,为同类规模最大;金融科技ETF(159851)成份股中包含20只数字货币概念股,为两市含数字货币概念股最多ETF。

风险提示:金融科技ETF被动跟踪中证金融科技主题指数,该指数基日为2014.6.30,发布日期为2017.6.22,指数成份股构成根据该指数编制规则适时调整,其回测历史业绩不预示指数未来表现。本基金由华宝基金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选择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的产品。基金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投资需谨慎!销售机构(包括基金管理人直销机构和其他销售机构)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本基金进行风险评价,投资者应及时关注基金管理人出具的适当性意见,各销售机构关于适当性的意见不必然一致,且基金销售机构所出具的基金产品风险等级评价结果不得低于基金管理人作出的风险等级评价结果。基金合同中关于基金风险收益特征与基金风险等级因考虑因素不同而存在差异。投资者应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情况,结合自身投资目的、期限、投资经验及风险承受能力谨慎选择基金产品并自行承担风险。中国证监会对本基金的注册,并不表明其对本基金的投资价值、市场前景和收益做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基金投资需谨慎。

相关证券: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