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庄灵辉 王金龙 重庆报道

2022年1月16日至20日,重庆市政协五届五次会议召开。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如火如荼,文化旅游方面的合作建设也备受瞩目,不久前印发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即提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要营造高品质消费空间,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打造国际范、中国味、巴蜀韵的世界级休闲旅游胜地。

“川渝地区石窟数量多、分布广,但保护投入不足,加之气候高温潮湿,石窟保护利用工作面临较大的困难。”2022年1月17日,重庆市政协常委杨亚丽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川渝地区应加强统筹规划和资金人才投入,提高对区域内石窟寺资源的整体保护利用。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资料显示,川渝地区现存石窟寺及石刻8032处,占全国总数的32.9%,其中世界文化遗产有大足石刻、乐山大佛2处。

“加强川渝地区石窟寺整体保护利用,是提高巴蜀文化影响力、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的应有之义,也符合国家的政策指导意见。”杨亚丽表示,国务院办公厅此前发布的《关于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的指导意见》即曾明确提出,到“十四五”末,我国石窟寺保护利用水平显著提升,文化影响力日益增强。

杨亚丽表示,川渝地区石窟寺多数建于野外,并且主要为砂岩质地,危岩、表层劣化、生物侵蚀、渗水等问题既是川渝石窟共性病害,也是其保护存在的重大难题。如2020年,重庆市大足区对川渝石窟中的35处国保单位进行调查发现,存在较严重安全隐患的有18处,水害较严重的有20处,表层劣化、生物侵蚀等病害普遍。其中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共有造像5万余尊,铭10万余字,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石刻共有75处,多为开放式的摩崖造像,现已进入高速风化期,各种文物病害相互叠加、相互作用,治理技术要求高、难度大,保护形势较为严峻。

同时,由于缺乏统筹规划,各地区石窟保护缺乏统一的文物保护意识和系统指导,难以开展系统性保护,有的甚至选择使用现代化建筑材料与防腐工艺进行翻新,反而对古文物造成破坏,不少石窟寺遭遇“毁容式修复”。而由于川渝地区石窟寺多分布于边远地区,经济条件相对落后,资金投入不足以及专业人才缺乏也成为川渝地区石窟寺保护利用的主要难题。

为此,杨亚丽建议,川渝两地要借鉴甘肃省石窟管理“敦煌模式”,以建设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为契机,由川渝两省市文物主管部门牵头,将重点石窟寺纳入有影响力的石窟寺研究院进行统筹管理运营,并在人员编制、科研项目、工作经费等方面给予支持,推动川渝地区石窟艺术研究、保护、传承和利用。

针对人才与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杨亚丽还建议,川渝两地教育部门支持两地高校、专业机构培养石窟寺考古、文物保护、数字化技术等方面的人才,资助行业领军人、学科带头人系统性开展川渝地区高温潮湿环境下石窟造像表层劣化、渗水、生物侵蚀、彩绘酥粉起翘脱落等疑难病害研究。进一步加大石窟寺保护专项经费的投入,分批次、有重点地实施石窟寺保护工程,从保护机制、本体保护、安全防范、环境整治、服务设施配套等方面入手,全面改善中小型石窟文物保护管理现状,确保各级文物得到有效维修。

(编辑:王金龙 校对:颜京宁)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