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互通,既是机遇,更是挑战

ETF或将纳入互联互通标的。根据港交所官网于2021年12月公告,上交所、深交所、港交所及中登公司已就ETF作为互联互通标的达成共识。未来沪深港证券交易所及中登公司将对交易系统及相关条例进行相应调整,按照港交所公告内容,预计整个过程需要6个月左右,ETF作为互联互通可投标的进入倒计时。

中国香港市场ETF以权益型产品为主。截止2021年12月31日,中国香港市场上市ETF产品数量为169只(主成分统计),对应管理规模超2,300亿元。从产品投资类型来看,权益类ETF产品数量为115只,其次为另类和固定收益型产品,对应数量分别为30只和11只。从产品规模看,权益类产品规模接近2,000亿元,占比接近85%。

图表: 中国香港上市ETF产品数量分布

资料来源:Morningstar,中金公司研究部,注:数据截至2021.12.31

图表: 中国香港上市ETF产品规模分布

资料来源:Morningstar,中金公司研究部,注:数据截至2021.12.31

为A股投资者提供具有杠杆或反向交易属性产品。截至2021年年底,在港股市场上市的25只另类ETF产品中,24只产品具备杠杆或反向交易属性,而这类产品在A股市场目前并未发行。假若投资者需要在A股市场进行杠杆或卖空交易,主要手段为直接购买对应衍生品,但该操作往往设有一定门槛。由于缺乏对应的产品类型,港股市场杠杆及方向性ETF并未与大陆市场形成竞争关系,更偏向形成互补。当前港股市场这类产品目前主要有三种,2倍杠杆、1倍反向和2倍反向。2倍杠杆产品数量及规模相对较多,分别为10只与65亿港元。

股票资产为主要投向:大部分另类ETF以股票市场为投向,又以中国香港市场恒生指数及恒生科技指数为主,对应产品数量为7只,2021年年底产品规模为72亿元。另类产品中不乏以中国大陆股票市场为投向产品,数量及规模分别为8只与8.8亿元。其中规模最大产品CSOP CSI 300 Daily 2x Leveraged ETF,该产品以沪深300为对标指数,2021年规模为2.7亿元;

发行公司不乏中资背景基金公司。截止2021年,港股市场另类产品发行公司共有三家,分别为南方东英、华夏香港及未来资产。其中南方东英与华夏香港均具有中资公司背景,两家公司合计另类产品规模为110.9亿元及4.9亿元。

图表: 另类ETF中杠杠及反向产品数量分布

资料来源:Morningstar,中金公司研究部,注:数据截止日期为2021年12月31日

图表: 另类ETF中杠杠及反向产品规模分布

资料来源:Morningstar,中金公司研究部,注:数据截止日期为2021年12月31日

图表: 中国香港市场主要上市另类产品

资料来源:Morningstar,中金公司研究部,注:数据截至2021.12.31

部分中国香港市场ETF持有费率更具优势。从中国香港市场权益类产品投资地域分布来看,ETF主要投资地域为中国大陆市场以及中国香港市场。其中投资中国香港市场产品数量为29只,对应管理规模为1,202亿元,占所有中国香港权益类ETF产品规模比例约51%。规模最大产品为Tracker Fund of Hong Kong ETF(盈富基金),截止2021年年末产品管理规模为816亿元。观察其他投资港股市场ETF产品,可以发现恒生指数是主要跟踪指数。目前中国大陆市场也有类似ETF产品,主要以QDII或港股通等渠道进行投资,具体管理费差异为:

中国香港市场宽基类ETF具备相对优势。截止2021年年底,港股市场共有三只产品跟踪恒生指数收益,分别由State Street、CSOP及iShares发行。三只产品持有年化费率均小于或等于0.10%。中国大陆市场目前也发行了三只跟踪恒生指数产品,分别为华夏恒生ETF、华夏沪港通恒生ETF和南方恒生ETF,三只产品日常费率(管理费+托管费)在0.6%至0.75%之间。而港股市场跟踪恒生科技指数产品优势相对较弱,部分其中iShares Hang Seng TECH ETF持有费率为0.25%,当前A股市场也有两只跟踪恒生科技指数产品整体费率在0.25%水平;

其他行业及Smart Beta层面港股市场ETF费率不占优。当前港股市场除去恒生科技的行业主题及Smart Beta产品相对较少,产品数量为5只,2021年整体管理规模不足20亿元。除ChinaAMC Hong Kong Banks ETF(费率为0.45%)和Global X Hang Seng High Div Yield ETF(费率为0.68%)外,其他产品费率均在1.50%以上。相比之下,中国大陆市场投资港股行业类或Smart Beta类产品日常费率基本在0.60%左右。

潜在影响中国大陆跟踪港股宽基产品需求。以半年度为单位,我们统计了投资中国大陆市场投资港股市场ETF产品规模及投资者比例。2015年上半年产品规模为74亿元,而2021年末产品规模已达950亿元。观察产品持有结构可以发现,个人投资者持有比例持续稳步提升,截止2021年二季度末,个人投资者占比已达43%,相较2015年上半年18%明显提升。由此可见,中国大陆投资者对港股市场配置需求持续走高。在所有投资港股市场ETF产品中,宽基及行业主题产品数量及规模占比相对较多。宽基产品数量为14只,对应规模为252亿元,占比分别为39%与41%。其中跟踪恒生指数产品规模为134亿元。正如前文所述,港股市场跟踪恒生指数产品整体费率更为低廉,假若ETF纳入沪深港通,我们认为跟踪恒生指数产品或将受到潜在负面影响。

图表: 中国香港上市权益类产品数量分布

资料来源:Morningstar,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 中国香港上市权益类产品规模分布

资料来源:Morningstar,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 中国香港市场上市并以港股为投资方向主要产品情况

资料来源:Morningstar,中金公司研究部,注:数据截至2021.12.31

图表: 中国大陆以中国香港市场为主要投向ETF情况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注:数据截至2021.12.31

图表: 投资港股ETF产品数量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注:数据截至2021.12.31

图表: 投资港股ETF产品规模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注:数据截至2021.12.31

图表: 投资港股ETF产品规模持续创新高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 投资港股ETF产品中个人投资者占比稳步提升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

港股市场投向国内市场产品主要以宽基为主。如本篇报告第二部分所述,A股市场目前上市权益类ETF产品中,行业主题占据了较大比例,尤其进入2021年,A股市场行业主题产品占比更是进一步提升。而观察港股市场投资中国大陆权益市场ETF产品,可以发现宽基类产品占绝对优势。截止2021年末,港股市场ETF以大陆市场宽基为投向产品规模为611亿元,占所有以大陆权益市场为投向产品比例85%。截止2021年年底,港股市场以大陆为投向ETF跟踪前十大指数中,排名第一为富时中国A50指数,对应产品规模为258亿元,其次为沪深300指数,产品规模为168亿元。跟踪以上两指数产品合计占比为60%。

互联互通为宽基产品提供潜在需求。港股市场内投资中国大陆ETF以宽基为主,其中沪深300指数是主要跟踪指数之一。ChinaAMC CSI 300 ETF以跟踪沪深300为投资目标,费率为0.83%,其他主要中国香港市场投资大陆宽基ETF费率也在1%左右。目前大陆市场普遍宽基类ETF产品日常费率为0.60%左右。相对低廉费率或可为中国大陆宽基ETF带来额外需求。除此以外,丰富的行业主题产品或是中国大陆ETF一大特色。我们认为,从中国香港市场行业主题ETF规模看,行业主题投资热度有所提升,但真正大规模需求或还需时日。

图表: 港股投资大陆ETF主要以宽基产品为主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注:数据截至2021.12.31

图表: 港股投资大陆ETF十大跟踪指数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注:数据截至2021.12.31

图表: 港股市场投资中国大陆规模前二十ETF

资料来源:Morningstar,中金公司研究部,注:数据截至2021.12.31

文章来源

本文摘自:2022年1月17日已经发布的《ETF行业2022年度展望:并驱争先,探寻机会》

邓志波 SAC 执业证书编号:S0080518100002 SFC CE Ref:BQD384

刘均伟 SAC 执业证书编号:S0080520120002 SFC CE Ref:BQR365

王汉锋 SAC 执业证书编号:S0080513080002 SFC CE Ref:AND454

本文转载自《中金点睛》

相关证券:
  • 中金中证500C(003578)
  • 中金中证沪港深优选消费50指数C(008520)
  • 中金安益30天滚动持有短债发起A(013111)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