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科技”的估值困惑——以商汤科技为例硬科技是底层的基础核心技术,其关系国计民生和未来国家的综合竞争力。硬科技如何估值也是资本市场长期以来在考虑的问题,借AI 巨头商汤上市之机,我们再次思考这个问题,以商汤科技为例来讨论“硬科技的估值”。商汤科技上市之前经历了12 轮融资,估值达到120 亿美元。

上市之初,券商给出的估值普遍在1000 亿元左右,但上市以来,其股价迅速上涨78%,市值达到2283 亿元。如果从业绩上来看2018 至2020 年,商汤科技营业收入由18.5 亿元增长至34.5 亿元,CAGR 为36%;净利润亏损由-34.2 亿元扩大至-121.6 亿元,显然市场对于其高市值普遍存疑。

如何看待“硬科技”企业的估值

大多数科技龙头企业在其上市前后,市场都会为其估值而困惑。尤其是这样的科技企业上市初期常常处于长期亏损状态,如果仅仅从研发投入巨大等角度去理解,未免不够深入。近期商汤上市后其CEO 所说的一个观点还是比较有启发性:商汤正从“顶天立地”阶段走向“铺天盖地”

的阶段,即商汤正在走向成本大幅下降从而实现大规模商用的阶段。实际上,这也与我们看待科技前沿企业的估值的观点一致,即科技企业都需要一个跨越“鸿沟”的阶段,先进技术从产生到应用再到大规模商用需要跨越一个巨大的鸿沟,而临界点就在于其成本的大幅下降。商汤在过去三年成本已经下降了300 倍,但还远远不够,接下来智慧城市、智慧商业,以及空间更为广阔的智能汽车、产业互联网等都是可以期待的巨大市场空间。从估值的角度来看,现在谈论这类AI 龙头企业的市值是否有泡沫其实意义不大,我们更应该动态的去看待与分析,更多地关注到这类企业跨越“鸿沟”之后的成长性。如果成本下降到一个临界点:

1)纵向来看,公司业务在有望在多个应用领域实现盈利并迅速爆发;2)横向来看,公司凭借人工视觉AI 这种核心能力可以快速覆盖多个行业,拓展市场空间。

投资建议

如果今年是围绕着“专精特新”的“硬科技”进行投资的结构性风格,我们建议用更加动态、弹性的角度去看待科技企业的估值,专注其核心能力的构建、产品成本的下降、以及应用的可拓展性等方面。

建议关注

智能汽车:中科创达虹软科技德赛西威道通科技千方科技

工业软件:瑞纳智能和达科技鼎阳科技宝信软件

人工智能:佳都科技科大讯飞大华股份海康威视奥普特

金融科技和信创:广电运通宇信科技恒生电子浪潮信息中国长城

风险提示

1)疫情加剧降低企业信息化支出;2)财政与货币政策低于预期;3)供应链波动加大,影响科技产业发展。

相关证券: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