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型冠状变异病毒的再次爆发,各地的检测需求直线飙升。A股中的新冠检测板块出现震荡盘升,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2021年10月29日至2022年1月17日,新冠检测板块指数累计上涨了25%,其中2022年1月14日单日大涨7.13%。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取数时间:2022年1月17日
由于该病毒至今未查找到真正的病源,且本身基因带有易变性,预计未来与人类的对抗还将持续进行。
海外疫情更为严重,例如截至2022年1月18日凌晨,美国现有确诊人数2303万人,累计确诊人数接近6700万人,显示出抗疫任务依然艰巨。
数据来源:百度,时间:2022年1月18日
现在抗疫的几大手段分别是:防护、检测、隔离、注射疫苗和患者治疗。
其中患者治疗主要针对患病者,受众面较小,市场也比较小众,而防护、注射疫苗等针对全面人群,检测针对特定人群,需求相对较大,市场更大。
所以我们看到,市场对新冠药物的热情持续性不久,但是对防护、疫苗和检测等环节的热情高涨。
例如防护环节生产手套的英科医疗曾在1年半内最大上涨近30倍,检测环节生产新冠家用自测试剂盒的九安医疗在2021年11月至2022年1月17日短短2个半月的时间内大涨近13倍。
那么相关基金有谁值得关注呢?
其实之前提到的永赢中证全指医疗器械ETF(159883),对应的场外联接基金(A份额013415,C份额013416)值得关注。
上述基金跟踪中证全指医疗器械指数,成分股涵盖医疗设备(权重31%)、医美(权重15.7%)、医疗耗材(权重30.3%)、IVD(体外诊断产品,权重23%)等细分行业,一指囊括抗疫、养老、医美三大热门概念龙头,可以全面反映A股医疗器械行业表现。
指数成份股中,医疗耗材、医疗设备和IVD等细分行业均直接或间接与抗疫业务相关。在1月14日的大涨中,医疗器械ETF(159883)大涨了4.2%,领涨医疗医药基金。
从中长期角度看,养老受益于老龄化加速,医美受益于生活水平提高,均具有较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此外,该指数的第一权重股迈瑞医疗主要面向医院提供大中型医疗设备,第二权重股欧普康视主要面向终端消费者提供视力矫正产品,第三权重股爱美客主要面向终端消费者提供医美用品,均较少受医药集采政策影响,抗风险能力偏强。
从长期角度看,指数涨幅比较惊人。2006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该指数16年间上涨了约25倍,属于典型的长牛指数之一。
截至2022年1月14日,中证医疗器械的估值为28.77倍,处于近三年8.06%的分位数,为估值的底部区域。
由于阶段性涨幅过大,1月18日医疗器械指数出现大跌,但对于业绩过硬、估值不高的指数来说,当前的下跌机会大于风险,适合逢低适当加仓。
看好相关领域的投资机会,场内可以关注医疗器械ETF(159883),场外可以关注联接基金(A份额013415,C份额013416)。
- 医疗器械ETF(159883)
- 永赢中证全指医疗器械ETF发起联接(013415)
- 永赢中证全指医疗器械ETF发起联接(013416)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