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宋琪 吴可仲 北京报道

2022年1月28日,壳牌启动了其在中国的第一个商业化氢能项目——河北张家口绿色氢能一体化示范基地项目。

张家口绿色氢能一体化示范基地项目由张家口市交投壳牌新能源有限公司建设。该公司由张家口市交通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48.5%)、壳牌(中国)有限公司(持股47.5%),以及张家口市志氢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4%)三个股东方共同成立。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该项目不仅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电解水制氢装置之一,更是目前中国仅有的三个商业化规模的电解水制氢项目之一。更重要的是,其还将在冬季奥运会期间为张家口赛区的氢燃料电池汽车提供约50%的绿氢供应。

壳牌一体化天然气、可再生能源与能源解决方案业务董事Wael Sawan 表示,“在中国,我们看到在氢能的生产、储存、运输等整个供应链中充满机遇。这是迄今为止壳牌所有绿氢项目中产能最大的项目,有助于我们继续巩固在氢能领域的领先地位。”

同时,壳牌方面还表示,该项目一期工程包括在张家口投资建设2万千瓦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和加氢项目,而其二期工程的目标是在未来两年内将产能扩大到6万千瓦。壳牌中国集团主席黄志昌介绍称,“通过该项目二期扩建计划以及与当地政府和企业的合作,我们将继续支持张家口市及更广泛的京津冀地区低碳能源系统和低碳交通系统的发展。”

这意味着,对于壳牌而言,氢能业务不仅是其“赋能进步”业务战略的重要方向,同时也是其落实减碳、降碳目标的重要实践。

1月17日,壳牌发布《中国能源体系2060碳中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对中国在2060年前实现能源生产与使用过程中二氧化碳净零排放的可能路径进行了探讨。

《报告》显示,为实现2060年的碳中和,中国需要达成八项指标:面向终端用户的发电量增至三倍;面向终端消费和制氢的电力系统规模增至四倍;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提高到80%;氢能占终端能源消费的份额从目前的较低水平提高到16%;生物资源能源化利用增加八倍,并大幅增加生物质的商业化利用;增加提高能效的投资,在未来40 年,使整个经济体的能耗强度降低一半;在2030年至2060年期间,将政府主导的碳价格提高至少四倍;未来40年内,CCUS(碳捕获、利用与封存)规模增加400倍以上。

其中,氢能对于实现重工业转型,将在满足较难电气化行业的能源需求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根据《报告》分析,2060年,中国约60%的能源消费将实现电气化。对于剩余的40%较难实现电气化的行业,将需要推行采用低碳燃料。具体而言,在重型公路运输、航运和航空等行业,以及钢铁和化工等重工业都需要使用便携的、高能量密度的燃料。

氢能将主要用于重工业、农业机械、重型公路运输、短途航空和航运,其中85% 以上的氢能是通过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电力电解生成的绿氢。同时,《报告》预测,氢的消费量将从目前的极低水平增长至2060年的17艾焦耳/年以上,相当于 5.8亿吨煤当量,或者最终能源消费总量的16%。

目前,壳牌在全球已经公布了七个碳中和氢能项目(通过使用可再生能源脱碳)。除张家口绿色氢能一体化示范基地项目外,还包括德国莱茵兰的REFHYNE项目、荷兰的Nort H2项目、鹿特丹港绿色氢能基地项目、荷兰氢能一号项目、埃门GZI Nex能源基地的氢能创新基地项目和格罗宁根加氢站项目。

(编辑:董曙光 校对:燕郁霞)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