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过月尽,属于2022年的日子已经实打实地推进了两个多月。而对于资本市场来说,这一次的开端不甚美妙。

Image

数据来源:万得资讯,统计区间:2022.1.1-2022.2.15

恰如上图显示,2022年以来,A股主要股指纷纷遭遇回撤,在2021年表现亮眼的创业板在今年已经重斩-15.24%。

行情低迷之际,恐慌情绪在蔓延。那么,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着重强调的“稳增长”是否会给市场带来别样的契机呢?

据了解,2008年金融危机后,我国经济增长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依靠外需拉动逐步转变为通过内需驱动的增长模式。不包括本轮在内,共经历了五轮稳增长过程,每一轮增长面临的宏观背景虽然有所差异,但均起到了一定的积极效果。除2011-2012年和2018-2019年两轮政策力度较弱,稳增长效果不甚明显之外,其余三轮稳增长均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观点来源:金融界,《西部宏观:年初以来“稳增长”成色如何?》,2022.2.15)

当下,正处于第六轮稳增长进程中,市场将做出如何反馈,又将如何影响我们的投资。本期言值,请来了国联安基金公司首席策略分析师罗春鹏,为投资者们答疑解惑。

Image

罗 春 鹏

国联安首席策略分析师

01

Q:历史不会简单的重复,但会押着相同的韵脚。请您综合分析一下,前几次“稳增长”进程中A股有何表现?

罗春鹏

若论稳增长对A股形成怎样的支撑,也要结合全球经济形势。

从历史数据来看,全球经济回落对A股都是很不友好的,2012、2015、2018年都是非常典型的下行走势。

过去十年,国内经济政策环境和国外政策环境有两次相背离,分别是2014-2015年和2018年。

Image

2014年,中国处于“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时期,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增大。2014年11月-2015年12月,中国降息、降准(自2014年11月22日起,六次降息,四次降准),美国结束QE (量化宽松)、酝酿加息(2014年10月29日结束QE,2015年12月16日首次加息)。

回顾资本市场,降息初期,稳增长板块涨幅较好,如金融、地产、建筑建材;后续成长股接力,如TMT板块;股市下跌时,银行和消费相对居前。

Image

数据来源:万得资讯,统计区间:2014.10.1-2015.12.31

Image

2018年3月22日,美国宣布对从中国约6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拉开中美“”序幕。2018年4月27日,“资管新规”印发,叠加去杠杆导致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2018年4月-2019年1月,中国连续降准(自2018年4月25日起,3次降准;2019年1月再度两次降准),美国延续加息(自2018年3月21日起,4次加息,最后一次加息是在2018年12月20日)。

回顾资本市场,降准初期,消费和稳增长板块表现居前,食品饮料、休闲服务、医药、家电、钢铁、采掘;后续稳增长板块也表现居前,如金融、采掘、钢铁、房地产、建筑、通信。

Image

数据来源:万得资讯,统计区间:2018.4.1-2018.12.31

总体来看,在降准初期,稳增长板块前期低估值的板块会迎来较好的回升;后续领涨的板块则更多地需要业绩支撑,业绩靠前的涨幅更好。

02

Q:在最近的一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六稳六保”被反复强调,从而也开启了新一轮稳增长的进程。您怎么看待这次稳增长的发力?

罗春鹏

今年的宏观形势是非常复杂的,一方面,海外货币政策即将收紧,全球经济面临回落;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将于下半年召开。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资本市场,对“稳增长”的需求是非常迫切的。

综合市场上的声音,今年对稳增长力度的观点是有分歧的。一方面,虽然目前政府层面对稳增长的诉求很强,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尚未放开;另一方面则在于,未有传统基建领域的优质项目在减少。

当然,目前各方面数据尚未完全出炉,也难以验证稳增长力度到底如何。

03

Q:本轮稳增长会对资本市场形成怎样的影响,有哪些板块是可以进行布局的?

罗春鹏

总体来说,稳增长板块在整个第一季度都是非常适合配置的,但从第二季度开始,则更多倚重于业绩表现。

如果要对2022年度的业绩做预期的话,我认为业绩增速居前的板块有:

Image

景气反转的行业,即农林牧渔和消费服务业,这些行业前期景气度较差,但最坏的时刻即将过去;

Image

新能源该板块是未来几年的高成长赛道,但今年景气度可能出现分化,随着部分领域产能释放,行业格局有所恶化,需要更仔细的选择投资标的;

Image

TMT板块一方面也受益于政府投资譬如5G基建、数据中心的建设,另一方面科技创新日新月异,VR、智能驾驶等领域的渗透率有望逐步提升。

在板块的配置上,我们需要明确的是:无论是牛熊市、还是震荡市,无论风格如何变化,一年维度的涨跌幅基本与当年的景气度(扣非增速)呈现单调正相关的情况。

Image

数据来源:万得资讯,截至2021.12.31

04

Q:市场上有说法,“股市不相信稳增长,而债市相信”,对于这种说法以及其他大类资产的配置,您有何见解?

罗春鹏

经济下滑时,债市的表现通常是好于股市的,但我认为目前利率下行空间不大。此外,信用企稳后预计将会进一步压缩利率下行的空间。但相对而言,债市的风险略小于股市。

大宗商品在上半年内的价格预计较难回落。譬如,近期海外疫情也逐步得到了控制,感染人数逐步下降,出行恢复正常后对原油等的需求会增加,叠加供给受限的现实情况,价格或将维持在高位。因此,从市场表现来看,或呈现“大宗商品好于债券,债券好于股市”的局面。


风险提示:

基金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本资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所提供的资讯均根据或来自可靠来源,仅供参考,不构成对读者的实质性建议。本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本基金业绩的保证。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者基金投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负担。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基金销售机构及相关机构不对基金投资收益做出任何承诺或保证。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