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大家开玩笑,如果用一个词儿形容一下市场,我们可以用“跌妈不认”。

确实,这两个月市场下跌带给我们的“疼感”着实剧烈。

我统计了一下,如果用偏股型基金指数收益作为投资者的平均收益。(事实上这个收益应该远高于真实投资者的平均收益)

2022年1月偏股型基金指数跌了10%,一个月跌10%什么水平?即便拉回到最绝望的2018年,都没有发生过一个月跌10%的情况。

而更难受的是,有无数追随者的“宁王”更是被死死按在地板上摩擦,宁组合一月下跌了15%。

如果,当“跌妈不认”的时候,你还偶尔想到了2020年的荣耀(2020年偏股基金平均收益55%),那肯定更是苦上加苦!

但是,先别苦,也别哭。

赶紧想想,当“跌妈不认”的时候,我们还能做点什么?

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巴菲特老爷子说过,别人恐惧的时候我乐观,别人乐观的时候我恐惧。

说的有道理,但实际操作却很难。

更多的时候,我们总是在别人恐惧的时候偷着乐观了一下,结果却往往给自己带来更大的恐惧......

那你说怎么操作?反正不能神操作。

这种情况下,建议先静静心神,客观的做好以下三步。

三步分别是向内看、向前看和迈开腿。

1、向内看。主要是指我们要全局性的审视自己的组合,并反思对于风险的认知。

市场下跌通常也有个好处,就是让大家看清自己的风险底线在哪儿。

人总是这样的,很快忘记快乐,但往往牢记痛苦。

而且痛苦的苦度一般是快乐的爽度的两倍,俗称损失厌恶。

如果您选择高仓位投资偏股型基金,我建议在投资之前问问自己,如果有一天损失超过30%,我是否能承受的了,是否知道发生了什么。

因为,对于偏股型基金而言,一年一遇跌10%,三年一遇跌30%,五年一遇跌40%都算正常,其实它本身就是这样的资产。

承担不了这样的风险,通常说明您就不适合高仓位进行偏股基金的投资。

根据我的经验,合理的配置比例大约是6/4配(60%的股票+40%的债券)。

千万别嘴硬,发生下行风险的时候,大家身体都很诚实,表现都很痛苦。

所以现在,全局的看看自己的金融资产,如果您满仓了偏股属性的基金,问问自己,我能接受跌30%吗?跌30%我能理解发生什么吗?跌30%是否会影响我的正常生活?

当答案是否定的时候,那么就首先要把偏股属性的资产降到一个真正符合自己风险属性的比例上。

首先要找到自己风险的锚,没有这么一主心骨。那你的心永远是被恐惧或者喜悦牵引着,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

而自己的投资决策,也像风里的一个塑料袋,被来自四面八方的信息吹到七零八落,却找不到最终的目的地。

2、向前看。主要是指我们应该抛开历史的盈利或者亏损,你所有的行动,比如增仓、减仓以及按兵不动,都要基于对于未来的预期。

人的大脑是个神奇的器官,我们能如此的理性,却也能瞬间废掉理性。

市场跌了,我到底是该卖掉浮盈的资产,还是浮亏的资产?

答案有很多,多数人是选择不卖浮盈,因为有浮盈美滋滋。

但是理性的答案是,既不是卖浮盈也不是卖浮亏。

而是要仔细分析这个资产未来大概率是涨还是跌,如果预期涨,无论浮盈和浮亏都应该买入。如果跌,则反之。

我们的大脑特别喜欢锚定感,锚定到一个让自己舒适或者痛苦的点上,而忘记了我们需要应对的是未来。

生活里最生动的锚就是,对一见钟情的人往往念念不忘。

往前看,我们的大A市场会怎样?

基本的判断是,今年大概率不会是系统性的熊市。原因在于熊市通常都发生在市场极度高估、上市公司盈利大幅回落、或者政策明显负面转向的时间段。

而站在今年,首先估值。其实市场的整体估值从去年9月份就已经开始消化了,上证综指的估值目前已经低于过去五年的历史平均值。

其次盈利。2022年上市公司盈利上半年下滑,后半年大概率企稳并且回升。

最后政策。从稳字当头和预期GDP5.5%的目标来看,利多股市的宽信用和宽流动性的政策,应该会不断加码。

那为啥还这么跌?

首先我们要承认客观无知,也就是所有认知都是有边界的。即便我们再努力,有些事物的演变也是大于我们认知边界的,比如股市。

其次市场是有波动属性的,大A的波动率一般情况下就是20%左右,基本的解释就是市场涨跌10%都是可能的、正常的、不需要解释的。

最后近期市场确实缺少发力的主线,借用大V范德依彪的说法,逻辑不错的贵,符合预期的不涨,低于预期的就跌,逻辑一般的便宜,但是看不到长期逻辑......

短期来看,市场的加分在于政策给力,减分在于美国加息,加分在于跌了估值便宜,减分在于跌了情绪低落等等......

各种加减分对撞在一起,市场最终往哪个方向演绎呢?

就目前的状态,基本判断就是大概率震荡。

正常的震荡,幅度比较宽的震荡,跌多了会涨,涨多了会跌。

跌了难受,主要是过去几年我们好日子呆的有点久,大家不太习惯。

3、迈开腿。我说的迈开腿是指在向内看和往前看以后,要做出行动,做出投资的决策。

很多时候,我们在问题的分析阶段会显得特别自信,特别聪明,甚至固执己见,非黑即白。

但是当需要做出决策的时候,却又瞻前顾后,犹豫不决,选了A又念着B。

其实,合理的方式应该反过来。

我们称之为灰度认知黑白决策。

分析判断的时候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发散思维,广种薄收,充分分析客观事实,用事实驱动观点。而一旦形成决策,决策就要利索,要下决心,坚决执行黑白决策。

如果我上面说的向内看、向前看和迈开腿,大家还不清楚,那我就拿我自己做一次演练。

步骤如下:

向内看

我自己,42岁,经过市场教育,常年选择6/4(股60%债40%)作为自己资产的配置锚。同时纪律化再平衡。由于市场涨跌,如果股票类资产由总资产的60%涨成75%,或者跌倒45%,则都将股票资产再平衡回到60%。

向前看

今年的市场大概率不是熊市,但是缺乏主线,相对往年,震荡幅度加宽。后续重点关注政策力度,以及市场情绪与政策之间的共振关系。

迈开腿

坚持自己6/4的股债标配,选择优秀的管理人进行股票资产与债券资产的管理。

决策之后,坚决执行。

如何执行?

我是福泽裕泰FOF的基金经理,我选择与投资者在一起。

通过购买福泽裕泰FOF来配置股票类资产。

买多少?按照我最喜欢的经济学家塔勒布说的,投资经理应该要和投资者Skin in the Game,利益攸关。

简单点说,如果市场阳光普照要能和投资者一块嗨,如果市场狂风暴雨要能和投资者一块捱!

具体买多少呢? 哈

建议大家最好关注福泽裕泰FOF的定期报告!

最后,股票市场的未来变化,其实一直处于人们认知的界外,虽然我们每次都能复盘的清清楚楚,但是没有谁能说清楚“如果下一次呢”?

所以只有心怀敬畏,做好科学的研究并构建科学的决策体系,才能在不确定世界里,不断探索认知的上界。

最后祝大家都有好运气、都有好心态,都有符合自己的好的理财决策!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产品由建信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投资人应该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定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的保证。

相关证券: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