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必须着眼国家重大战略需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在加大政策保障和体制机制创新力度方面,《意见》明确指出,强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

  日前,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就金融服务助力乡村振兴、乡村金融深度赋能等议题建言献策。代表委员表示,要有效保障粮食安全的金融投入,加大对乡村产业和新型经营主体的金融支持。

  金融资源持续向农村地区倾斜

  近年来,银行业在提升乡村金融服务质效等方面取得长足进展。

  农村金融服务基本实现城乡全覆盖。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银行业协会秘书长刘峰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银行业服务农村金融的物理网点、自助机具和线上服务渠道不断协同完善,银行业金融机构乡镇覆盖率超过97%,基础金融服务行政村覆盖率接近100%,做到基础金融服务不出村,综合金融服务不出镇。

  农村信用基石也进一步夯实。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年末,农户生产经营贷款余额6.84万亿元,同比增长14.1%;全国脱贫人口贷款余额9141亿元,同比增长16%,全年增加1260亿元。

  此外,金融资源持续向农村地区倾斜。截至2021年年末,全国涉农贷款余额43.2万亿元,在各项贷款余额中占比超过20%,增速保持领先地位;县域金融机构不断强化存贷比,提高乡村建设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信贷资源适配性。

  不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深度和广度仍有待提高。“健全乡村金融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建设银行湖南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文爱华说:“相比城市金融体系而言,目前的乡村金融体系,仍然存在市场体系不完整,市场结构单一;监管政策不适配,措施单一;组织体系不完整,服务主体单一;产品体系不完整,金融服务单一等问题”。

  有效保障粮食安全的金融投入

  银行业作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主力军,主动担当使命,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首要的是,金融资源要有效保障粮食安全的金融投入。”刘峰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近期发布的《意见》明确指出,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基于此,银行业将围绕促进大豆和油料增产、“菜篮子”产品供给,持续加大信贷服务供给。着重加大对产粮大县的信贷投入,抓住种子和耕地两大核心。

  产业兴旺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基础,银行业需加大对乡村产业和新型经营主体的金融支持。针对乡村产业分散、信息不全等问题,文爱华建议,推进数据化、信息化、平台化、圈链化服务,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化的金融服务;重点发展供应链金融,通过乡村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上下游企业的发展,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是乡村振兴的关键,金融机构要加大中长期信贷投入,并在利率上给予优惠。刘峰说:“要重点支持乡村道路交通、物流通信、供水供电、教育卫生、清洁能源、人居环境改造等乡村建设重点领域,提升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在不增加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前提下,探索创新金融支持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有效方式。”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代表委员指出,乡村金融具有一定特殊性,乡村金融体系仍存在比较明显的短板。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党委书记、理事长孔发龙介绍,目前,从事涉农金融业务的银行类型虽然很多,但专属性、系统性、协同性并不强。

  此外,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政协常委、经济科技委员会副主任赵应云指出,农村中小银行在资本市场的认可度不高,其资本补充面临的现实阻碍较多。“目前农村中小银行资本补充途径实际只能依赖自身盈利积累、增资扩股、发行二级资本债券等方式,资本补充渠道较窄。”

  文爱华建议,增强政策的适配性,加大政策与制度的保障和创新,提供差异化的监管政策与指引。“针对乡村金融创新,很多方面都需要突破原有制度的特质特征,创新优化监管政策和制度,提供适配乡村金融的差异化政策。”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 石诗语)


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本转载不代表本公司观点或本公司同意该等观点,且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人自行承担任何投资行为的风险与后果。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财通资管对本材料所载信息资料的准确性、完整性不作任何担保或保证,财通资管可发出其他与本资料所载信息不一致或不同结论的研究资料和报告。

相关证券:
  • 财通鑫盛6个月定开(005679)
  • 财通资管价值成长混合A(005680)
  • 财通资管鑫锐混合A(004900)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