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我们说的定投,在执行的时候,多半是低估时候的定投,然后买着买着,你就发现低估的品种很多啊,该买什么,买多少,这些都成了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时间一长,自然而然由一个品种变成了手里一堆的基金,关键买多了你还不一定分得清楚产品属性,只知道买他的原因是便宜啊,最后初心已改。

今天在市场整体下跌的时候,医疗/医药成了唯一上涨较多的品种,我仔细翻看了我所关注的一些行业,发现在买基金这个事情上,可能品种的选择也是一个入门问题。

实际上我关注的品种也有20来个,我大致的分类是这样,宽基有蓝筹为代表的上证50、沪深300,中盘为主的中证500,还有创业和科创板,而成长行业基本就限定在消费、医药/医疗、科技、互联网,还有价值类的300价值、银行、红利等,然后再根据市场不同纳入恒指相关和美股相关的几个指数。

以上这些并不是单独存在的,很多都有较强的关联,我用下面的一些基金做一个组合,然后把相关性展示出来。

可以看到,沪深300指数和300价值的相关性为0.94,医药和医疗的相关性为0.91,而上证50和沪深300指数相关性是0.94,这都是走势相关度很高的产品,也可以简单得理解为两个产品的成分股交集比较深。

在这张图中,沪深300指数和中证500指数的相关度为0.85,因为这两个指数的成分股是没有重合的,那么我认为0.85是相关度的分水岭,高于0.85是强相关,低于0.85是弱相关,或者简单得认为高于0.85就没必要重复去定投了。

如果严格的按照这种相关性原理,再利用分散配置,限制单一行业仓位上限,在一定范围内做定投是可以接受的,但是这种相关性工具可能不是每个人都能找到,或者严格按照这个执行。

我自己也在想,比如当价值类的银行、红利和成长类的消费、医疗同时进入低估的时候,是两个都投还是只投一个?

事实上,现在就是这样的情况,银行和红利的估值都不高,中证500估值也不高,医疗/医药估值也可以,怎么投?

我个人已经做出了选择,前面买了一些医疗/医药,上周买了中证500和深红利(我觉得这是一个类消费指数),而没有投价值类的银行和红利。

不过这也有可能和我手中本来就有上证50ETF有一定的关系,毕竟图中上证50和300价值的相关度也有0.95,我会更倾向于再多买点成长行业基金,而不必再买价值类基金。

注意:文章仅为个人视角,不构成买卖依据,不推荐基金,请为自己的投资行为负责。

每日估值表:

相关证券:
  • 中证医疗(399989)
  • 中证医药(399933)
  • 富国中证医药50ETF联接A(012801)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