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方财富看资讯行情,选东方财富证券一站式开户交易>>

小编看到很多朋友在感叹,如果时光倒流一定不会投资港股,如果现在回本了一定全部卖出。这几年港股的极端地狱难度,已经逼疯了太多的人。

先抛开港股指数大势的涨跌不谈,仅谈个股投资,港股难就难在极端化,不管是小公司,还是腾讯这种巨头,走势一直非常极端,而这几年更为极端了,导致很多极为保守的投资者即便在历史上看都很高的安全边际的情况下,依然被市场重创。

比如中小制造业公司或者大型国企,A股1PB一般就不太跌的动了,0.5PB算是很高的高安全边际了。而港股0.5PB很常见,这几年更是0.3PB都不够安全,极端跌破0.1PB的也不少。

过去两年港股如此低估值不仅仅是流动性的问题,以前没有南下资金的时候,港股的个股平均成交量比现在低得多,但估值也没现在那么低,这几年最主要是外资不断撤离,很多公司持续阴跌杀估值(不少业绩还在增长),面对长期低估还不断下跌,大多数人自然是扛不住的,不断有恐慌或者止损盘(杠杆)出来,导致股价进一步暴跌至无法想象的估值。当然,港股的极端不仅仅只体现在向下,也会体现在向上。

港股为什么比A股会那么极端,主要是投资者构成的原因,A股有大量散户,港股机构为主。港股基本面向下或者大势不好的时候,机构踩踏立场,杀出极低估值;拐点来的时候又一拥而上,大家都要买足够的仓位必然导致股价快速飙升。这几年更为极端是由于外资的不断撤离,导致估值极端化,也带来了波动的极端化。而A股有大量散户做接盘,很多公司拥有沉淀筹码,这也是小盘股AH高溢价的原因——市值越大的公司机构定价权越强,A股溢价越小,而市值越小的公司机构参与越少散户定价权强,A股溢价越高。最典型就是券商股,A股券商长期大幅溢价港股(比如中信建投、中原、中金都是溢价3、4倍),核心原因就是A股散户非常喜欢高贝塔的券商股。

所以,长期极端化和无法把握这个极端化就是港股投资那么难的原因。要是左侧投资吧,根本不知道什么时候是底,以为安全边际很高了,但继续大幅下跌到不可思议的估值,而且久久不会修复;但是右侧投资就一定对吗?也不是,等他趋势起来或者基本面拐点了再买,但港股修复的速度太快了,几周甚至几天就翻倍,所以,如果没有涨30%敢追的勇气,就很可能错失几倍的修复。而且就如同你无法判断左侧底部一样,你也无法判断什么时候是右侧,很多公司反弹一波后又去新低了,明明基本面和股价都拐了也没用。

投资的难处就在于——无法掌握市场先生的脾气。大多数时候搞清楚企业的基本面和安全边际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理解市场。市场先生就如同薛定谔的猫,不到答案揭晓的一刻,你永远不知道对错。你坚持到底的,不一定是对的(业绩被证伪),而如果你放弃了,可能市场就向你就认错了。很多时候,你根本搞不清楚到底是市场错了,还是你错了。如果你能搞清楚,你离成功也就不远了。

最后小编想说的是,虽然港股投资很难,但并不是不能投资,只要能抓住极端的低估的拐点,很可能就有极端的估值修复在等着你,毕竟价值投资永远不会消亡。港股现在的极端在历史上极为罕见,即便是经验丰富的港股投资者,也无法适应这几年港股的极端程度。我们不能用现在形成的认知,去衡量未来的投资方向,或许港股在某一年就会回到之前正常时段的估值,如果你一直抱有现在港股的一些偏见和认知,那必然会损失很多。

谈了这么多港股投资难的理由,我们再来回顾港股今年以来的的市场行情,通过行情把握投资机会。

截2022年3月31日,恒生指数于2022年第一季度大幅下跌后部分反弹,年初至今下跌6.0%至21,997点,国企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年初至今分别下跌8.6%和19.6%。2022年1季度影响市场的因素包括:

1)第一季度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反弹对中国经济造成拖累。2)积极的货币和财政政策支持实体经济。3)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加快。4)俄乌冲突扰乱欧洲经济复苏,欧央行偏鹰派。5)原油、农产品等大宗商品价格上行推升全球通胀压力。6)香港经济受到本地新冠疫情反弹的影响。6)美国收紧中概股监管政策,中国证监会修订了相关法律法规以完善跨境监管合作安排。

经济建设仍为中国政府政策重心:

政府工作报告中制定2022年GDP增速在5.5%以上,稳增长成为整体政策关键。1-2月经济数据普遍向好,但各地疫情反弹干扰经济复苏节奏。预计货币政策仍将宽松以支持实体经济,宽信用稳步推进。后续各地地产监管政策仍存放松空间,财政资金相对充足,基建投资有望持续发力,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望稳步反弹。国内通胀水平可能温和上行。PPI增速可能逐步在第三季度见顶。进出口同比增速仍有望保持稳健,但可能逐步回落。随着疫情的逐步好转,经济活动秩序恢复常态。在各地抗疫纾困的政策促进下,社零增速也将缓慢反弹。

预计港股短期将维持区间震荡走势。受中国部分地区疫情反弹影响,中国经济短期承压。但各地均出台抗疫纾困措施以缓解疫情对实体经济造成的冲击,同时货币政策又相对宽松信用扩张持续推进。财政政策更具针对性,效能提升。国内经济预期伴随着疫情的逐步受控有望稳步复苏。海外方面,即便俄乌冲突缓和,俄罗斯与欧美国家摩擦可能仍将持续,这可能给全球经济和金融秩序带来改变,供应链不确定性增强。若俄乌冲突部分缓解,大宗商品价格短期有望随之回落,但全年仍将维持高位区间。中美双方在中概股监管问题上持续沟通、谈判,中国证监会也修改相关法规完善跨境监管合作安排,短期可能缓解市场担忧情绪。随着海外通胀水平的持续走高,美联储仍可能加快货币正常化进程。而多数西方国家可能跟随,全球流动性预期从紧。香港近期逐步放宽疫情管控措施,但经济恢复至2021年4季度水平预计仍需时。

专家指出:鉴于市场情绪短期仍未完全恢复,预计港股短期将维持区间震荡走势。恒生指数波动范围或位于(20,000-25,000)之间,相当于9.6-12.0倍的2022年指数预测市盈率。当前汽车及零部件、银行、清洁能源(风电)、基建、医药、石化和贵金属行业的投资机会。

# 港股开门大红恒指新高#

股市如棋局,开户先布局,随时把握投资机遇!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