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15日,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央行决定于4月2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为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三农的支持力度,对没有跨省经营的城商行和存款准备金率高于5%的农商行额外多降0.25个百分点。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1%;此次降准释放长期资金约5300亿。对此,我们点评如下。

1、降准25BP低于市场预期,货币政策较为克制

央行本次降准距离4月13日国常会总理提出“适时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仅时隔2天,速度符合市场预期,但降准的幅度低于预期,主要原因如下:

一是外部因素制约,央行对货币政策空间较为珍惜。当前美联储官员表态持续鹰派,市场定价5、6、7月各加息50BP,全年加息240-250BP,在这种情况下,央行关注内外均衡,货币政策的宽松较为克制,但同时也为后续可能的政策空间留下一定窗口。

二是考虑结构性工具的使用和央行上缴利润后,流动性缺口较小。2021年底,准备金缴存范围约为203万亿元,预计2022年M2增速为8.5-9%,则全年准备金缴存范围同比增加17.5-18.7万亿元,按去年12月央行降准后公布的8.4%的加权存款准备金率计算,准备金净增幅约为1.5万亿元,考虑到央行向财政上缴结存利润1万亿,形成财政存款并完成投放后可起到投放基础货币的作用;此外,央行的再贷款投放等结构性政策工具的使用(新增了科技创新再贷款和普惠养老再贷款总额度合计2400亿),也能带来基础货币的投放。此次降准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5300亿,基本可以弥补流动性缺口。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在答记者问中没有提到MLF置换问题,但不排除后续根据流动性实际情况调整操作量。历史经验看,由于降准资金是一次性投放,而流动性消耗有滞后性,因此落地初期资金面预计会维持偏宽松水平,目前DR007低于7天逆回购的情况有可能会持续,杠杆套息收益确定性相对更高。

2、降准的目的:疫情冲击下,降成本、稳增长、呵护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微企业

央行公告显示,降准有两大目的:一是优化金融机构资金结构,增加金融机构长期稳定资金来源,增强金融机构资金配置能力,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二是引导金融机构积极运用降准资金支持受疫情严重影响行业和中小微企业。同时,本次特别提出对部分城农商行多降25BP,均说明本次降准的目标直指充分满足疫情影响下企业可能集中出现的短期和中长期贷款需求,并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

3、货币政策展望

降息:窗口或有所推迟,但仍未完全关闭

央行在答记者问中指出——“人民银行将继续实施稳健货币政策。一是密切关注物价走势变化,保持物价总体稳定。二是密切关注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调整,兼顾内外平衡。”言下之意,通胀压力和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收紧对央行形成制约,因此调降MLF的概率在降低。

此外,央行在2022年第一季度例会重提“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一定程度上说明当前货币政策传导不畅,导致货币政策工具发力效果有限,这可能也是制约央行在总量政策方面持续加码的原因。

但是,考虑到历次宽信用周期都离不开降息的支持,同时降息也是降低实体融资成本最直接的方式,因此,若后续货币传导通道有一定疏通,叠加经济下行压力若仍存,不排除仍有降息的空间。

结构性政策:可能是下一阶段货币政策的重点

4月6日国常会提出“要适时灵活运用【再贷款】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4月14日,央行孙国峰表示,人民银行将通过科技创新专项再贷款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企业的支持力度。该工具适用的银行包括国家开发银行、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邮储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等21家全国性金融机构。总额度为2000亿元,利率为1.75%。关于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该工具推出初期先选取浙江、江苏、河南、河北、江西等5个省份开展试点,试点额度为400亿元,利率为1.75%。去年12月,支农支小再贷款是2%,碳减排工具是1.75%,这次的科技创新再贷款和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持平碳减排工具,比支农支小再贷款低25BP,和碳减排工具持平。

通过再贷款、差异化法定准备金率、更低成本资金补贴等方式鼓励商业银行进行特定领域的信贷投放。当前货币政策更愿意用结构性政策撬动银行体系主动作为,为新经济、减碳投资、经济短板提供金融资产,实现短期和长期、稳定和转型、总量与结构之间的共赢。

各类结构性货币政策总结

4、市场影响

考虑到短期降息概率或进一步降低,市场存在获利了结行为。对市场而言,当前更重要的影响变量是上海疫情的影响时间与房地产政策的落地情况,若4月底疫情基本控制、叠加政治局会议释放更强的放松地产信号,利率或迎来见底回升;但若4月底疫情仍未控制住,且因疫情而封城检测的城市进一步增加、疫情对经济的影响进一步加大,市场或继续博弈5月的降息可能。

风险提示:文中观点不构成中银基金的投资建议或任何其他忠告,并可能随情况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管理人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在市场波动等因素的影响下,基金投资存在本金损失的风险,并在少数极端情形下存在损失全部本金的风险。投资者投资基金前,需充分了解基金的产品特性及投资风险,并承担基金投资可能出现的亏损。请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前,仔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具体情况,根据自身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并按照销售机构的要求完成风险承受能力与产品风险之间的匹配检验。

相关证券:
  • 中银稳健增利(163806)
  • 中银中高等级A(000305)
  • 中银信用增利债券(LOF)A(163819)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