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作者:廖凌(权益)、聂文仪(固收)
权益:社融及信贷数据不及预期,疫情成为短期扰动因素,5月份融资需求或触底回升;首套房贷款利率下调体现政策诚意,基本面最悲观时点已过。
债券:4月进出口数据回落,社融数据大幅度下滑,经济数据不及预期,叠加资金宽松,多重利多支撑债市震荡下行。
上周A股市场有所反弹,随着上海及周边疫情的好转,供需受冲击较明显的汽车、新能源、电子等成长板块超跌反弹,而稳增长和基建驱动的板块维持前期较好表现;而之前相对收益明显的银行、农业板块表现弱势,市场风格有轮换加速的迹象。疫情成为当前市场核心矛盾之一,外围加息的冲击已然Price in了较悲观预期,后续经济预期及疫情防控决定市场走势。
上周五公布了社融及信贷数据,不及市场预期。4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3.13万亿, 同比少增8231亿元;社融增量为9102亿元,比上年同期少9468亿元,社融存量同比+10.2%;M2同比增长10.5%,M1同比增长5.1%。新增社融大幅低于预期原因在于:1)季末上冲后4月后劲不足;2)疫情冲击下,个人端房贷/消费贷/经营贷、企业端中长期贷款、未贴现银行汇票(经营开票需求)均有大幅的回落;3)政府债券多增规模小于前3月。总体来看,4月超低社融更多为疫情冲击,5月以来经济环比企稳、地产需求政策加码,若疫情好转融资需求5月份或触底回升。 此外,上周末央行、银保监会宣布调整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调整为不低于相应期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减20个基点,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按现行规定执行。从政策影响来看,首套房贷款利率下调为“房住不炒”框架下的强力需求刺激政策(08年/14年社融暴跌后均出台类似政策),尽管短期在疫情之下仍存不确定性,但政策已给出最大诚意,基本面预期最悲观的时点已过,重点城市销售底估计在4-5月。 从投资策略来看,短期疫情下的防控升级或对AH造成情绪上的冲击,但从估值来看已跌至一个中长期性价比突出的估值水位。随着“稳增长”政策加码,后续若疫情有所缓解,经历大幅回撤之后的权益市场有望企稳。行业配置方面,建议继续围绕稳信用、稳定增长、成本传导、盈利修复等关键词展开,关注金融、地产基建产业链、风光中游及运营商、高股息等方向;短期基于一季报行业比较的逻辑,关注一季报持续加速的上游资源(贵金属/煤炭开采)、新能源链(光伏设备/环保设备)、服务(物流/贸易)等方向。
4月进出口数据、社融数据下滑,叠加资金价格处于低位,10年国债220003下行1BP至2.815%,新10年国开220210受换券影响累计下行2.75P至2.9975%。
4月份进出口数据低于预期,出口数据大幅度回落,出口同比增速3.9%,环比下降10.8%,除了国内较为严格防疫政策和国外订单的转移外,发达经济体需求的回落可能是出口回落的另一个原因,参考意义较强的韩国出口同比12.6%创过去一年新低,4月美国制造业PMI 55.4和欧盟制造业PMI 55.5均为过去一年新低,均是全球需求走弱的较好佐证;进口同比增速0%,环比上升0.1%,如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值应该转负,导致出现衰退性顺差,贸易顺差511.2亿美元,国内进口需求减弱。此类情况短期内不会转向,进出口对经济支撑将继续减弱。
周五公布的社融数据大幅度下滑,4月份新增社融9102亿元,同比少增9468亿元。人民币贷款下滑及政府债支持力度减弱导致社融数据大幅不及预期,4月政府债仅同比多增173亿,主要提前下发的政府债已在一季度发行完毕且3月末下发的专项债发行置后。4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6454亿元,同比大幅减少8231亿元;其中投向实体经济的贷款3616亿元,同比少增9224亿元;居民住房贷款同比少增4022亿元,消费贷款减少1044亿元。由于疫情原因,服务业受冲击严重,各类企业裁员潮,导致居民对于大额支出较为谨慎,偏向储蓄存款抵御风险。一季度项目提前审核下发,4月储备项目不足,同时较为严格的防疫政策叠加企业需求不足,银行偏向票据冲量。社融-M2的剪刀差缩减,M2环比上升0.8%,资金较为充足,企业投资意愿偏弱。上海疫情好转,企业复工复产,如果企业复工速度缓慢,实体贷款放缓;居民为抵御风险,个人贷款也可能恢复缓慢。
虽然一季度货币政策报告描述从灵活适度变成稳字当头,显示政策较为审慎的态度。但是为降低实体贷款成本,资金价格必然保持相当位置的低位。隔夜利率维持在1.3-1.4低位一段时间,上周OMO仍净投放300E,央行对市场利率大幅低于政策利率的容忍度正在提升。 内需外需均走弱,经济数据疲弱,央行跟财政部释放的资金淤积在金融市场,5月份资金价格预计将继续保持低位。盛司长预计二季度实际GDP在2.1%附近,如果通胀如市场预期般温和抬升,那么中期利率可能在名义GDP的牵引下继续下行。
文章数据来源:Wind,20220509-20220513, 广发资管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资料所刊载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承诺。投资人应谨慎投资,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并根据风险自担的原则,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更多精彩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