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4月汽车产销数据大幅下滑,但多家新能源车和燃油车企业却先后开启了涨价模式。有投资者直言看不懂。
其实汽车涨价的原因不外乎两个,要么供不应求,要么成本推动,已然需要政策刺激(汽车下乡)的汽车行业显然属于后者。成本上涨是需求不振背景下涨价的背后原因。
成本推动的汽车涨价意味着什么?之前我们聊过,现代汽车行业已经将除组装以外的大部分生产环节外部化,通过产业链的形式掌控在手里。作为现代工业上的皇冠,汽车产业链长度也是众多工业企业中最长的之一。
这两年,关于大宗商品暴涨的新闻时有出现,从最上游的能源、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到最终推动终端产品价格上涨,需要经历诸多环节。同时由于汽车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模型中,性价比是极其重要的考量,价格上涨通常会导致销量下滑,销量下滑会进一步导致成本上升,进入负循环,因此在成本上升初期,汽车企业一般会要求供应链和自己共同来承担成本,以保证稳定的终端价格,因此终端产品价格的上调一定是整个产业链的承受能力都接近极限之后的无奈之举。也就是,说当下汽车的涨价意味着,上游原材料的价格上涨带来的影响,已经开始全面显现了。
通常来讲,商品价格上涨是有负反馈的,最终由于价格上涨和销量下滑会带来上游原材料需求的降低,从而抑制原材料的价格上涨。但如果原材料的价格上涨是由一些非常规因素导致,如战争,疫情等(上游的供给收缩的比下游更快),此时原材料的价格高企无法被抑制,甚至会进一步攀升,接下来就会出现十分奇特的现象,需求下滑和产品提价同时出现。若把这样的情况拓展到整个制造业,就是我们看到的通货膨胀和需求不振同时出现,而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随面临的境地可想而知。打破这一切的关键环节在于需求刺激以及上游的供给扩张,目前来看相应的变化应该都在路上。
回到投资,当下的困难容易让人沮丧,线性外推是人性使然,但投资收益是价格和价值共同决定的,短期因素对于价值的影响容易被放大,从而产生极低的价格,过度的情绪演绎往往是价值投资的好时点,在悲观中眺望远方,长期乐观是每个价值投资者都该有的理想主义。
以上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后果自担。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有风险,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者投资基金时应认真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者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请投资者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产品。
- 中泰开阳价值优选混合C(011437)
- 中泰兴诚价值一年持有混合C(010729)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