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条金融支持举措!央行、外汇局出手,涉及物流、房地产、能源等行业
中国证券报
04月18日20:47
关注
4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印发《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金融服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从支持受困主体纾困、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促进外贸出口发展等方面,提出加强金融服务、加大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的23条政策举措。
人民银行相关人士表示,当前受疫情和国内外因素叠加影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加大,需要更多金融政策及时给予支持。此次23条政策举措的出台将靠前发力,对物流、产业链供应链、民营企业等提供精准金融服务支持,与此同时,持续巩固和加大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稳定市场预期。
总量结构双通道提供金融支持
近期人民银行频频发声,要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保持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此次《通知》也明确,发挥货币政策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加大对受疫情影响行业、企业、人群等金融支持。
人民银行相关人士表示,“在总量上,此次《通知》要求仍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同时,也要引导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放,增强信贷投放总量的稳定性。此外,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可以对受疫情实质影响的金融机构,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高其存款准备金考核的容忍度。”
从总量上看,人民银行多措并举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比如,将于4月2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继续促进综合融资成本下行。再比如,人民银行靠前发力加快向中央财政上缴结存利润,截至4月中旬已上缴6000亿元,主要用于留抵退税和向地方政府转移支付,相当于投放基础货币6000亿元,和全面降准0.25个百分点基本相当。4月15日,人民银行宣布全面降准0.25个百分点,将再投放长期资金约5300亿元。从全年看,人民银行将总计上缴11000多亿元结存利润,缴款进度靠前发力,视退税需要及时拨付,与其他货币政策操作相互配合,有力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从结构上看,《通知》也提出了针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受困市场主体、重点地区和受困人群的金融支持举措。比如,《通知》明确,适时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引导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加大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住宿餐饮、批发零售、文化旅游等接触型服务业及其他有前景但受疫情影响暂遇困难行业的支持力度。
在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方面,将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并入支农支小再贷款管理,自2022年起,原用于支持普惠小微信用贷款的4000亿元再贷款额度继续滚动使用,必要时可再进一步增加,引导金融机构提升信用贷款和首贷户比重。
在征信方面,《通知》提出,要积极主动对接征信平台有关的金融、政务、公用事业、商务等不同领域的涉企信用信息,缓解银企信息不对称,提高融资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通知》中也包括了一些具体的差异化金融服务。比如,《通知》明确,对出租车司机、网店店主、货车司机等灵活就业主体,金融机构可比照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加大对其经营性贷款支持力度。
精准施策打通物流“梗阻”
2020年2月人民银行联合多部门发布了30条举措,以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和此前的30条举措相比,此次《通知》既有对上次政策举措的承接,又专门增设了针对当前的最新形势的几项新举措。
比如,此次《通知》中就对物流和产业链供应链的金融支持着墨较多。人民银行相关人士表示,“物流是疫情防控的‘牛鼻子’,如果能够通过金融支持打通物流堵点,就能更好地畅通国民经济循环。”
《通知》明确,加大对物流航运循环畅通的金融支持力度。金融机构要主动跟进和有效满足运输企业融资需求。对承担疫情防控和应急运输任务较重的运输物流企业开辟“绿色通道”,优化信贷审批流程,提供灵活便捷金融服务。对于因疫情影响偿还贷款暂时困难的运输物流企业和货车司机,支持金融机构科学合理给予贷款展期和续贷安排。要用好用足民航应急贷款等工具,多措并举加大对航空公司和机场的信贷支持力度。
在强化产业链供应链核心企业金融支持方面,《通知》提出,设立科技创新再贷款,对符合条件的科技创新贷款提供再贷款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企业科技开发和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建立信贷、债券融资对接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快速响应产业链核心及配套企业融资需求。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发挥供应链票据等金融工具和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作用,支持供应链企业融资。
此前,人民银行专门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加大对物流通畅和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金融支持。
4月18日召开的全国保障物流畅通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电视电话会议也明确,要着力稳定产业链供应链,通过2000亿元科技创新再贷款和用于交通物流领域的1000亿元再贷款撬动1万亿元资金,建立汽车、集成电路、消费电子、装备制造、农用物资、食品、医药等重点产业和外贸企业白名单。
更好满足购房者合理住房需求
对于市场普遍关注的房地产领域,《通知》明确,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围绕“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目标,因城施策实施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合理确定辖区内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的最低首付款比例、最低贷款利率要求,更好满足购房者合理住房需求,促进当地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就金融机构而言,人民银行相关人士表示,金融机构要区分项目风险与企业集团风险,加大对优质项目的支持力度,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不搞“一刀切”,保持房地产开发贷款平稳有序投放。商业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等要做好重点房地产企业风险处置项目并购金融服务,稳妥有序开展并购贷款业务,加大并购债券融资支持力度,积极提供兼并收购财务顾问服务。
就建筑企业而言,《通知》提出,金融机构要在风险可控基础上,适度加大流动性贷款等支持力度,满足建筑企业合理融资需求,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保持建筑企业融资连续稳定。
当前平台企业整改已取得积极成效,业内人士认为,在普惠金融领域,可以继续发挥平台企业金融服务的积极作用。《通知》提出,支持平台企业运用互联网技术,优化场景化线上融资产品,向平台商户和消费者提供非接触式金融服务。鼓励平台企业充分发挥获客、数据、风控和技术优势,加大对“三农”、小微领域的首贷、信用贷支持力度。引导平台企业稳步降低利息和收费水平,为受疫情影响的贷款客户提供延期还本付息服务,最大化惠企利民。督促平台企业规范开展与金融机构业务合作,赋能金融机构加快数字化转型,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和覆盖面。
此外,在外汇领域,《通知》提出,完善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服务。金融机构要及时响应外贸企业等市场主体的汇率避险需求,支持企业扩大人民币跨境结算,优化外汇衍生品业务管理和服务,降低企业避险保值成本。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强化政银企合作,探索完善汇率避险成本分摊机制,扩大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为企业提供贸易融资、汇率避险业务的担保,提升企业应对汇率波动能力。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免收中小微企业外汇衍生品交易相关的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手续费。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