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权益礼包,开户即送

1、政策+环境双驱动,医药行业景气度持续


“十四五”规划推动行业发展再上台阶


“十四五”规划纲要出台,推动医药卫生行业改革和现代化发展。2021年是我国“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一系列医药行业政策密集出台。202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正式发布,提出要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纲要中明确未来将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建立健全统一的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物资储备体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国家组织药品和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使用改革,发展高端医疗设备;健全全民医保制度,稳步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积极发展商业医疗保险;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促进中药新药研发保护和产业发展;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打造全民健康保障工程。


高质量发展意见推进行业层次提升,目标建设制药强国。作为“十四五”纲要的细化,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21年12月30日发布了《“十四五”国家药品安全及促进高质量发展规划》,以提高药品监管能力和药品安全保障水平为目标,从产业高质量发展、疫苗监管、中药传承创新、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和技术支撑能力入手,力争在2035年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进展,产业层次显著提高,药品创新研发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优秀龙头产业集群基本形成,中药传承创新发展进入新阶段,基本实现从制药大国向制药强国跨越。


医药工业发展规划实施,提升行业国际化水平。2022年年初,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和国家医保局等九部门联合发布了《“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中高速增长,前沿领域创新成果突出,创新动力增强,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药械供应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国际化水平全面提高。到2035年,医药工业实力将实现整体跃升;创新驱动发展格局全面形成,产业结构升级,产品种类更多、质量更优,实现更高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为全面建成健康中国提供坚实保障。


2、生物制药:创新加速,研发成果丰收


我国医药上市公司研发费用逐年递增。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港股上市医药企业共74家,该年度用于研发的费用达261.79亿元,同比增速为22.38%。从个股来看,部分港股十分重视研发投入的重要性,百济神州在2021年的研发投入接近百亿,复星医药的研发支出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达到12.75%。


创新药IND申报数量快速增长,研发投入已见成效。近年来,作为药品供给端的创新药研制在项目数量和研究的多样性上均取得较大的提升。根据医药魔方的公开数据,2012年国内首次提交IND的创新药共106款,2021年则达到了644款,同比增速达46.70%。随着未来“十四五”期间医药创新领域鼓励程度的加大,我们预计创新药的申报数量将持续快速增长。


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的数据,截至2022年5月22日,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疫苗33.71亿剂次,接种总人数达到12.89亿,已完成全程接种12.55亿人,覆盖人数和全程接种人数分别占全国总人口的91.42%、88.01%。完成加强免疫接种的有7.71亿人,其中序贯加强免疫接种0.36亿人。目前全国疫情形势仍然较为严峻复杂,部分地区的疫情仍出现了反复,且变异毒株持续出现。新冠疫苗接种在预防重症和死亡等方面有明显效果,若疫苗研发取得积极成果,将获得政策的大力扶持,并迅速抢占市场份额。

除新研发疫苗外,小分子药物也是目前新冠治疗的主要临床实验对象。2022年3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将口服小分子新冠药物利托那韦片(Paxlovid)正式列入治疗手段列表。

目前国内公司,如君实生物、开拓药业等均正加速开展新冠小分子药的开发研究。2022年5月23日,君实生物与旺山旺水合作开发的新冠小分子口服药物VV116达到预期目标,送审后将提交上市申请;2022年4月6日,开拓药业旗下的小分子口服药物普鲁克胺三七临床试验成功,结果显示其可显著持续降低新冠病毒载量,并改善相关症状。

随着国内疫情的不断演化,针对变异株创新疫苗和针对已有疫情的常态化药物研究将会是未来市场关注和布局的方向,我们看好市场新研发针对变异株的新冠疫苗的市场潜力,以及小分子口服药物的研究与生产线,建议持续跟进相关的研发进展,关注下半年业绩和中长期的投资布局。

3、化学制药:产业链一体化推动规模提升


“原料药-制剂”产业链趋于一体化,推动化学制药高质量发展。传统的医药产业链布局中,化学制药行业的上游为化工行业,下游为医药流通行业,而其细分子行业—化学原料药和化学制剂,以上下游的关系共同构成化学制药行业。伴随相关政策的出台,我国进一步完善药品关联审评审批和监管工作,逐步建立以制剂为核心、“原辅包”为支撑的质量管理体系。原料药企业和化学制剂企业之间依存度的提升,推动了“原料药+制剂”产业链一体化的企业运作模式,引导化学制药迈向高质量发展进程。


人口老龄化和居民卫生费用增长,共同促进化学制药规模提升。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显著,截止2021年底,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已达14.2%。老年人的用药需求相对较大,尤其是患有慢性病等疾病的患者,需要长期配合药物治疗。因此,人口老龄化在提升疾病发病率的同时,将进一步提升市场中的药物刚需,推动化学制药行业扩容。同时,新时代下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我国的人均卫生费用及卫生费用占GDP的比重也逐年提升。截止2020年底,我国人均卫生费用已高达5112.30元,卫生费用占GDP比重达到7.1%,相较于2010年提升了2.21个百分点。人口老龄化及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逐步发展,共同促进了化学制药规模的稳步提升,也预示着未来化学制药行业的广阔前景。


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全面实行,常态化监管促进优胜劣汰。2019年12月1日,经过修订并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正式开始施行。在全国范围内,采纳了试点多年的上市许可持有人(简称MAH) 制度。新《药品管理法》实行两年有余,2022年5月9日,国家药监局发布《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MAH制度的施行及不断完善,有效保护了化学制药产品的专利属性,激发了化学制药行业研发创新的积极性,同时药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划分更为明确,常态化的监管推动着化学制药企业的优胜劣汰进程,进一步提高行业集中度和整体质量。

# 国企改革走红!逻辑是什么?怎么选股?#

恭喜解锁12个月手机L2专属领取资格,立即领取>>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