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权益礼包,开户即送

继上一篇详诉了医药行业的现状和热门子行业生物制药、化学制药,本文小编将带着大家继续看其他的医药景气赛道


1、医药商业:上市连锁药店迎来机遇期


政策推动行业连锁化、数字化发展,上市连锁药店集中受益。商务部在《“十四五”时期促进药品流通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数字化、智能化、集约化、国际化为发展方向,到2025年培育形成1-3家超五千亿元、5-10家超千亿元的大型数字化、综合性药品流通企业,5-10家超五百亿元的专业化、多元化药品零售连锁企业,100家左右智能化、特色化、平台化的药品供应链服务企业。药品批发百强企业年销售额占药品批发市场总额98%以上;药品零售百强企业年销售额占药品零售市场总额65%以上;药品零售连锁率接近70%。在政策引导下,未来医药批发零售销量有望进一步向大型连锁药店集中,并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降本增效。


龙头加大开店步伐,集中度和连锁化率持续提升。药店连锁化率持续提升,2020年连锁药店门店占比达到56.5%,但相比2025年70%的连锁率目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从集中度看,头部药店销售额占比也在持续提升,百强药店的销售额集中度从2016年的37.75%提升至2020年的50.80%,其中TOP10药店份额提升最为明显,5年来提升了12.61个百分点,TOP11-20药店提升了4.33个百分点。除此以外,其他药店市场份额均有不同下滑,强者恒强的格局进一步凸显。在国家推进药店连锁化和并购重组的背景下,预计集中度和连锁化率还将进一步提升,为上市头部药店的进一步扩张提供了机遇。


线上药店加速发展,通过O2O与实体药店实现互补。线上药店近年来规模提升迅速,2020年占比较2016年提升了17.73个百分点。考虑到线上和线下药店用户人群、监管重点和销售品类上有一定错位,未来两者互补趋势大于竞争。加之监管明确鼓励药品流通企业与电子商务平台融合发展,推广“网订店取”“网订店送”等零售新模式,引导线上线下规范发展。当前药店O2O市场份额绝对值仍处于低位,截止2021年7月占整个药店市场比重仍不到5%,但在快速提升过程中。在政策支持下,预计O2O将成为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重要桥梁,促进线上及线下药店共同发展。


处方药外流为药店市场带来增量空间。近年来药店在三大终端中的销售额持续提升,医药分开是大势所趋。而医保局和卫健委于2021年4月发布的《关于建立完善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双通道”管理机制的指导意见》中指出采用“双通道”管理机制,通过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两个渠道,满足谈判药品供应保障、临床使用等方面的合理需求,并同步纳入医保支付的机制。加之院外处方药销售额增速持续高于非处方药,随着医药分开趋势持续,在政策支持下,处方药还将为药店市场带来持续的增量。


2、CXO:景气度高,成长空间广阔


CXO行业整体维持高景气度。CXO(医药合同外包)是指医药企业引入第三方服务的模式,承包方负责合同范围内的研发、生产或销售业务部分,服务范围涵盖药物生产周期的各个阶段,主要包括CRO(合同研发组织)、CMO(合同生产组织)与CSO(合同销售组织)三大部分。CXO企业凭借高度专业化的研究网络、多领域布局以及专业的新药注册团队,可以将新药研发的资金投入和潜在风险在整个产业链上进行分散,帮助医药企业节约30%-70%的研发费用,同时将新药研发时间缩短1/4-1/3左右,大幅提升医药研发效率。在全球创新药研发不断升温的背景下,预计CXO行业整体将维持高景气度。


我国CRO市场具备长期发展潜力。CRO嵌入药物研发全产业链,帮助药企实现降本增效,未来有望把握国外产业链向国内转移的机会,实现中国医药研发“由仿到创”,长期来看具备较大的发展潜力。根据Frost & Sullivan的测算,从2019年至2023年,中国药物研发外包潜力将从34.7%增长到46.7%,市场规模将达到172亿美元,年复合增速28.5%。


CDMO增长驱动因素明确,成长空间可期。与传统CMO相比,CDMO企业可参与研发并提供高技术附加值服务,从生产延伸至药物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以及商业化进程的生产和管理阶段,拥有更大的市场潜力。而上市许可人制度的出台实现了所有权和生产权相分离,也增加了药企研发的积极性,为CDMO市场带来增量。同时,在细胞基因疗法(CGT)等新兴领域,拥有成熟平台和丰富研发经验的CDMO企业可通过规模效应帮助研发企业降低成本,因此CGT有望成为CDMO行业长期增长动力。此外,中国CDMO企业在人才、供应链方面具备优势,未来有望在海外药企外包市场占据较大份额。根据Frost & Sullivan数据,预计国内CDMO行业规模将从2020年的317亿元提升到2025年的1,235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31.3%,具备较大成长空间。


3、投资指数基金可充分捕捉上涨机会


投资于行业指数而非细分领域个股有利于捕捉整体上涨机会。通过投资广泛覆盖的行业指数,有利于降低由于行业个股或细分领域基本面变化或外部事件扰动带来的大幅波动,并可率先捕捉到细分行业边际改善带来的回暖机会和超额收益。

# 国企改革走红!逻辑是什么?怎么选股?#

恭喜解锁12个月手机L2专属领取资格,立即领取>>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