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再一次向资本市场释放信心。6月15日晚间,碧桂园发布公告称,其拟对2022年7月到期的4.75%票据提呈要约回购,以票据每1000美元本金额1000美元的购买价以现金购买其任何及全部尚未赎回票据。

年内再无债务到期,获机构普遍看好

公告显示,该票据总规模为7亿美元,目前仍在市场流通的票据本金额为6.83亿美元(约45.88亿元人民币)。此次美元债成功赎回后,碧桂园2022年内再无债务到期,最近一笔美元债到期日期也要到明年1月。

分析人士指出,开展要约回购是更具效率、更为透明的主动债务管理方式,有助于公司进一步优化债务结构,亦能提振投资者对行业以及优质民营房企的信心。

值得一提的是,碧桂园此举不只是一次要约回购,还是现金要约。众所周知,现金要约相比公开市场债券回购,往往回购金额更大,也更需要企业的资金保障。按照碧桂园方面表态,其将使用内部资金为要约提供资金,且已提前做好了资金划付安排。

“碧桂园一口气掏出近46亿元现金赎回债券之举,恰是在用最简单的方式告诉市场,公司不缺钱,投资人和购房者可以永远相信碧桂园”,上述分析人士称。另外,当前美元债普跌,也是回购好时机,此时回购可以在节省一定财务成本的前提下,进一步改善公司负债率,可谓一举多得。

信心比黄金重要,对于碧桂园上述大手笔回购之举,资本市场反映强烈。6月16日一早,碧桂园2024年到期的6.5%票据涨至67.2美分,1美元上涨2.3美分。

回溯可知,在房地产行业资本市场信用尚未完全恢复的当下,碧桂园为保护投资者利益,维持市场稳定,已不止一次回购公司美元债。据焦点财经统计,2021年12月30日至6月15日,碧桂园累计购回的优先票据本金总额已达5570万美元。

与此同时,碧桂园全体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也在不断以市场化方式在二级市场持续购买碧桂园地产公司债券。2021年期内,碧桂园控股股东累计增持29个交易日,合计增持约3.28亿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控股股东对碧桂园公司成长性的认可。

这一点,在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的研报中也有提及。目前,摩根士丹利、瑞银、国泰君安、广发等境内外20余研究机构都维持了对碧桂园的“买入”评级。摩根大通则将碧桂园的投资评级上调至增持,认为公司财务稳健,短期债务压力小,流动性风险低,是能够在本轮调整周期中“存活”下来的开发商。

融资渠道畅通,未来或持续脱颖而出

在房地产行业面临调整之际,碧桂园依然维持了稳定的销售走势,且回款率保持高位。有分析指出,弱环境下,碧桂园能在最重要的销售端保持稳定,是其得到资本市场和金融机构普遍认可的主要影响因素。

财报显示,碧桂园2021年的权益销售金额为5580亿元,同比保持稳定,销售规模继续维持行业第一位。在克而瑞的统计中,碧桂园今年前5月的权益销售金额达1500.8亿元,继续维持行业第一位。

头部房企中,今年前五月只有碧桂园、万科、保利发展三家房企的销售规模达到千亿,较去年同期减少12家。而具体到5月单月来看,碧桂园权益销售额和销售面积分别环比增长27%及30%的表现,均明显优于百强房企该两项指标环比增长3.5%及同比下降59%的行业均值。

对于此次碧桂园回购,有分析人士亦提到,提前赎回美元债可以对外界释放信心,有利于后续融资。事实上,作为行业内较为稳健的房企之一,碧桂园的资金面相对安全,融资渠道一直较为通畅。

在2021年年末,行业融资普遍受限的时刻,碧桂园依然成功发行了10亿元公司债,融资渠道通畅;今年5月,碧桂园、龙湖、美的置业等三家民企再被选为国内首批发行附带信用保护工具公司债的“示范企业”,带头引领民营房企融资“破冰”。此次发债亦体现出了监管机构对优质民企的认可与支持。

在融资渠道保持畅通的同时,碧桂园也在不断探索新的融资方式,如新发行的39亿港元可转债、15亿元ABS以及10亿元公司债等。据透露,接下来,碧桂园计划推进供应链 ABS产品的发行。此外,公司在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的 50 亿元中票也已经获批,将择机发行。畅通的融资渠道和充裕的在手现金,也增强着碧桂园的债务管理能力。

分析认为,碧桂园上述回购之举体现出了更加成熟、从容的债务管理风格,且完美避开了2022年6月至8月的房企偿债高峰期。碧桂园持续且灵活的债务管理举措叠加企业稳定的基本面,将助推其未来持续脱颖而出。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