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气

Image

— 打开夏至乐活指南

感受极致灿烂的时节 

2022年6月21日迎来夏至节气。夏至,是二十四节气的第10个节气,作为中国传统“四时八节”之一,“两分”“两至”里的一节,夏至更是一个具有标志性的节气,从而也被古人赋予了更多情感与文化内涵。

“从周朝起,夏至就被历代帝王所重视,每到夏至都要举行隆重的‘祭地’仪式,可谓是国之大典。而在民间,古人们不仅要祭土地神,还要祭祖。这些仪式既是祈求风调雨顺,渴望丰收与富足的生活,更表达了古人对于大地自然的敬畏与尊重,对于先祖的崇拜与感恩。”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历史研究部主任唐志强,受邀做客环球网文化频道《节气大家谈》专栏,娓娓道来古人在夏至节气的生活仪式与智慧感悟。

循着唐老师的讲述里,我们的目光可以从北京地坛、登封观星台、远眺至漠河极光;从最古老的历书、魏晋诗文中翻阅古人夏至节里的风雅与科学探索,还有南北不同地域的美食游戏和当代节气文创......这妥妥地就是一份由古及今的夏至节气乐活指南!

Image Image

盛夏“至”:

“一线”的时间是怎么算出来的?

二十四节气的形成,最早是通过天文观测太阳的运动规律,古人观测到了“两分”:春分、秋分,然后观测到“两至”:冬至、夏至。而在节气的真正测量和使用的时候,还是从冬至、夏至出发,用“平气法”把冬至到夏至之间的天数除以12,分出12段,夏至到冬至之间又分出12段,由此构成了二十四节气。

夏至和冬至则代表了节气中的两个极点,“对于先民而言,它们的重要性就体现在‘至’字上。”唐志强表示,“至”有到达的意思。但在这里,“至”是极端的、极点的、极致的意思。当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了北回归线上的最北端,就是夏至日交节气的时点。

“夏至”名称的形成过程中有几种古称。在中国现知最早的一部历法《夏小正》里头提到五月“时有养日”的记载,“养日”意为白天最长。《尚书尧典》中记载的“日永”,也是指太阳照射时间最长的一天,体现了当时是用“养日”“日永”来代替夏至这个词。此外,《礼记月令》中还记载了“日长至”,最为直观地表示了夏至“白天最长”的含义。

在春分和秋分,昼夜分界线均为12小时,而在夏至这一天,以北京地区举例,白昼则大概是15个小时。从夏至开始到冬至,每隔一天,白天的时长会刚好缩短1分50秒,因此也有谚语说“吃了夏至面,一天短一线”。

“一线”的时间是怎么算出来的?原来是古代的绣娘做女工,1米长线大概会在2分钟左右用完。而且她们只能在白天靠着天光劳作,会发现从夏至到冬至这些天里,从天亮一直做到天黑,每天会少做一根线——每天减少的时间和人们用一根线的时间差不多,这就是“一天短一线”的由来。

至,也有循环往复的意思,象征进入一个新的轮回。

夏至节气有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蝉就是知了,是夏至三候中最具代表性的物候。知了在这个时候进化为成虫,发出鸣叫吸引异性,繁衍后代,经历这样的一个生生不息的循环过程。如同太阳一样,在一年又一年周而复始的轮转中,总在夏至这一日,将最灿烂的光芒照射大地。

Image

登封观星台曾经举办的

夏至“测日影”活动盛况(受访者供图)

Image

探寻古老的夏至仪式:

祭地、测日影、时间测定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夏至祭地、祭祖之俗。从周朝起,夏至就被历代帝王所重视,每到夏至都要举行隆重的“祭地”仪式,可谓是国之大典。而在民间,古人们不仅要祭土地神,还要祭祖。这些仪式既是祈求风调雨顺,渴望丰收与富足的生活,更表达了古人对于大地自然的敬畏与尊重,对于先祖的崇拜与感恩。

现今北京的地坛公园里,有中国现存最大的祭地之坛,明清两代有15个皇帝曾亲自到地坛祭地,“在夏至日那天的一早,皇帝和文武百官会气得很早,迎着四五点钟的朝阳,祭地大典就开始了。”唐志强透露,近些年来北京地坛公园也曾复原过“祭地”仪式,如果读者们有机会,也可以在夏至这一天去地坛探访一下。

在古代,官方还会在夏至测日影,“夏至的日影很特别,正午时候它留下的日影是最短的,具有典型代表性。”唐志强介绍,在河南登封的观星台,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主要功能就是用于测日影。

“中国的“中”字就是圭表的一种象形字。”唐志强表示,“中”字的一竖就是圭表“立竿见影”的竿的形象。

通用的圭表高八尺,元代科学家郭守敬建观星台把圭表放大五倍,因此表高达到40尺,这样测量的精度更高,达到了当时世界最先进水平。“元代时,古人观测到的时间与现在的标准时间也就相差二十六秒,这是七百多年前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时间测定。”唐志强道。

在观星台附近有一座测影台,相传是周公建造,在夏至之日,其影长正好与石座北上沿的长度吻合,石座下部四周看不到影子,好像这一天无影。因此人们俗称此台为“无影台”。时至今日,每到夏至都会有不少人到此进行这项有趣的测日影活动。

Image

在中国农业博物馆后湖荷花盛开

(受访者供图)

Image

诗中夏至,风雅消暑

古代文人消夏之风雅习俗,且看曹丕这首《夏日诗》中的描写:

“夏时饶温和,避暑就清凉。比坐高阁下,延宾作名倡。弦歌随风厉,吐羽含征商。嘉肴重叠来,珍果在一傍。棋局纵横陈,博弈合双扬。巧拙更胜负,欢美乐人肠。从朝至日夕,安知夏节长。”

在“夏节”即夏至这一天,曹丕与宾客在清凉处相聚,赏歌舞、吃瓜果、下棋,并感叹夏至日是白昼最长的一天了。

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还有一句诗云:“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描写了魏晋时期的人们避暑的方式,把香甜的瓜果、颜色深红的李子等放在冷水中浸凉后食用,更凉快也更甘甜了。

在古代,夏至不仅是节气,也是一个节日。女性们会相互赠送折扇、脂粉,以“扇”生风,涂抹“粉脂”防生痱子。

江南一带的妇女们有夏至节头戴枣花的习俗,传说可以治腿脚的麻木。“但我觉得,戴枣花并不一定有治疗的功效,而是她们们把时令的美戴在了身上,让心境也美了起来,身体腿脚也自然轻快了。”唐志强说,勤劳了一个芒种节气的女人们,值得抓住夏至这个节日的机会,精心梳妆打扮一番,亮出自己的精气神儿。

Image

在中国农业博物馆曾经举办的研学体验活动上,

孩子们动手制作“夏至面”(受访者供图)

Image

美食游戏,和乐融融

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夏至面”,在我国不少地方还有吃“角黍”的习俗,把黏米用竹叶、苇叶包成牛角状的角黍,先以此祭祖,然后烹煮来吃,这也是庆祝丰收的一种仪式。

在南方无锡,有夏至早晨吃麦粥,中午吃馄饨的传统。这里的馄饨谐音“混沌”,寓意混沌和合,营造出人人一团和气的气氛,而吃过馄饨以后还会给小孩儿称体重,寓意期望健康。

山东烟台龙口一带独有夏至“荐新麦”的习俗。人们把新的麦粒儿煮好后,让儿童们用麦秸编制的的小笊篱往汤水里舀麦粒吃。这个有趣的风俗在唐志强看来,“更是一种游戏,还能锻炼小孩子的动手能力,增加孩子和父母之间的亲情和互动,很有农家生活的情趣。”

Image

中国农业博物馆后湖夏季荷花盛放美景

(受访者供图)

Image

夏至数“九九”

发现自然趣味

“夏至一阴生”,古人认为,夏至阳气最盛,此后阴气渐长。因为夏至是太阳北行的转折点,是太阳光照射时长最长,也是单位面积太阳照射最强的时候。夏至前后,天气逐渐炎热,南方地区进入梅雨季节,潮湿和桑拿天将至。

夏至也有“九九歌”:一九二九扇子不离手;三九二十七,饮水甜如蜜;四九三十六,拭汗如出浴;五九四十五,头带黄叶舞;六九五十四,乘凉入佛寺;七九六十三,床头寻被单;八九七十二,思量盖夹被;九九八十一,家家打炭基;准备过冬了。

“夏至的气候从感受上来讲,并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从近十年来看,夏至时的全国平均气温是24度,大小暑的平均温度大概是25度。”唐志强说,此时离“入伏”也不远了。

尽管夏至之后就进入炎夏,要经历一段时间烈日当空的酷暑,但唐志强认为,在中国的人文精神里,古人气候的变化并不是去埋怨,而是自然接受这样一个变化过程。

“比如很多人在盛夏赏荷花,享受夏季里最为独特的风景。还有不少人会去东北漠河看极光,每年夏至日的极光最为壮观且极为规律,这也是一种人生体验。在生命时光的轮转里,我们的民族精神始终是顺应自然,也去挖掘和享受这个世界给我们带来的趣味。”唐志强道,“这折射出中国人自古以来顺应自然、我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精神理念。”

Image

中国农业博物馆夏至纪念门票

(受访者供图)

Image

在盛夏的起点

享受节气无限创意

“夏至是一个盛夏的起点,但其实我们总能够发现它这个时节的美。”唐志强举例,人们常说“春播秋收”,而实际上农作物就是依靠盛夏的阳光,在夏季能茁壮成长、结出果实。我们接受了大自然带来的酷暑,我们也将从这个盛夏中获得了丰收的喜悦。

今年北京冬奥会上的“24节气倒计时创意”让世人惊艳,也令国人对节气文化更加空前关注和喜爱,唐志强认为如此盛况出现,这绝非偶然,而是“我们每个人对二十四节气都有了解,有感悟,把大家对中国文化最敏感的那一根神经拨动了。”

“自2016年二十四节气成功申遗以来,节气文化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关注度大为提高。比如每到一个节气,大家都会发一个朋友圈,聊聊这个节气里我们的生活,也把我们的情感与节气紧密相连。”作为节气文化的保护研究与推广工作者,唐志强为此感到自豪,“以二十四节气为典型代表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内容最丰富最完整的一套时间制度和知识体系,也是我们向世界提供了一种’天人合一‘,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二十四节气作为全人类的文明成果,也完全可以提供给其他国家、其他民族去借鉴吸收。”

近年来,中国农业博物馆作为节气文化保护研究与传播推广的牵头单位,发起成立了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联盟,凝聚了70家单位共同促进节气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唐志强介绍,如今全国各大博物馆都非常重视推出二十四节气专题展,并且充分与各馆的文化特色相结合。例如有“故宫里的二十四节气”“绘画里的二十四节气”等主题创意,而中国农业博物馆除了二十四节气专题展外,还陆续举办过节气诗书画展、节气文化艺术展,二十节气沉浸式艺术展、二十四节气摄影作品展等专题展,有的展览中还提供节气风物制作的体验环节。

与此同时,近年来中国农业博物馆也率先开展了不少节气非遗研学体验,往往活动一上线就被“秒光”。今年最新推出的二十四节气纪念门票也引发不少观众的“收藏热”,今天的“夏至”节气纪念门票也已上线。唐志强透露,最近农业博物馆还在研发二十四节气的美食套餐,农博的食堂会在每个节气到来当天用食材设计一个节日主题的图画,和几道融合民俗与创意的节气菜品,他笑谈“目前还是尝试阶段,但每到节气日的午餐会增加很多就餐员工,前来享受节气美食。”唐志强也希望能早日把二十四节气美食创意面向大众推出,也期待有更多的观众走进中国农业博物馆,来全方位地体验节气文化的魅力。

Image

环球网文化频道 记者丨林聿

责编丨代玉

【版权说明】

环球网财经中心独家稿件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注 总财,第一时间获取更新通知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