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作者 Harry Zhang

Image

如何在下半年通过新车型拉动一波销量帮助品牌在资本市场获得更多前进的弹药,这时候就是开始比拼品牌营销实力的时候了!

6月21日,由于疫情原因姗姗来迟的理想旗舰SUV L9正式上市,拉开了理想新一轮的产品攻势,也宣告了久违的国内智能电动车市场硝烟再起。随着疫情防控逐步进入常态化,以及国内复工复产持续深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开始对于终端消费者祭出了有史以来力度最大的补贴。下半年,国内智能电动车市场的新一轮“厮杀”也将愈演愈烈。

Image

图片来自网络

从蔚小理到小理蔚,热锅上的蚂蚁不仅仅只有蔚来

目前,蔚来在终端销量上的表现势头最弱。虽然其同比销量依然处于一个正增长的状态,但是国内其他几家主流新势力车企,像小鹏、理想、哪吒以及零跑等不仅在销量增速上远远快于蔚来,而且在终端交付量上已经相继超过了蔚来。

从ET7开始,蔚来进入了2.0时代,从产品力上获得了不小的提升。但无论是ET5和ET7在很短的时间段内相继亮相,还是ES7和ES8的价格和配置的倒置,都让蔚来的产品规划策略备受各方质疑。将产品线梳理清楚,区分不同的目标客户群避免自身产品之间的相互搏杀,是蔚来亟需解决的问题。

Image

图片来自网络

对于蔚来来说,还有一个比较大的挑战在于即将推出的入门级品牌。作为蔚来全新打造的品牌,为了确保性价比,蔚来将自研占整车成本超过1/3的全新电池产品;为了能够和原来的品牌有一定的区别,蔚来将为这个全新品牌打造新的服务网络并制定相应的服务水准。这个全新品牌能在多大程度上借助到蔚来的光环来提升蔚来的整体整体销量,还是会分流蔚来的潜在客户,目前都还很难下定论。

但理想和小鹏并非高枕无忧:

当前,小鹏的整体销量虽然高于蔚来和理想,但是其销售额和毛利率低于后两者不少。这主要是因为小鹏目前在售的P5和G3i两款车型定位较低,影响了财务数据。2022年,小鹏发力的重点在于旗舰车型——中大型SUV G9。但从过往的经验来看,车企产品向上面临的挑战会比产品下沉要大不少。

Image

图片来自网络

至于理想,随着L9的上市,理想已经构建起了大中型SUV 理想ONE和大型SUV 理想L9的高低搭配的组合。虽然理想汽车的两款车型售价不低,但其实其主打的依然是“性价比”这张王牌。也就是说,理想在这两款车型上提供了远比同级别车型更高的配置来吸引消费者。

此外,理想的两款车型都搭载的是增程式系统,但时下包括岚图、华为AITO问界、哪吒这些品牌推出的新车型,都有增程式版本。而从更大的范围来看,比亚迪、吉利、长城等都已经推出了混动车型。这些和增程式大同小异的混动系统,也能够分流一部分理想的客户。在2023年,混动车型绿牌政策将不在,彼时理想推出的纯电动车型,能否在续航里程和超充带给我们更大的惊喜当下也不好判断。

Image

图片来自网络

比亚迪&特斯拉一骑绝尘,低中端市场棋逢对手?

比亚迪和特斯拉,分别是时下国内以及全球最为炙手可热的车企。

2022年,即便收到疫情和缺芯的影响,比亚迪今年单月销量连续破10万;至于特斯拉,在2021年终端交付接近100万,而随着今年柏林和德州工厂投产,特斯拉冲击更大销量也是大概率事件。

市值破万亿的比亚迪正在不断完善自己的车型矩阵,来提升自己的销量:已经回归的腾势和即将推出的星际,让比亚迪发起了新一轮的品牌向上。尤其是直接对标奔驰G级的星际,将直接挑战80-100万的价格区间。而凭借e平台 3.0,比亚迪也将推出定位比海豚更低的海鸥,将入手价格进一步下来至6-8万元区间,收割入门级电动车市场的意味非常浓厚。

Image

图片来自网络

至于特斯拉,今年在国内留给消费者最深的印象就是“涨涨涨”

6月17日起,按照特斯拉官网显示,国产Model Y长续航版车型涨价1.9万元,售价为39.49万元,交付周期为20-24周。而更早一些在今年3月,特斯拉甚至在一周之内连续上涨三次,国产Model Y长续航版从年初的34.79万元上调至37.59万元。放眼国内车企,能够将原材料上涨成本全部转嫁到终端消费者身上,并保持自己毛利率的厂家几乎没有,特斯拉这么做也是对自己的品牌力和产品力底气十足。

Image

图片来自网络

从整体产能布局来看,一方面,随着特斯拉在柏林和德州工厂开始正式量产,上海临港的超级工厂可以将更多的产能用以支持中国市场本身,以此降低国内消费者的提车周期;另外一方面,布局中国第二工厂的传闻之前也是被屡屡爆出。一旦特斯拉在国内布局第二座超级工厂,这势必意味着其将在短期内开始生产2.5万美元的入门级电动车。凭借着特斯拉如今较高的品牌号召力,以及极具性价比的售价,必然会对国内一众电动车车型造成非常大的压力。

Image

图片来自网络

本土车企 Vs BBA,新能源大比拼谁更有看点?

对于传统车企,自然也不会放过智能电动车这个最具成长潜力的细分市场。

上汽:五菱宏光MINI EV、凯迪拉克LYRIQ以及智己L7

作为国内最大的汽车集团,上汽在电动车领域的布局也已经非常完善。在自主品牌方面,从入门级的五菱宏光,到高端电动车智己,在中间段的荣威和MG也有不少新能源车型。

作为低成本车型的典范,五菱宏光MINI EV时至今日依然是市场的明星。它很好地填补了低速电动车因为国标升级而退市后留下的市场空白,也满足不少城市居民市内低成本通勤代步的需求,即便在很多一、二线城市也是挂牌的利器。虽然这款车型自身没有办法为整车企业带来可观的收益,但是其为上汽集团产生的新能源积分,为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在大规模导入电动车之前提供了平稳的过渡,避免两家车企在市场上高价求购新能源积分的窘境。

Image

图片来自网络

上汽集团旗下的两大合资车企中,上汽大众导入了MEB平台,上汽通用导入了奥特能平台。基于两个可扩展平台,两个车企可以快速推出各种车身的车型,实现对各个细分市场的占领。这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就是凯迪拉克LYRIQ。作为通用汽车的电动化转型在国内投放的第一款车型,LYRIQ堪称武装到了牙齿。无论是在续航还是在全生命周期快充上,都有一定的优势。Super Cruise功能的搭载,也让其几乎做到了业界驾驶辅助功能的天花板。

Image

图片来自网络

至于智己汽车,则是上汽联手张江集团和阿里巴巴造车的新典范。通过打造一个全新的品牌,引入全新的销售模式,上汽智己志在打造一个可以抗衡蔚小理这样新势力品牌的全新子品牌。毕竟对于上汽来说,其从不认为自己在造车体系能力上会输给新势力。通过另起炉灶,抛弃一些老旧的包袱和陈旧的观念,成为上汽布局高端电动车市场的最大底气所在。

Image

图片来自网络

吉利:极氪、几何和睿蓝

吉利在电动车领域布局还是有自己明显的特征,除了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高低搭配的本土品牌,国际化较为成功的吉利,也在积极推动全球品牌的电动化转型。

极氪汽车对标特斯拉,无论是从客户运维还是在产品设计方面,代表吉利汽车自己的最高电动车设计水平;几何则是吉利面对主流消费者的电动车品牌,提供高性价比的电动车解决方案,在技术上不求指标的突出,而是寻求整体表现的可靠;至于睿蓝,则是吉利收购力帆汽车之后,面向移动出行推出的品牌。面向to B市场的睿蓝,还将全系标配换电的功能,以期克服纯电动技术对于移动出行车辆在续航和充电时间方面的制约。

Image

图片来自网络

此外,在吉利旗下还有几个不得不提的海外品牌,沃尔沃、Polestar、Smart和路特斯,都已经制定了比较明确的纯电动技术路线。它们各自活跃在各自的赛道上,帮助吉利集团来扩张自己的电动车车型矩阵,形成最大的协同效应。

Image

图片来自网络

稳坐泰山不急不躁的奔驰宝马

对于奔驰宝马这样的豪华品牌来说,其虽然转型的压力也很大,但是相比于还没有能够实现完全盈利的新势力品牌来说,奔驰宝马现有的整车销售以及售后服务可以提供源源不断的现金流,支持公司进行转型。这就如同在跑步比赛中,虽然在电动车的赛道中它们并不领先,在产品力方面落后特斯拉以及蔚小理一个身位。但它们有足够的资本来跟跑,等到相关的技术都已经明确的时候,其完全可以凭借自己在品牌以及整个体系能力上的积累,做到后发制人,实现最后的反超。

Image

图片来自网络

其实不仅BBA,对于大众、通用、丰田这样的外资车企巨头来说,虽然它们在智能电动车的上半场没有能够延续其在燃油车的辉煌,但这个并不表示这些企业在智能电动车的下半场依然会碌碌无为。在相关政策得到明确,市场走向得到确定以及三电技术在经过几轮迭代之后开始成熟之后,这些车企巨头已经或即将投入数以百亿计的美元进入到智能电动车赛道上,实现向纯电动车企身份的全面转型。我们只能说,智能电动车市场的真正实力比拼才刚刚开始。

收尾:

回看2022新能源逐渐起步的市场格局,2022年整体市场更加明朗,竞争也会更激烈;对于本身护城河优势就不明显的新势力压力也更大;但是整体市场空间依然存在,从今年新车配置的发售来看整体看上去在做科技的升级,但是也发现了在核心技术和硬件上适当在降配的趋势,这也是整体国际供应链环境压力的影响,如何在下半年通过新车型拉动一波销量帮助品牌在资本市场获得更多前进的弹药,这时候就是开始比拼品牌&营销实力的时候。

相关推荐

Image

新出行

联手宝骏进军智能驾驶,大疆找到了自己的路  

Image

新出行

新晋搅局者,集度汽车真的准备好了吗? 

文中部分素材可能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