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大盘跳空上涨,近期会有补缺口的预期,大家一直心里都很不安,害怕行情就此结束,没有回本呢,就再次回到深渊,这里我要给大家吃个定心丸,大盘远远没有结束,给大家盘个逻辑,上证指数几十年围绕着3500点为中线区间震荡,我们可以认为,3500点是A股的合理水平,往下是买区,往上是卖区,这也是我3500点才会选择减仓的原因(我是3500才进入我的卖区底部,实际我会选择更高的合适位置),大盘见顶会有明确信号的,那就是成交量放大,见下图最下方加粗蓝线,两次大盘见顶成交量都放的很大,见下图标记处。现在成交量远远没有达到前两次见顶的等级,说明后市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再说利好因素:

一、从全球来看,中国经济正处于上升期,十年内有望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成为世界和平与繁荣发展的中流砥柱,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经济发展处于全球领先地位。2021年中国实际GDP增长8.1%;同期,美国GDP同比5.7%、德国2.8%、英国7.5%、日本1.7%。IMF预计2021年全球经济实际增速5.9%。中美经济规模差距正在快速缩小。2021年中国GDP规模达114.4万亿元(17.7万亿美元),美国GDP为23.0万亿美元,中国GDP相当于美国的约77.0%。2000-2021年,中美经济规模差距从9.1万亿美元快速缩减至5万亿美元。如果未来中国经济保持年均5%左右的增长,则将在2030年前后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重回世界之巅,全球政经格局和治理版图进入新的篇章。中国提前接近高收入国家行列。以美元计价,我国2021年人均GDP 1.26万美元,人均GNI 1.24万美元,人均可支配收入5446美元。

二、面对百年未遇之大变局,2015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2017年10月19大报告提出三大攻坚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提出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进注册制改革,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依靠创新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等等。这一系列重大战略对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对症下药。如果选择做正确的事,运气就在你这边。改革总是有成本的,只要大方向是对的,代价是短期的,长期有利于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1992年分税制、2001年入市等都有改革成本,没有十全十美的措施,不能叶公好龙,不能因为改革有短期阵痛就患得患失、迷失方向。以金融去杠杆为例,过去几年,中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金融去杠杆精准拆弹,提前为预防风险扎下了制度的篱笆,保障了我国的金融安全。虽然过去金融去杠杆的争议较大,反对声音不少,但是当金融危机真正来临的时候,才凸显出此前去杠杆稳杠杆的重要性,凸显出改革家的专业素质和重压下推动改革的可贵意志。当看客评头论足容易,打硬仗比打嘴仗难。曾国藩说过:"天下事,在局外呐喊议论,总是无益,必须躬身入局,挺膺负责,乃有成事之可冀。"

三、3月16日,国务院金融委召开专题会议,强调:"切实振作一季度经济,货币政策要主动应对,新增贷款要保持适度增长。""有关部门要切实承担起自身职责,积极出台对市场有利的政策,慎重出台收缩性政策。对市场关注的热点问题要及时回应。凡是对资本市场产生重大影响的政策,应事先与金融管理部门协调,保持政策预期的稳定和一致性。欢迎长期机构投资者增加持股比例。"

四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9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会议传递"一个核心,八大举措",实现"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一个核心: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八大举措主要是,疫情: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政策:退税减税降费+用好各类货币政策工具+谋划增量政策工具;投资:新老基建逆周期加码,适度超前建设;消费:保市场主体、保就业是关键,一揽子纾困;物价:做好能源和粮食保供稳价工作;房地产:适度放宽,因城施策,促进平稳,软着陆;平台经济:完成专项整改,支持规范健康发展,稳定预期,提振信心;股市:注册制改革,积极引入长期投资者,保持资本市场平稳运行。5月25日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着力保市场主体以保就业保民生,保护中国经济韧性,努力确保二季度经济实现合理增长和失业率尽快下降。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6方面33条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5月底前要出台可操作的实施细则、应出尽出。要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完成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全面把握,防止单打一、一刀切。国务院26日将向12个省派出督查组,对政策落实和配套开展专项督查。根据历史经验,传导的顺序是:政策底、情绪底、市场底、经济底。

五、新产业快速增长。2021年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18.2%、12.9%,增速分别较规模以上工业快8.6、3.3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5.1%、32.4%;新能源汽车和集成电路产量达367.7万辆、3594.3亿块,分别较上年增长152.5%、37.5%。全年高技术产业、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7.1%和22.2%,分别快于高于制造业整体投资3.5和8.7个百分点。不断加大创新研发投入,在部分高科技领域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逐渐缩小。2021年R&D经费支出27864亿元,比上年增长14.2%,增速比上年加快4个百分点;研发支出占GDP的比重为2.44%,已接近OECD国家2.47%的平均水平。

当下的经济和市场,使我想起了2020年疫情爆发之初,当时资本市场出现了极度恐慌性抛售。由于中国政府在抗击疫情方面走在全球前面,迅速复产复工,政策对市场十分友好,经济快速回升,一季度成为"黄金坑",随后2020年A股竟然走出了小牛市行情。现在的市场的货币政策比2020年强很多,然而2020年那波牛市涨了1年,我觉得这可以当作一个参考因素。历史告诉我们,投资者总是夸大短期因素,忽视长期因素,这就是动物精神和非理性。站在当下,我们或许应该看的更长远,所谓"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以上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相关证券:
  • 易方达国防军工混合A(001475)
  • 招商中证白酒指数(LOF)C(012414)
  • 景顺长城稳健回报混合C(001407)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