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不管是投资大师,还是有经验的普通投资者都十分推崇股债混搭,我们也经常能看到关于股债混搭有望提升组合稳定性,进而增加持基体验的建议。

那么,作为最常见的两类投资标的,股债混搭真的能带来更好的结果吗?股债间维持哪种比例的效果又最好?小欧统计了近2006年至2021年间的数据,做了相关测算,希望能给到大家一些参考。

为什么要做股债搭配?

小欧分别统计了股票走势的典型代表指数(沪深300)、债券走势的代表指数(中证全债)在2007年至2021年间的数据情况,有以下发现:

从风险收益特征来看,股债两类资产的差别非常大,代表股票资产的沪深300指数在这15年里的表现可谓是跌宕起伏;而债券资产的代表,中证全债指数虽然收益不如沪深300,但其走势十分稳健,几乎没有特别大的起伏。

Image

(数据来源:Wind,统计区间:2007年-2021年)

进一步,从相关性来看,股债两类资产实际表现的相关性较低15年中有9年呈现出明显的“跷跷板效应”。

Image

(数据来源:Wind,统计区间:2007年-2021年)

因此,如果账户中同时持有股债两类资产,并维持在科学比例的话,理论上有望可以实现一定程度的风险对冲,力争平滑账户波动。

股债搭配能不能收获更好地结果?

在2007年至2021年间,我国股市经历了多轮单边上涨、震荡上行、横盘震荡、震荡下行,以及单边下行等行情轮换,仅持有股票资产,很多投资者难免会觉得投资体验一言难尽,如果在此期间做好了股债搭配,实际投资效果如何?

我们依旧以沪深300指数作为股票资产代表和中证全债指数作为债券资产代表,以“月”为测算周期,来看看不同行情下,股债的组合配置能带来什么结果。

1

在股市上涨阶段,股债搭配的收益会怎样?

小欧分别统计了5个典型单边上涨行情区间,全仓股票、70%股票+30%债券的投资收益,发现:在市场行情较好的阶段,持仓中加入债券资产的话,收益是不如全仓持有股票资产的。

Image

注: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1/2/28,股票资产采用沪深300指数为代表,债券资产采用中证全债指数为代表。如股债7:3的比例是指70%的本金用于投资沪深300指数,30%的本金投资于中证全债指数,按照本金10000元分别计算股债两部分的收益及本金,投资收益及本金==10000*0.7*(1+沪深300指数月涨幅)+10000*0.3*(1+中证全债指数月涨幅),再和本金对比计算收益率,测算基于一定假设,存在局限性;指数过往表现不代表未来表现,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2

在股市下跌阶段,股债搭配的收益又会如何?

回测过去4次典型的单边下跌行情,最短为8个月,最长的一次持续了14个月。若在此期间均做好了股债搭配,账户浮亏会明显低于全仓投资沪深300指数的亏损,能一定程度上提升我们的投资体验。

Image

注: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2/4/30,测算方式及假设同上。测算基于一定假设,存在局限性;指数过往表现不代表未来表现,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3

如果在横盘震荡阶段做股债搭配的话

可以看到,A股市场的横盘震荡区间普遍比较长,期间不管是全仓投资沪深300指数,还是做好股债搭配都不一定能保证最终结果是正收益。

但从数据测算来看,做好股债搭配确实有望可以获得更好的投资收益,具体表现为:跌的时候跌更少,涨的时候涨更多。

Image

注: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0/3/31,测算方式及假设同上。测算基于一定假设,存在局限性;指数过往表现不代表未来表现,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看到这里,可能会有小伙伴质疑:仅凭下跌和横盘震荡阶段的收益表现,无法说明股债搭配一定会带来更好的收益结果。

为了让结果更加直观,小欧又以“年”为测算周期,回溯了这15年来不同股债配置比例下的累计收益结果。

Image

注:数据来源Wind,统计区间:2007年至2021年,除测算周期、指数涨跌幅周期换为“年”以外,测算方式及假设不变。测算基于一定假设,存在局限性;指数过往表现也不代表未来表现,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可见,长期来看,股债混合配置策略有望带来“1+1>2”的效果:力争降低组合整体的风险和波动、收益曲线随着债券比例增加而有机会更加平滑。

说在最后:市场先生早就告诉过我们,没有任何一种资产能够永远优胜,总会有涨有跌的。正确认识市场规律、认识股债两种资产的基础上,做好资产配置,有助于提升我们的投资体验,进而有望收获更好的投资成果。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材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人应认真阅读相关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信批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标、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的过往业绩井不预示其未来表现,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井不构成基金业绩的保证。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预示未来表现,也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其中的观点和预测仅代表当时观点,今后可能发生改变。未经同意请勿引用或转载。

求分享

求点赞

求在看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