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人们会说“盖房子是个体力活”,现在可能不得不承认“盖房子是个技术活”。


2014年,当10幢3D打印建筑在上海张江交付亮相,几乎在一夜之间颠覆了中国人的房屋修建概念;2015年,当KiteBricks开发出智能砖时,人们才知道砖头连接可以不用水泥,用强效双面胶“像拼乐高一样”就能盖房屋;


2018年,当碧桂园旗下全资子公司博智林第一款建筑机器人出现在碧桂园工地上开始“干活”,人们真正看到了“像生产汽车一样准确地建房子”的梦想开始照进现实…


这些天才的创意或技术,搅动着房地产建筑业,这组数据就很有说服力——


Sixlens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月,建筑装饰行业中的129家公司,已经创造了22655件授权发明专利。也就是说,平均每家公司拥有175.62件授权发明专利,而这仅仅是房地产链条下的建筑装饰一个领域。


根据国家“十四五”规划,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智能化转型升级是一门必修课。房地产链条覆盖施工材料、工程建造、装修装饰等多项产业,都需要以科技推动转型升级,由此也带动了一批企业创新科技、争取专利。


那么谁能打响房地产科技专利的“第一枪”?


碧桂园打响机器人建造发明“第一枪”


中国的专利分为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种类型。根据《专利法》的定义,发明即提出产品、方法或者技术的新方案,保护期通常为20年;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保护期通常为10年。


Sixlens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月31日统计的房地产行业有专利公司133家,其中具有效发明专利的43家,另外90家企业主要成效在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可见,不同类型的专利、不同应用场景中的专利,都有不同的“专攻”企业们在一争高下,各自打响细分领域的“第一枪”。


例如在建筑材料领域,华丽家族旗下公司就以“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研究,拿下了多项专利,公司有效发明专利数量达到91项,力拔头筹。


同时,博智林在2021年12月首次完成「BIM FMS WMS 建筑机器人」多机施工系统验收,国内乃至全世界建筑行业内均属首创。


近年不少房企注重新型产品、方法和技术的发明,但主要发力在材料使用和应用技术方面。例如朗诗研究的顶棚辐射和地源热泵技术;金茂“科技基因链”中的毛细网技术;葛洲坝地产的“5G科技”则是以德国DGNB标准做工业集成、互联等方面的技术升级。


而碧桂园博智林的主要研究领域在“机器人智能建造及系统”,这类企业本身就在机器人公司中占比就少,房地产起家的企业更罕见。


客观来看,碧桂园无论科研能力还是专利数量都走在全国前列,可谓打响了房地产企业在这一领域的“第一枪”。


碧桂园科研持续生长“专利数一年翻倍”


难能可贵的是,碧桂园的专利能力持续保持增长。


根据碧桂园2021可持续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末,碧桂园已申请知识产权专利5140项,获得专利授权数量2600项。


其中博智林申请专利数达3700项(已获授权超2000项)、千玺公司申请专利数1178项(已获授权767项)、碧桂园农控申请专利数325项(已获授权172项),以上不包括商标类和著作权类知识产权成果。


同比2020年,碧桂园的专利申请数量一年间大幅增长了49.55%,其中已获授权专利则同比增长了100.62%。


其中博智林针对建筑机器人、数字科技、新型建筑工业化三大领域展开自主科技研发,在房企中研究领域先进且全面(产业链覆盖更广),对带动国内建筑科研水平、推动行业转型升级,都具有重要的标杆示范意义。


“碧桂园农控”则指向现代农业,布局农业全产业链,涉及前端研发、中端生产、后端市场,致力为现代农业提供科技系统的方案和服务。其目前已借由“碧优选”(社区销售渠道)实现了农业产品生产销售一体化的业务模式;成功研发出大马力无人拖拉机、无人收获机等工具发明。


通过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努力,博智林的专利技术带给建筑行业更安全、质量、时间和效益的工具及施工组织方式,也一定能助力中国建筑业型升级,探索出一条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新路径。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