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本质:“信任”的生意,现代市场基本构成要素

检测检验认证行业(Testing,Inspection and Certification,简称TIC)属于质量基础服务,检测占比最大,因为是最基础的;认证比较高端,体量最小,利润率更高。TIC行业历史悠久发展超200年,其生意本质为:第三方检测作为买卖利益之外的第三方,以公正、权威的非当事人身份为客户提供“产品质量检验”的专业技术服务,为交易双方降低了信息不对称性和市场交易成本,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构成要素。1970年-2000年全球TIC标准逐步统一,客观上促进了全球化贸易和各国市场经济发展。

商业模式:检测企业具备定价权,盈利能力强

上游

试剂和设备供应商,为标准化产品,进口为主,相对分散。设备需要一次性投入,检测技术、方法和标准更新将驱动设备更新,通常每进入新领域或者新区域都需要建立专业实验室。检测试剂等耗材根据检测需求直接采购,因此检测公司存货较少。

下游

极度分散,行业和客户众多,检测数量和项目种类庞大。由于产品每一次改进或每推出一个新产品、每一次批量出货均需提供检测报告,客户检测频率较高。每次检测均为抽样检测,样品价值相对于新产品价值、出货产品价值极小,检测单价相对产品价值较低,客户对检测单价不敏感。检测费用通常计入下游企业的研发费用,大多数客户不会拖欠太久的检测费用。绝大部分客户采用先收款后服务模式,少数优质、长期合作客户的国内外大型企业采用月度结算方式,账龄也不长,应收账款质量好,经营现金流好。下游需求特征可以概括为“客户多、金额小、高频次、需求稳定”的特征。

中游

检测行业占主导地位,竞争格局相对分散,提供非标定制化服务,品牌企业享有溢价权,具备较强盈利能力和较强的抗经济周期能力。上市公司ROE高,总资产周转率和业务结构有关。经营现金流表现良好,收入到利润再到自由现金流的传导过程顺利。

资料来源:国家认检委、市场监管局、BCG分析、前瞻研究院

业务模式

自建实验室整个过程首先是要有固定场地、设备和基本实验室人员配备,然后由各区域子公司向当地省级质量监督管理局申请资质,经过半年到两年的考核时间,拿到资质后开展业务。在投入运营后,由于实验室一次性投入较高,前期较低的产能会推高单位成本;而在产能逐步爬坡后,单一实验室的盈利能力将出现显著地上行。因此,资本开支前置于收入增长。

客户关系

检测公司和大企业客户合作通常为首先接受企业客户的考核评审,成为客户信赖的检测合作机构,并通过商务谈判获取订单,部分大企业客户的订单采用招投标方式。检测公司与政府客户合作通常为公司首先通过技术考核并进入政府采购服务供应商库,主要通过竞标承接到食品监管、农业或环保等系统的政府采购服务;部分限额以下、不需要招投标的政府订单,通过商务谈判方式获取。

管理能力

检测是非常复杂的生意,管理难度非常高,面对不同的行业、标准、技术、客户等。随着业务综合化、全国化、并购化,管理难度其实是越来越高的。因此,运营效率和资本配置效率是综合性公司的重要竞争力,这也侧面证明了这个行业不是简单砸钱和低价竞争就可以做好的。

市场规模:中国成长为全球最大单一市场,有望保持低双位数增长

本质上,检测行业与经济规模和产业结构密切相关,全球经济持续发展,新产业不断涌现,驱动行业增长。根据国际检测龙头BV估计,检验检测服务市场规模一般为下游产品产值的0.1%-0.8%,国家经济越发达则越高

从海外市场规模看,过去10年全球TIC营收年增速约10%,市场规模达到1.7万亿,未来五年将放缓至5%左右,其中欧洲、北美将分别放缓至4.6%与3.8%。

从国内市场规模看,08-20年,中国行业增速年CAGR约18%,预计21年中国市场规模超过4200亿元(企业内部检验检测机构不纳入检验检测服务业予以统计),约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0%,这与中国GDP总量占全球经济比重超过18%的比重相符合。

展望未来,2020年我国GDP总值101.5万亿元,TIC市场规模仅占GDP总值的0.35%,具备较大增长潜力。行业需求稳定且新兴行业涌现导致行业结构性增长的因素大于周期性增长因素,市场增速高于GDP增速,例如2015-2020年,中国TIC行业年CAGR14.8%,同期中国GDP年CAGR为7.96%,约为后者的1.5-2倍(1.85倍)。我们预计2025年前中国TIC行业增速仍然保持在11%左右,市场规模达到6375亿元,其中第三方检测市场增速将超过行业增速达到14%左右。

资料来源:国家认检委、市场监管局、BCG分析、前瞻研究院

从全球细分产业容量看,消费零售业、农产品、油气、建筑、化学制品、金属矿物和工业品等行业在位居前列,均超过160亿欧元。从国内细分产业容量看,较大的行业领域包括建筑工程、建筑材料、机动车检测、环境检测、食品检测、电子检测、计量校准等,均超过100亿元。

资料来源:国家认检委、市场监管局、BCG分析、前瞻研究院

行业驱动力:受益供需两方面共同作用

供给端

检测行业是政策导向较强的行业。早期国有事业单位长期垄断内销产品从事政府强制性、垄断性的检测任务,民营和外资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以出口检测业务起家。受益于政府“放管服”改革,政府逐步开放更多领域的强制性检测市场,将更这些检测检验认证项目改为自愿性项目;政府及事业单位不断改制和市场化,政府及企业内检测退出,企业制检测机构和第三方检测机构不断涌现,占比持续提升。同时,检测技术不断创新、检测内容和衍生服务项目(检测、检验、认证、咨询、培训、保险等)更加丰富、检测服务模式不断更新,存在交叉销售和增值服务空间的特点,检测行业的供给能力和质量持续提升。

需求端

行业发展围绕QHSE需求不断衍生,与产业专业化分工和产业发展速度和质量息息相关。中国加入WTO后成为世界制造工厂,随后中国基建(包括电力、高铁、石化等)和房地产投资旺盛,近年来消费占比提升成为经济驱动力,未来创新驱动型经济研发投入加大和企业ESG可持续发展。检测行业涉及全部产业领域,检测需求越来越多,包括产品数量和检测项目种类都在与日俱增,同时,检测成本占产品总成本比例较低,且获得权威认证后的产品消费者更买账,终端花费和检测意愿度不断提升,检测报告总数量持续增加。随着产业转型升级向更高价值曲线攀升,产品附加价值提升,检测报告单价也在提升。

竞争格局:龙头集中度远低于海外市场,并购将加速市占率提升

中国市场集中度和龙头集中度低于发达市场。

2019年中国市场前五大TIC机构(如果考虑外资为5-6%)和前三大TIC机构市场份额(如果考虑外资3.6%-4%)远低于欧洲和北美等成熟市场,主要是全球龙头大都为欧洲机构且大量收购兼并,国际检测龙头为适应跨国企业需求进行了全球化和行业综合化的并购;同时,国内龙头(如果考虑外资1.67%)也低于全球龙头的行业市占率。主要原因一是和国内检测行业(龙头)起步晚,局限国内单一市场,二是国内检测行业(龙头)发展还受到政府改革制度红利释放节奏的约束。

资料来源:国家认检委、市场监管局、BCG分析、前瞻研究院

中国市场供给两端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未来龙头集中度有望提升。

(1)供给端,长期看,国家政策支持下政府事业单位转制,政府在越来越多细分领域从原来作为竞争对手转变为检测客户,政策对企业的质量标准和ESG可持续发展要求逐步提高,短期看,疫情持续冲击下单一行业或者区域的小机构很艰难;

(2)需求端,经济降速提质是长期趋势,行业粗放高速发展已经过去,各个行业集中度在提升,龙头企业更愿意检测同时跨区域跨领域经营有综合服务需求。消费者质量意识亦不断进步,这更加助推了TIC需求频次与复杂度的攀升。TIC机构进入拼高效高质量满足客户需求实力和声誉的阶段,品牌权威度也比以往更加重要,具有品牌和规模优势的行业龙头未来势必要通过兼并收购(包括国内和全球优质标的)抢占份额阶段,龙头市占率可能加速提升。

总体上,检测服务行业是值得长期跟踪的长坡厚雪赛道,检测企业的商业模式也不错。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材料表达信息仅代表对市场投资的当期判断,可能随市场环境变化产生调整,不构成对任何信息受众群体的任何相关的投资建议与预测,投资者据此作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本公司和作者无关。客户购买各类产品前,仍需详细阅读有关法律文件与风险揭示内容,并确信自身已做好足够的风险评估与财务安排,避免因购买产品而遭受难以承受的损失。风险揭示书的揭示事项仅为列举性质,未能详尽列明产品所面临的全部风险和可能导致投资者资产损失的所有因素。

相关证券:
  • 兴证资管金麒麟领先优势一年持有(959991)
  • 兴证资管金麒麟消费升级混合C(970069)
  • 兴证资管金麒麟均衡优选一年持有(970095)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