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港股股息率指数走势让人大跌眼睛,一季度顶着价值回归的光环,广受追捧,各个证券公司/基金公司投资策略会的主题就是股息/红利、价值,群体情绪真是屡试不爽的反指哈。

二季度随着股息率指数主要样本频频暴雷(主要是民营地产,港股内房往往玩着高资金成本、高分红的旁氏游戏),且指数基金与指数存在技术上的调整滞后,对应的港股股息率基金跌入低谷。

那么,如何客观的看待股息/红利这种主题指数及其基金?

我们以港股下列两个指数及对应基金为例,看看应该如何规避风险,实现合理投资回报。

一是恒生中国内地企业高股息率指数,对应的基金为华夏恒生中国内地企业高股息率指数基金(简称恒生红利ETF,交易代码159726),是为“红大”。

二是恒生港股通高股息率指数,对应的基金为博时恒生港股通高股息率指数基金(简称恒生高股息ETF,交易代码是513690),称为“红二”。

一、运营时间

无论是基金还是指数,“红大”和“红二”成立时间都较短。

恒生中国内地企业高股息率指数于2019年9月1日成立,恒生红利ETF成立时间为2021年11月。

恒生港股通高股息率指数于2019年11月1日成立,恒生高股息ETF为2021年5月成立。

之所以把它们拿出来鞭尸,一是极具代表性,二是在主要样本暴雷下,双双出圈,成为网红。

注:七月份的交易价格下跌,主要由于世贸等内房股逐次暴雷引起的。

二、估值比较

对长期运营的指数来说,历史估值与绝对估值均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但同时隐藏着两个问题:

短期运营的指数,其估值参考价值不大,这一点很好理解:样本周期长度不够。

其估值是历史的。这个问题可能会更致命:因为无法保证样本未来的分红、盈利、净资产、销售收入具有可确定性。

所以,“红大”和“红二”目前极低的估值,在周期长度上、持续性上均有待检验(随着内房股的暴雷,低估值现在似乎被证伪了):


三、持仓样本

任何资产工具、资产包,核心的东西,还是资产质量。对指数基金来说,其所包含的行业、企业的基本面,是其价值的唯一来源。

遗憾的是,对红利/股息类指数来说,低估值往往伴随着切切实实的高风险:

没有任何一项资产,会无缘无故的低价。

摸别人的口袋,大概率会有个口袋阵在等着大家。

“红大”和“红二”今年两者一、二季度样本变化:

“红大”在上半年的调仓中,先后将旭辉、融创、新城、万科、金茂等内房股调出持仓。

“红二”今年一季度快刀斩乱麻,将民企如让融创、雅居乐等调出持仓,甚至将金茂也调出持仓。

国内地产市场如果能如期反弹,“红大”、“红二”也不会沦落到今天这种窘况,而且,在调整之前,世贸集团就已经暴雷,要命之处有三点:

1、二季度世贸已经暴雷,股票停牌,基金无法卖出,基金公司为了规避风险,只能按照脚踝价进行估值(谁知道这个估值会不会还是很高呢),导致基金净值大幅度下跌;

2、在样本调整之前,世贸又是基金排名前三的重仓股。

3、风险还未完全出清,如已经停牌的龙光集团,会不会再来次估值调整?其实现在市场上对“红大”、“红二”高达7%以上的折价率,已经反应了这一点。

但除了世贸和龙光,其他内房呢?如新城、碧桂园、旭辉等民企的希望们,已经在岌岌可危了。甚至危机还在蔓延……

样本调整后两只指数的样本对比:

四、指数基金的反射弧

由于样本调整的滞后性,基金的持仓可没有这么轻松:对那些已经停牌的公司,即便指数已经做了调整,但基金只能继续持有,而不能卖出,它们的反射弧天然的比较长。

请看“红大”和“红二”当前的持仓:


理杏仁尚未更新博时恒生高股息率ETF的前十大持仓,从该基金二季度报告来看,世贸、龙光“双熊”的占比也双双上升。

由于所跟踪的指数已经将世贸集团剔除出去,龙光虽然尚未剔除(为啥?),但处于停牌之中,“红大”和“红二”只能根据它们自身的估值规则,先行对世贸进行估值调整:为1.34元/股,较停牌时股价4.42下降70%,重估后对应的总市值约为50亿元。

那么,未来世贸还值这个价吗?

估值之后,几个问题依然存在:

一是基金流动性问题。对基金持有者来讲,一旦净赎回显著增加,其持有的、停牌中的“有毒样本”权重会越来越大,指数基金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二是样本中的“雷”并没有完全排除。

三是对暴雷的停牌企业估值是否合理,谁也说不好。低了对继续持有的投资者有利,高了对卖出/赎回的投资者有利,但是,如果能进行公允的估值,谁还会买指数基金呢?

真是陷入了死循环。

四、股息率指数的A面与B面

股息类指数积极的一面,是可以给予投资者真实的分红回报,是切切实实的现金流,优势毋庸讳言。

但是此次港股股息率指数暴雷,将该类指数的B面显露无余:

1、持仓行业、样本经营及分红是否具有可持续性,这是股息类基金投资的首要问题。

2、指数的调仓也存在明显的滞后性,且有一定的规则“黑箱”,导致跟踪的基金承受较大的潜在风险:样本暴雷,再行调仓,已悔之晚矣。

那么,如何避免股息率指数投资的风险呢?依然是几项通行的准则:

一是不懂不做,这个“懂”,主要是针对主题基金的底层逻辑、收益来源、样本的基本面等等方面。

二是拉长周期。对于一个指数或其跟踪的基金,依然要遵循7-10年的门槛,及要有长周期运行的历史。

三是认识估值的局限。周期方面、持续性方面都有明显的局限,重要的是什么?未来的可持续的现金流潜力。

四是指数不等于指数基金。指数长期不死,但是指数基金由于主动或被动的跟踪偏差,依然有可能大幅偏离指数,本文列举的两个指数基金就是明证。

五是投资不能做甩手掌柜,“投后管理”依然重要,即便是对指数基金而言:样本、规则都处于变化之中。

可能对大部分投资者来说,应规避主题类、行业类指数及指数基金,而去选择估值合理的宽基指数。

相关证券:
  • 恒生红利ETF(159726)
  • GX恒生高股息率(03110)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