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场的走势与我们周报、月报中预测的一样,沪指在3150点附近得到了企稳,目前已经站上3200点。不过量能却没有放大,这也代表着本轮的小反弹是结构性的,也就是新能源+科技股的轮动,而受经济波动影响较大的消费、金融、地产等传统行业则仍处于调整之中。

指数上,科创50已经形成横盘之后的向上突破,其中主要是受半导体带动,而创业板如今天能保持上涨,则有望改变从7月8日以来的连续下跌调整之势,后期也有望回归涨势,这其中离不开新能源板块的重新回归。

对于新能源,我们前期已经讨论过很多了,而且欧美正在加速能源转型。隔夜,美国参议院通过史上最大气候法案,此次法案规模高达3690亿美元,内容主要涉及五大方面,其中颇受市场重视的是法案的第二部分,重点覆盖清洁能源制造业,包括太阳能电池板、风力涡轮机、电池、电动汽车、氢气生产以及关键矿物在内的众多细分。

美国史上最大规模气候法案的通过,对于全球能源格局的影响,不可谓不大。连同一项名为RepowerEU的欧盟能源计划,两者或将共同向市场注入超5万亿美元的补贴,并在全球清洁能源领域掀起数万亿美元规模的投资热潮。

根据美国能源署的估计,到2030年全球每年的可再生能源投资将增加两倍,达到4万亿美元,以此达到在2050年实现净零碳排放的广泛承诺。按照标普全球大宗商品(S&P Global Commodity Insights)的数据,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的发电量或将占到西欧总发电量的60%,远高于目前的35%,并且可再生能源在美国和中国的比例也将分别从现在的23%和30%上升到38%。

太阳能电池板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分。其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或送往蓄电池中存储起来,或推动负载工作。数据显示,今年1-6月光伏组件招标量创纪录地达到86.7GW,已接近2021年全年招标量的两倍。机构分析指出,目前海外需求旺盛,对组件价格接受度较高,三季度可以承接一定的涨价压力,四季度国内需求占比相对较高,组件价格相对承压,但随着硅料产能释放,四季度硅料价格有望下降,缓解产业链价格压力,看好一体化组件商未来市占率的提升和盈利能力的改善。

对于半导体或者国产替代的科技股,我们前期分析得比较少,因此今天主要来讨论下国产替代板块还能不能涨。如果能涨,那么未来的行情很可能是科技与新能源轮动,因此基金配置上,建议关注新能源与科技两主题的配置。而大蓝筹股还将会被各地零散的疫情压制,暂时仍不是配置蓝筹基金的好时机。

7月28日,美国众议院正式通过《芯片与科学法案》,等待拜登签署成为法律。该法案包括为生产计算机芯片的美国企业提供520多亿美元的补贴;为在美国投资芯片工厂的公司提供25%的税收抵免优惠。同时,法案禁止获得联邦资金的公司在中国大幅增产先进制程芯片,期限为10年。该法案主要为引导半导体制造回流美国,对于28纳米及以上成熟制程在中国的增产并未设限。

当前半导体的上行以两个细分板块为代表,一是近期可能受到美方直接禁止的FPGA/EDA相关领域,另一个是近期带动整个封装板块的chiplet相关领域。FPGA技术门槛非常高,核心技术也只掌握在Xilinx、Altera、Lattice、Actel四家公司手上(四家企业基本都被美系控制,占据FPGA全球市场的92%以上),国内企业以偏低端的CPLD和小规模FPGA元件为主,但这也体现出较大的成长空间。

根据赛迪顾问数据,在2020年我国EDA市场份额当中,Cadence(铿腾电子)、Synopsys(新思科技)和西门子EDA(原Mentor Graphics)分别占据了32%、29.1%和16.6%,共计77.7%的市场份额;而国内仅有华大九天份额较高,以5.9%的份额排在第四位,超过另外两大海外大厂Ansys 和Keysight;国内企业概伦电子也初步打入市场,占据国内市场1.4%的份额。而主导国内EDA软件市场的三家公司也正是在全球EDA市场占主导地位的三家公司,该三家公司可占全球EDA市场约78%的市场份额。

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预测,我国2025年EDA市场规模可达184.9亿元,较2020年翻一番,2020-2025年复合增长率达14.7%。另一方面,对标全球市场的EDA 渗透率,EDA/IC 市场规模为3%左右,而国内仅为1%左右(若假设国内渗透率为3%,则我国2020年EDA市场规模可达279亿元),国内EDA软件渗透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另外,市场又提出一个新的概念——Chiplet又称芯粒或者小芯片,它是将一类满足特定功能的die(裸片),通过die-to-die内部互联技术实现多个模块芯片与底层基础芯片封装在一起,形成一个系统芯片,以实现一种新形式的IP复用。随着芯片制程的演进,由于设计实现难度更高,流程更加复杂,芯片全流程设计成本大幅增加,“摩尔定律”日趋放缓。在此背景下,Chiplet被业界寄予厚望,或将从另一个维度来延续摩尔定律的“经济效益”。

AMD、台积电、英特尔、英伟达等芯片巨头厂商嗅到了这个领域的市场机遇,近年来开始纷纷入局Chiplet。AMD最新几代产品都极大受益于“SiP + Chiplet”的异构系统集成模式;另外,近日苹果最新发布的M1 Ultra芯片也通过定制的UltraFusion封装架构实现了超强的性能和功能水平,包括2.5TB/s的处理器间带宽。据Omdia报告,预计到2024年,Chiplet市场规模将达到58亿美元,2035年则超过570亿美元,市场规模将迎来快速增长。

半导体板块在2021年收入同比增加36.3%,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112.8%;22Q1收入同比增加22.3%,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40.7%,业绩增长亮眼。近期随着美国《2022年芯片与科学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 of 2022》的持续推进,未来中国半导体产业企业份额提升将是大势所趋。同理,其他的国产替代,如应用软件、新材料等板块也一样存在着较大的提升空间。因此,科技股在未来还将会有机会,但更多是波段性的,由于其业绩较一般,而估值较高,所以很难吸引长线资金配置。故而未来行情或将是新能源与科技股轮动着上涨。

最后,近日海关总署发布2022年7月进出口数据。以美元计价,2022年7月中国出口同比18.0%,前值17.9%,市场预期14.1%;进口同比2.3%,前值1.0%,市场预期值4.0%。贸易顺差1012.7亿美元,前值979.4亿美元,市场预期768.0亿美元。

7月美元计价出口金额虽有小幅上升,但边际变动弱于季节性,且去年同期基数走弱抬升同比增速,剔除基数作用后7月同比增速下修至13.92%,弱于前月表现。进口金额边际变动也明显弱于季节性,但去年同期基数走低更明显,剔除基数作用后7月进口同比增速下修至1.88%,也弱于前月表现。进口相对表现更弱,令出口超过进口的程度增加,并推动贸易顺差继续上升。从边际表现上看,此前得益于物流、供应链恢复以及产出端恢复正常的疫情后出口增长液已经结束,出口量回归正常水平后,进一步上行的动能被削弱,同比增速基本持稳,该表现符合预期。而进口金额表现更弱,除受到大宗商品等原材料价格回落影响之外,也反映目前内需尚不稳定,有待进一步修复的现状。

出口分项方面。6大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速略有加快,高新技术和机电产品增速分别加快和减慢。边际上看,高新技术产品弱于季节性,劳动密集型产品和机电产品符合季节性。此外,电子设备、电子元件、集成电路均弱于季节性,家用电器符合季节性,汽车相关出口则超过季节性。

进口方面,大豆、原油、初级塑料进口同比增速均为负增长,铁矿石进口量同比增速转正,铜进口量同比增速放慢。边际上看,大豆、铁矿石进口量略弱于季节性,原油和初级塑料基本符合季节性,铜进口量明显弱于季节性。工业中间品和制成品方面,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电子设备、电子元件、集成电路、汽车相关进口金额同比增速均为负增长。

相关证券:
  • 光大增利收益债券A(360008)
  • 长安裕盛灵活配置混合C(005344)
  • 天弘中证电子ETF联接C(001618)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