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从没有躺赢,优秀标的的挖掘更没有捷径可言。以勤奋研究获取信息差,专注中小市值成长风格,不扎堆、不盲从 ,他就是备受投资者欢迎的调研行动派——基金经理钟帅。
数据来源:华夏基金,经托管行复核,截至2022.6.30。华夏行业景气:陈虎于2017.2.4-2020.5.29管理,钟帅于2020.7.28起管理,王劲松于2020.5.18至2021.8.13管理。基金历史净值高低不预示基金未来表现,不代表投资建议。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在十余年的投研生涯中,他形成了系统、成熟的投资理论框架。
钟帅 华夏行业景气基金经理
中国科技大学物理学和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双重复合背景;2018年10月加入华夏基金,历任行业研究员、投委会秘书、中游制造业组长等;拥有11年证券从业经验,其中包含2年公募基金管理经验。
01
均衡成长投资专家
自下而上左侧布局
介绍下您的投资框架和方法论?
钟帅:投资框架和方法论是一个基金经理长期积累形成的一个东西,大方向其实不会有太大变化。我的框架和方法论的大体上有三点:
第一,专注于做成长股。
我们是成长型的基金,专注于做成长股,即使市场变化很快,也不会做大的风格的切换和漂移。这么多年看起来,成长股从投资上角度来讲是一个最宽广的赛道,也是一个未来有可能帮你实现收益最大化的这样一个赛道。
在今年三四月份市场的普跌行情中,我实际上也经历了一轮管理以来净值最大的一个回撤。那个阶段可能深度价值的股票,比如说银行地产、阶段性的周期或者稳增长的股票会表现的比较好,成长类资产表现就比较差。但我们坚持了自己的投资框架和方法,坚持做成长股,后来市场很快也得到了修复。
另一方面,目前公募基金是不是适合频繁交易和仓位调整的,坚持专注成长股中,在长期来看是更好的选择。
第二,在行业配置层面强调均衡。
我希望可以把我的基金做成一个全领域的成长型基金,在广泛的成长领域里面进行行业配置和选股,比如说新能源、光伏、半导体、医药、消费传媒以及军工,高端新材料制造业等成长行业我们都希望能去覆盖。
前十大重仓股市值占净值比
数据来源:基金定期报告,华夏基金
但我不会把全部的仓位和筹码压在某一个或者两个的方向和赛道,而是在可选的、长期成长空间比较大、行业景气度比较高的这些成长赛道里面,相对均衡的去配置我们的资产。
数据来源:基金定期报告,华夏基金,行业分类为申万一级
第三,原则上不做仓位择时,自下而上选股。成长赛道可能是作为一个大的方向性的指引,真正挑选个股,或者说决定业绩和投研工作最核心的内容,是在这个赛道和这个框里去挑股票,我们是基于自下而上的逻辑去看企业价值去选股,选择的股票主要有两个特征:一是首要行业的景气度和成长性非常好;另外对行业的要求高的同时,对估值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我们希望是尽可能低估值或者是合理估值,不能说你是一个很好赛道里面的很好的公司,然后用70、80甚至100倍的估值买,这个对我来讲是不可接受的,总结来说,我们要在高景气的成长行业里面去买低估的公司。
您在选股的时候主要关注什么?
对于成长股的投资有一个不可能三角形,白马、景气行业、估值三者不可兼得,就是好公司、高景气、好价格在99%的情况下是不可兼得的。
比如价值成长型的投资,标准就是要买很好的公司,同时要很好的价格,那他可能就舍弃掉了景气行业这部分,所以他往往不会去买目前最热门的比如新能源,半导体,而是可能在一些偏传统或者没有那么热门的成长行业上,可以用很好的价格去买很好的公司;
另一种比较流行的就是偏赛道型的投资风格,他们的框架是要买很好的行业,然后同时买很好的公司,在最热门的景气赛道上买最热门的龙头白马,这样舍掉的好价格,估值相比之下没那么重要。
那我是做了一个跟大多数人可能不太一样的选择,要买很好的行业,同时我要很好的价格,那确实可能我买的那批公司从长期成长的确定性和壁垒的角度来讲,相对于那些龙头白马公司,可能会差一些,可能他在某些方面有瑕疵,如果他是一个好价格又是一个好行业,就是一个完美无瑕的公司,那他一定不会有一个好价格,你要相信市场是有效的,所以我可能舍弃的是好公司,我喜欢买很好的行业,好的价格,所以我在底层上我做了一个跟大多数人不太一样的一个取舍,所以我觉得这个可能是最核心的差异。所以在投资中,最核心的原则是在景气行业中找低估值的底部标的进行左侧投资,不做追涨。
从我的持仓也可以看到,我很少买龙头白马,可以说几乎没有,这是我们投资框架自然而然的一个选择的结果,这不是说对某些公司有什么偏见,这些公司都是很好的,只是我们的框架和方法论决定了我们没法买。相对于公司的质地和壁垒,护城河这些要素而言,我更在乎价格。
部分持仓个股
数据来源:华夏基金,Wind,以上个股不构成投资建议
所以如果看华夏行业景气每个季度披露的前10大重仓股,基本上这些公司所处的行业赛道和方向都是非常热门的高景气、成长性的方向,但这些公司本身可能就会稍微冷门一点,没有那么的耳熟能详。但是我们过去有很多成功的投资案例,就是在买入的时候它是相对冷门一点,但慢慢的随着公司的发展、基本面的变化以及业绩的释放,也成了市场的热门白马股,但可能到了这个阶段就是我们要逐步去减持、去退出的阶段,我们会去在底部再去重新找新的公司。
02
及时跟进公司动态、勤奋调研
领先市场寻找认知信息差
这些“冷门股票”是如何挖掘的?
我是比较重视产业链的研究,比起听研究员的建议,或者看报告,我比较喜欢自己挖掘好公司,去跟踪调研产业链上下游不停地交换信息,进行产业链交叉验证,这样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公司。
另外我有一个习惯,我特别喜欢看公告,经常利用闲暇时间在网上刷上市公司的公告,这也带给我很多灵感,很多公司有一些重大的变化,比如说有重大资产重组、新资产注入新的收购,还有比如说一个公司股价跌了好多,全市场都不看好的时候,但董事长进行回购或者高管突然增持了,其实这是传递了非常强的信息,背后可能映它基本面的某一种变化,但这个变化是否会发生,或者可能再过几个季度它会转化为基本面,这些就需要进一步的通过产业链调研去研究。如果这些变化真的发生了,我们能够在更早的时候能够关注到,并且有了自己的研究和理解,你就能在更底部、更左侧、风险收益比更合适的位置去交易。
反之如果是等到这些变化出来了,卖方报告或者公司公告了,那可能就在一个风险收益比更差的位置去交易它,所以我们希望把这件事情做的更早一点,但这就需要你更勤奋一点。如果盯着卖方的报告是很简单的,结论明确、盈利预测都有,但如果去看公告,它只是一些蛛丝马迹式的东西,你需要自己去完成这张拼图,通过勤奋的去调研去拼凑出信息。
正常情况下我基本上就是每周一会在公司做一些交易,这也是因为我很少做交易,然后每周就二三四五啊,甚至包括周六日就基本上就在外面跑调研。
03
“不要只关注散落的珠子
更重要的是找到线头”
如何界定自己的能力圈?
从我的研究经历来讲,核心能力圈主要以硬科技和制造业为主,这两个方向目前也是我投的相对仓位比较重的领域。除此以外,包括软件、传媒,消费和医药,我都有所涉猎。从选股的方法来看,最重要的是重视产业链研究,不断跟踪,所以有一些投资者问我的股票池数量或者跟踪多少只股票,但其实我没有股票池的概念。
我经常喜欢打一个比方:
比如桌子上散落了很多珠子,我们跟踪的不是这个珠子本身,而是在找线,也就是去跟踪产业链,找细分行业或细分产业链,可能比如同一时间跟四五条线,那最后能转化为投资的可能有两三条线,而这个线上少则有两三个公司,就穿了两三颗珠子,多则可能是四五个甚至五六个公司,所以其实我们要找的是这个线头,而不是这些具体的公司。等找到线之后,我们会自下而上的去看这些公司,如果这些公司自下而上给我更强的信心,或者它的风险收益比更合适,那我们的仓位就会重一点,反之就会倾向于不买或者少买一点。从挖掘公司的角度来讲,其实要看线而不是去看珠子。
另外,在不熟悉的领域,我更倾向于按照制造业和硬科技的投资逻辑去选股,其实很多人说过,就是我选的公司,无论是在哪个行业大体上都是一个模子,归根结底还是要自下而上地去找这种有较大预期差和超额信息,然后估值相对比较低、处在左侧的公司。整体的选股思路和框架是一以贯之的,只是说它在不同领域和赛道的应用而已,在我相对核心能力圈范围之内,应用就会广泛一些,能力圈之外或者目前在扩展的行业里面,我会比较谨慎的去应用,但是如果真的是找到了很好的东西,我们也是很敢去下手买的。
04
“有时候,就是需要有跟别人
不一样的勇气才能赚到钱”
如何控制回撤和波动?
回撤控制可以从个股和市场两个层面来说,一个是个股层面还有是市场层面。
第一从个股层面来看,我所买的一部分股票,往往是在底部、在左侧,市场对它可能会有比较大的争议和分歧,说实话,一些我曾经持仓赚钱的公司,在当时买入阶段很多内外部研究员、或者很多同行都是非常不看好的。其实如果想买什么公司,我发现我周围的人都很看好,没有什么分歧,可能反倒不敢买了。过往比较成功的历史经验也说明,这种争议和分歧巨大的公司,才能获得非常高的收益。有时候,就是需要有跟别人不一样的勇气你才能赚到大钱,你总是跟着别人走,跟别人都一样的,那你可能能赚点小钱,但是赚不到大钱。但这些股票天然就会有一定的波动,而且特别是它开始上涨的阶段,为了控制这个回撤和波动,首先我们行业上相对配置会均衡一点,单一个股持仓占比都不大,虽然个股可能波动确实比较大,但每个单一的股票其实对净值都很难产生特别大的影响,通过构建投资组合的方式来解决这件事情。因为我追求的是一个长期的东西,目前来看这一点是比较理想的。
第二,还有一部分的波动是来自于市场本身的。比如说像今年三四月份,成长股确实就是泥沙俱下,它是一个市场的剧烈波动,我们能做的就是可能会比普通投资者自己炒股做更好的价值评估。
比如说跌到4月份见底的时候,投资者心理压力是很大的,如果不想承担波动最好的方法是去减仓,但是我当时做的事情是把核心持仓股票一个一个拉出来去看,用最严苛的压力测试,假设已经设想到最悲观的情境,把各项指标都调到最严格的情况下,我觉得这个公司仍然在一个很好的成长方向上每年可能还有一定的成长,现在的估值是静态的十几倍,我为什么要把它卖掉?这个时候如果资金量够应该会继续加仓。
本质上我们还是要从这个公司个体的价值去判断,因为我们买的是公司,不是一个筹码,不是一个符号,不是一个映射,我从来不这样理解。投资本质上还是去研究公司价值、研究产业趋势,如果产业趋势是持续向上的,那我觉得市场这一部分的波动那就只能扛,确实是没有办法。
举一个例子,投资就像乘船出海:
基金经理能做的事就是把航向设好,尽量找风量比较小的地方行驶,努力保证这个船是安全的,不会翻,这是基金经理或者这个船长应该做的事情。如果赶上天气不好海浪来了,它自然波动就会比较大,但是基金经理作为掌舵者也会尽最大努力平安驶向终点。
不扎堆、不盲从
自下而上选股制胜
全能成长猎手钟帅2022再出发
华夏远见成长一年持有混合 A类016250/C类016251 9月5日起正式发售
滑动查看完整提示↓
华夏行业景气:陈虎于2017.2.4-2020.5.29管理,钟帅于2020.7.28起管理,王劲松于2020.5.18起管理,2021.8.13起离任。业绩比较基准:沪深300指数收益率*80%+上证国债指数收益率*20%,产品成立以来完整会计年度(2018-2021):-12.15%(-19.66%),29.70%(29.43%),73.36%(22.61%),84.11%(-3.12%),成立以来收益(业绩比较基准):256.26%,(29.46%)。年化计算公式为:区间年化收益率=(1+区间收益率)^(365/区间实际自然日天数)-1。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
A类基金认购时一次性收取认购费,无销售服务费;C类无认购费,但收取销售服务费。
风险提示:1.本基金为混合基金,其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低于股票基金,高于普通债券基金与货币市场基金,属于中风险(R3)品种,具体风险评级结果以基金管理人和销售机构提供的评级结果为准。2.本基金可投资于港股,会面临港股通机制下因投资环境、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包括港股市场股价波动较大的风险(港股市场实行T+0回转交易,且对个股不设涨跌幅限制,港股股价可能表现出比A股更为剧烈的股价波动)、汇率风险(汇率波动可能对基金的投资收益造成损失)、港股通机制下交易日不连贯可能带来的风险(在内地开市香港休市的情形下,港股通不能正常交易,港股不能及时卖出,可能带来一定的流动性风险)等。3.本基金可根据投资策略需要或不同配置地市场环境的变化,选择将部分基金资产投资于港股或选择不将基金资产投资于港股,基金资产并非必然投资港股。4.投资者在投资本基金之前,请仔细阅读本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5.基金管理人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本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6.本基金对每份基金份额设置一年持有期。在基金份额的持有期到期日前(不含当日),基金份额持有人面临不能赎回的风险。7.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者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基金份额上市交易价格波动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负责。8.中国证监会对本基金的注册,并不表明其对本基金的投资价值、市场前景和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也不表明投资于本基金没有风险。9.本产品由华夏基金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10. 本资料观点仅供参考,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资料中的所有信息或所表达意见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我公司不就资料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11.投资人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市场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