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到底需不需要专业背景?

在医疗领域,你无法想象一个没有学历或背景的人能比哈佛大学的心脏病专家做得更好。

但是,在投资领域,一个没有受过教育、没有背景或经验的人,却有可能比那些受过最好的教育、拥有最好的背景和经验的人表现得更好。

《金钱心理学》的作者摩根豪泽尔说,“在投资的世界,这样的事每天都在发生。”

这就是来自投资的诱惑,几乎人人都感觉,自己有机会在投资上大赚一笔。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短期来看,这样的事例确是每天都在上演,但拉长时间周期,能够在市场中真正胜出的,还是那些拥有严谨投资体系的投资者。

对此,在《与天为敌》一书中,美国著名的金融历史学家彼得伯恩斯坦说:“投资既不是艺术,也不是科学,而是工程……我们的工作是对金融投资的风险进行管理和工程化。”

将投资视作一项工程,打破通过下注式投资大赚一笔的幻觉,这就是职业投资者跟普通人的最大区别。

基金投资亦是如此。作为基金的专业买手,FOF基金经理都有自己的“职业打法”,他们搭建基金组合过程,就是一项不断衡量收益与风险的系统工程,一位FOF基金经理的炼成,也要经历投资理论和市场实战的重重考核。

在最近的一次访谈中,博时基金的张卫卫就跟我讲述了他走上FOF投资道路的经历与考验,在他的故事里,我发现张卫卫在搭建自己的基金投资工程时,储备了三种力量:

认知的力量;

配置的力量;

逆向的力量。

这三种力量如何构建成一座稳固的投资桥梁,带领持有人穿越时间的河流,抵达长期的彼岸?

我们一起来看看。

01

认知的力量

庄子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远古时代有三个帝王,南海帝王叫“倏”,北海帝王叫“忽”,中帝王是“浑沌”,倏和忽来到浑沌的领地,浑沌对他们特别好,倏和忽就想回报他,他们说,大家都有眼耳喉鼻,但偏偏浑沌没有,我们帮他凿出七窍吧。但在七窍凿成之日,浑沌却死了。

这个故事就是“七窍出而浑沌死”。浑沌就是浑沌,你如果硬要用自己的标准去改造它,它就不再是自己了。

这个故事跟投资很像。

市场就是“浑沌”,它并不会因为你觉得白马股好,就一直演绎核心资产的行情,它有涨跌,有起伏,也有轮动,只有正确地认知市场,驾驭得当,才能在市场中赚钱。

张卫卫对投资的兴趣,就是始于认知市场的渴望。

张卫卫本科就读于北京大学数学系,2008年的时候参加了一个中英金融交流的夏令营。有一天下课后从平安集团大厦出来,雷曼破产的消息传来,之后整个夏令营的主题也充斥在金融海啸、次贷危机的主题之下。这件事对学生时代的张卫卫冲击很大,他很想知道,为什么市场会从06、07年的狂热状态,一下子走向“樯橹灰飞烟灭”的恐慌?

在研究生时期,张卫卫主攻经济学和金融学方向,2013年初加入博时基金,正式成为了投资圈的一员。在当时,他主要负责的就是产品策略开发、资产配置研究和基金研究三块内容,这让他有机会从一开始就对公司的明星基金经理进行一对一的深度访谈,包括大佬级人物邓晓峰、固收圈的明星魏桢等等,了解和认识不同基金经理的投资策略和思想,这对一位刚入行的新人来说,是一次快速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张卫卫记得非常清楚,早在2014年的时候,他在给邓晓峰做策略调研的时候,就已经听他介绍在专户产品中采用PB-ROE策略,依据企业内生增长来获取组合收益,而这一策略真正在A股市场中流行起来,已经是2018年以后了。

“这种基金经理重视本质的领先型的思维方式,对我后来的投研生涯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张卫卫说。

在这样专业化的学习、训练和氛围熏陶之下,张卫卫也形成了基于本质去认识事物、认知市场的基本原则。

比如,在我们聊到近年来A股“变天如变脸”一样快的风格轮动时,张卫卫则表示,比起追逐风格,自己会更多地思考造成风格变化的深层次原因。在他看来,市场风格形成的背后则有两个重要因素:一是宏观政策,二是产业自身的逻辑。

他做了一个详细的复盘。

2021年,来自政策层面最大的影响因素是“双碳”。碳中和、碳达峰推动了新旧能源的更替进程,这也是2021年以来整个新旧能源板块上涨背后驱动逻辑。

2019年的场景则是先进制造,在经历了 2018年、技术“卡脖子”的挑战之后,国家产业政策向电子芯片等为代表的先进制造行业倾斜,同时行业本身又处于盈利上升周期,这两大因素之下,制造业才有了这波崛起的行情。

再往前看,2018年“去杠杆”,信用收缩,只有防御性行业有所表现。

2016、2017年受“去库存、去产能”的影响,演绎的是供给侧改革的行情,受供给侧改革影响较小或者是相对受益方向的表现相对占优。

对市场本质的深刻认知,成为了张卫卫投资中的力量支柱之一,通过识天气、辨气候,确立构建投资组合的长期配置比例。

02

配置的力量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哈里马科维茨曾经说过,资产配置多元化是投资的唯一“免费午餐”。

但实际上,对普通投资者而言,如果缺乏一套严谨的投资体系,要获得“免费午餐”并不容易。

在长达10年的投研生涯中,张卫卫逐渐打磨出了自己的一套资产配置模型。

在资产配置领域,美林时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分析范本,但是,在对美林时钟的研究中,张卫卫发现,其背后最大的驱动点在于经济周期,研究的是经济增长和通胀之间的关系。而在国内,经济周期是慢变量,通胀因素在2011年之后影响也相对较小。于是结合国内环境,张卫卫在美林时钟的基础上,纳入了更多金融周期的变量,分析维度中也会更多地关注风险溢价、流动性等等,让整个模型更加适应国内的市场。

基于这样的一套模型,资产配置也变得可测量、可执行。

比如,在2019年6月份,张卫卫管理了在民生银行上线的一个组合策略。如何做好资产配置?张卫卫做了两方面的思考。

1

权益资产上,张卫卫看到,当时A股企业盈利层面、估值层面都相对友好,权益中长期机会凸显,于是大胆地将权益仓位加到相对较高的位置。

2

宏观上,美联储于2018年年底由加息节奏开始转向降息,整体利率处于下行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张卫卫判断,黄金资产将会迎来一波较好的行情。并且,黄金资产跟权益资产的驱动因素不一样,风险收益特征也有所差异,在组合配置了较高权益仓位的同时,增配部分黄金资产,还可以起到分散风险、平滑组合波动的作用。

这样的配置,让组合策略上线后及时收获了权益市场的反弹,同时,在2019年下半年的几次震荡行情中,黄金资产则起到风险对冲的作用。整个组合运行的半年时间里,就录得了8%的绝对收益,而回撤幅度仅有0.59%。在他管理的两年多的时间里,组合录得了9.1%的年化回报,而最大回撤3.78%。

在具体“选基”的过程当中,张卫卫也是在深刻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均衡的配置。

1

通过定量分析,对基金进行归因分析,判断基金的收益来源;

2

在定性的层面上,通过基金经理的投资理念、成长路径,对基金经理的风格进行分类,在不同的风格或者行业阶段,选择相应的基金经理。

正如“浑沌”的故事一样,市场风格无好坏之分,对张卫卫而言,基金经理的风格也都各有千秋,作为一名FOF基金经理,自己要做的,就是找到最适合的选手,在自己的组合中排兵布阵。

比如,在底仓的组建中,张卫卫会考虑配置一些带有策略思维的基金经理。

“策略思维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中观思维,二是逆向思维。”张卫卫举例说,自己组合中就有一位策略型选手,是卖方策略研究明星团队出身,投资中带有很强的策略思维,市场敏感度很高,能够把握住市场趋势的变化。另一方面,组合持仓非常分散,个股对组合的收益贡献非常均等,不会存在太大的个股集中度风险。

赛道型选手和行业基金则是组合中的偏离部分,对这部分基金的配置,一方面是选择对赛道和行业有深刻认知的基金经理,能够获取超额收益,另一方面也要对底层的Beta有自己的判断,在Beta的基础上再去寻找Alpha。

在构建组合的时候,张卫卫就是一位排兵布阵的主教练,一支强大的球队,既需要强大的进攻型选手,也需要稳健的后卫,没有倾向性地去欣赏每一个球员,将合适的选手放在合适的位置上,才能发挥球队的最大力量。

03

逆向的力量

“认识”是基本功,“配置”是职业素养,如何为持有人争取更多的超额收益?张卫卫加入了第三种力量:逆向的勇气。

比如,在2018年7月份,张卫卫管理了一个稳健平衡型(权益比例中枢20%)的投顾组合,在当年“去杠杆”背景下,张卫卫对权益资产的表现并不乐观,产品上线之后一直维持着低权益仓位的配置,躲过了熊市的大幅下跌阶段。

而到了10月18日,沪指创下阶段性低点,市场也陷入极度的悲观之中,但张卫卫却发现,自己关注的一些风险指标、估值指标已经呈现出极度低估的机会。于是,张卫卫在此时选择逆势加仓。

回过头来看,当时确实是市场的底部,但在当年的市场中,见底的过程并非一步到位,在12月份的时候,市场经历了二次下杀,张卫卫的组合也因此遭遇了回撤,这让张卫卫承受了不小的压力。

“后来我反复地思考巴菲特讲的贪婪与恐惧的关系,我认为当时A股市场无论从估值、极值各方面,都已经具备极高的性价比,赔率也相对较高,就是‘捡便宜货’的阶段。”张卫卫说,反复权衡之后,他决定摒除噪音,尊重常识,在风险约束的范围内维持权益资产的配置比例。

事实上,那波下跌果然就是市场的最后一次考验,张卫卫的逆向思维,为组合在底部储备了足够便宜的筹码。2019年该组合斩获了16.68%的收益,业绩表现远远超过同类型的公募FOF基金表现。

无论是此前管理的组合,还是即将发行的博时稳健优选三个月持有期混合型FOF,在产品的策略上,张卫卫都秉承着稳健、均衡两大思维,在他看来,FOF和投顾产品都是和持有人站在一起的,是买方思维,唯有“稳稳的幸福”,才能让持有人更安心地分享资本市场成长的收益。

因此,在组合构建上,他也常常带着逆向投资的思维。

“除非有比较明显的比较优势,一般情况下我不太喜欢单押某一个赛道,也不会冒险去做极致的偏离,我会更倾向于在左侧选择性价比相对较高、较为稳健的资产。”张卫卫说。

比如,在今年年初的时候,张卫卫在一场直播中就提出,一方面,今年处于企业盈利下行、政策逆周期调节的宏观背景之下,信用会从稳到宽逐渐过渡,需要降低对权益的收益预期。另一方面,在行业机会上,他指出,新能源车当时的估值已经透支了未来三年的利润增长,应该更多关注低估值的大盘价值的投资机会。

包括站在当前的时点上,张卫卫则指出,经过上半年的倒“对勾性”型的市场走势,目前建议投资者在风格和行业配置上适度均衡。新能源板块在这波反弹中估值修复的比较明显,后期可能会考虑弱化这方面的配置,同时提升疫后消费的配置比例。对于金融地产板块,由于前期打压因素较多,市场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相关的预期,也会适当进行配置。

04

结语:坚持“把球打深”

调研基金经理是张卫卫的日常工作之一,他经常会观察基金经理的性格,在他看来,基金经理的性格和投资风格之间总有一些或多或少的联系。

回到他自己,性格沉稳慢热,平时喜欢瑜伽冥想,这与他投资中稳健、均衡的风格特征也极为相似。但是,张卫卫并不满足于此,为了提升自己的敏感度,他常常会去打网球,网球是一项开阔舒展的运动,并且,网球对战当中,决断总在瞬间,对于过来的球,你需要对它的落点、速度提前做好预判,并及时做出回应。

张卫卫告诉我,这跟投资也很像。对机构投资者而言,面临的问题不是信息不足,而是噪音太多,需要摒除噪音,把握主要矛盾,瑜伽可以让自己沉下心来。但投资市场瞬息万变,如何在关键的时点做出决断,坚持做正确的事,网球运动则带给他不少灵感。

知名网球记者张奔斗曾经如此评论投资和网球之间的关系。他说,网球场上,尽管对手能够偶尔回几个让你意料不到的球,但是只要你坚持把球打深,获胜者一定是你。就像投资中,你永远做正确的事情,总归能赚钱的。

在访谈的最后,张卫卫分享了一句他很喜欢的话,“朝乾夕惕,若厉无咎,知至至之,知终终之”。这句话来自《易经》九三变卦的一段关于“进德”和“修为”的演绎,张卫卫对它的理解是,在投资中,你知道目标和愿景是什么,就要勤勉尽责、朝乾夕惕,去实现它、完成它。

一位FOF基金经理的炼成,需要有认知市场的专业知识,需要资产配置的职业能力,还需要逆向出击的勇气,而最重要的,是他坚持“把球打深”,持续走在正确且不断精进的道路上,只有这样,才能带领持有人稳稳地抵达时间的彼岸。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财商侠客行仗剑走江湖,飒沓如流星

黄衫女侠|文

财商侠客行|出品

END

相关证券:
  • 交银安享稳健养老一年(FOF)(006880)
  • 交银招享一年持有混合(FOF)A(011605)
  • 兴证全球安悦稳健养老一年持有混(012509)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