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年内市场跌宕起伏,该如何应对?

开年后前4个月市场出现了大幅调整,我们认为这主要是由海外货币政策收紧、俄乌地缘政治事件以及疫情反复三方因素交织导致。

后期随着相关风险因素得到不同程度缓解,政策方面释放了一系列针对经济和股市的鼓励措施,叠加上市公司的二季度实际经营情况和中报业绩披露,不少上市公司表现出较强韧性。这些都是支撑市场,提振大盘的主要原因。

尽管在反弹的过程中会出现波折,最近市场有所调整,都属于正常现象。总体上看,市场经济从二季度的底部在往上攀升,加之政策扶持,流动性宽裕,优质的上市公司在今年下半程仍会有所表现,投资的重点就是要找到这类公司

问:2022年下半场,市场将向何处去?

市场目前已经完成超跌反弹,现在整体估值相对合理。在流动性比较宽裕、政策友好的市场环境下,经济和企业盈利都在向上走,我们认为接下来市场仍有积极可为的空间。

投资操作上,会着重关注结构性机会。一方面,在持续高增长的行业,部分企业的估值仍有明显性价比,值得深挖。另外,也会关注例如半导体、医药这类困境反转机会,在有望走出拐点的公司和行业上进行布局。

其次,偏价值且被低估的股票也需要强化研究。这类企业虽然成长空间有限,但由于确定性被低估,所以未来也有超额收益的空间。

整体而言,在市场震荡上行的阶段,要关注结构性机会,强化选股能力,争取在全行业捕捉到基本面较强,能实现超额回报的股票。

问:2022下半场,价值占优还是成长为王?

价值和成长并不对立,成长是远期的价值,价值是当前已经兑现价值的体现。价值投资非常讲究确定性,更关注当下;而成长则更看重未来,着眼的是未来3-5年上市企业市值和现在价值的比较。

在投资方法上,我们会侧重看有成长性的公司。虽然这类企业会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但是主动研究的意义就在于通过深入调研分析,排除掉这些不确定性,力争找到可以兑现的成长价值。

这两者的核心统一点在于对企业价值的评估,所有的投资决策都要以基本面研究为核心,用业绩作为导向,力争为持有人获取合理的超额收益。

问:新能源之外,还有哪些成长领域值得长期掘金?

军工属于高端制造业,行业景气度较高,后续新型的装备会不断涌现。相较于早期阶段倚靠重组等信息热点投资,现阶段军工很多上市公司都处于业绩驱动进程中,投资上能够从基本面维度去把握。从行业的景气度、上市公司业绩以及估值水平来看,军工会是一个不错的成长方向。

半导体是一个具备周期性波动的行业。去年整体供不应求,但随着今年的产能逐步释放,芯片价格下跌影响上市公司利润。

但是和国产化相关的自主半导体设备、材料、零部件这些机会或还未走完,外围的技术封锁倒逼国内自主化发展。随着悲观因素被市场消化,预计明年半导体周期见底之后,会有更多企业走出漂亮行情。

医药领域划分比较细,但整体处于几年来的低位。前期预判的风险因素、政策因素大多已经落地消化,目前处于中长期底部,往后看同样具有深入挖掘的价值。

问:如何把控产品的回撤风险?

回撤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投资者的持有体验。实际投资中,我们会从几个方面进行风险管控。

第一,如果个股的估值水平已经超出合理区间,我们会及时做兑现。

第二,在操作上我们会回避炒作类的题材,力争选择真正具有核心竞争力、有基本面支撑的龙头企业。这类公司在上涨阶段会有强劲表现,而市场出现回撤时,基于扎实的基本面,这些个股调整幅度或相对会较小,所以说选择好的公司就是有效的保护。

第三,要合理控制集中度。无论是行业型产品、还是全市场产品,我们都不希望押注在单一赛道,比如满仓光伏、储能或者电动车,这种方式在行情变化时回撤就会较大。所以资产组合上,我们会做行业的适当分散,注重均衡。

问:中银成长优选、中银智能制造和中银优选存在哪些差异?

中银智能制造(A类001476,C类012181)是股票型基金,权益仓位不能低于80%。另外产品定位是主题型基金,投资的范围窄一些,近期重点关注光伏、新能源车、电子、高端装备等制造类行业。风格上一以贯之,长期聚焦于制造业。

中银优选(A类163807,C类012631)为混合型产品,股票仓位上限不能超过80%。因为是全市场选股类型的产品,覆盖的行业范围相对较广,在单一领域集中度不会过高。也是由于持仓更均衡,所以历史回撤和波动表现更平稳。

中银成长优选(A类009379,C类014455)是股票型基金,权益仓位同样不能低于80%。它成立于2021年,是这三只产品中成立最晚的一只,当前由我和周斌共同管理。与中银智能制造相比,投资范畴更宽,希望能从全市场中挑选出具备高性价比的成长股,组合管理灵活性或更好;与中银优选相比,则更加聚焦成长领域。

@中银基金王伟

相关证券:
  • 中银智能制造股票A(001476)
  • 中银成长优选股票A(009379)
  • 中银优选灵活配置混合A(163807)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