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26日晚,宜昌东阳光长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东阳光药,HK01558)发布截至6月30日止6个月的业绩,业绩报显示,公司取得营业额12.93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加539.47%;净利润-3280万元,同比增长93.53%。

提到东阳光药,“流感神药”奥司他韦(包含胶囊与颗粒,下同,以下统称可威)是绕不开的话题。2006年,该药获罗氏(奥司他韦原研药企业)专利授权后,东阳光药开始销售其仿制药可威。此后几年可威表现不俗,占据了国内奥司他韦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并成为东阳光药的核心产品。

但进入2020年后,由于人们对自身防护的加强,流感用药市场萎缩,可威的销量出现下滑,这直接导致了东阳光药的业绩出现大幅度波动。

除此之外,东阳光药还面临集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的压力。在今年7月的集采中,参与奥司他韦集采的企业就达到了十余家。为了确保中标,东阳光药可威在本轮集采中报出了0.99元/片的“地板价”,与规定的最高申报上限价6.45元/片相比,降幅达92%。业内认为,可威通过“地板价”能拿到多少利润目前不得而知,但“以价换量”的逻辑有极大概率兑现。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抵御“一品独大”对公司带来的风险,东阳光药已经开始发力糖尿病用药市场。

胰岛素注射笔(图源:图虫创意)

营收大幅增长

东阳光药上半年业绩出现明显回升。据半年报显示,截至今年6月31日止,其营收为12.93亿元,同比增长539%。除了营收的大幅增长,东阳光药今年上半年的净利润也逆势而上,虽然没有扭亏,但亏损已大幅减少。财报显示,上半年公司净利润为-3280万元,较去年同期的-5.07亿元减少亏损93.53%。

其中,公司的核心产品可威贡献了绝大部分的营业额。财报显示,可威的颗粒制剂与胶囊制剂营业额为10.06亿元,占总营业额的77.8%,较2021年同期增加1775.5%。

对此,公司称这主要是由于终端医疗机构的整体人流量、诊疗活动数量、处方量有明显恢复,同时叠加今年我国南方多个省份发布的流感预警,让身为处方药的可威销量回暖。

除此之外,大举布局院外市场也为可威带来了可观的销售额。公开资料显示,借助“处方外流”的机会(医院把处方单对外开放,患者可以凭借处方单到院外药店购买处方药),东阳光药于2019年加大了对院外渠道的覆盖力度,覆盖零售药店数量增长至35万家,比上一年增加近25万家。而时代周报记者查询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零售药店总数约为52.4万家。也就是说,目前可威已经占据了绝大部分的院外市场。

此外,受2022年6月份南方流感高发的影响,可威的销量也出现大幅上涨。时代周报记者查询国家流感中心发布的全国流感监测信息发现,今年6月以来该中心曾发布多条信息,提示南方部分省份进入夏季流感高发期,报告流感病例数持续增加,流感门诊量占比显著高于2019-2021年同期水平。而作为国内抗病毒临床应用的一线药物,彼时的奥司他韦(包括仿制药)也被卖到脱销。

作为东阳光药的核心产品,可威的销量增加带动了公司的业绩上涨,反映到市场上就是股价飙升,据wind股价走势图显示,东阳光药股价从6月中旬开始起飞,截至目前区间最大涨幅超64%。

相比于今年的业绩出现大幅回暖,东阳光药此前两年曾经历困境。时代周报记者对比东阳光药历年财报发现,业绩走跌源于2020年。

财报显示,2019-2021年,东阳光药分别实现营收62.24亿元、23.48亿元、9.13亿元,这三年里,可威贡献的营收分别为59.38亿元、20.69亿元、5.55亿元,分别占总营收的95%、88.10%、60.69%。

与2019年相比,2021年可威的销售额甚至不到其十分之一。

从上述三年的数据不难发现,公司的利润大部分由可威贡献,过往的业绩也表明可威的销量决定了公司的业绩走向,但可威近年来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销量低迷。

本来,东阳光药的母公司东阳光(SH600673)在2018年收购东阳光药时,希望其能反哺集团的其他传统业务,但该想法并没能实现。基于此,2021年12月20日,东阳光发布公告称,集团召开了本年度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商议出售控股子公司东阳光药股权的议案。

彼时,东阳光董秘王文钧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受疫情影响,东阳光药经营业绩大幅下滑,对东阳光整体业绩形成了拖累;此次交易中东阳光获得了约37亿元现金,可以补充公司经营性资金需求,未来公司将更加聚焦主业发展。

积极自救

由于业绩依赖可威,东阳光药的未来面临极大不确定性,自救被提上议程。

首先,在2022年7月的集采中,为了保住院内市场龙头地位,东阳光药的可威以0.99元/片的“地板价”击败科伦药业、石药欧意、齐鲁制药等十余家竞争对手中选,相比最高有效申报价降幅达到了92%。

东阳光药之所以如此强势报价,是因为根据以往经验,进入集采后的中选药品有望成为院内该系统化药销售额的第一名。

其次,除了“流感神药”外,东阳光药也在调整收入结构,积极提高其他品种药品的市场占比。业绩报称,今年上半年公司在内分泌及代谢用药领域取得了不错的进展,公司自主研发的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甘精胰岛素注射液已获批上市。此外,公司自主研发的门冬胰岛素注射液、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以及精蛋白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预混30R)正处于境内生产注册审评阶段。胰岛素品种较为完备,拥有提振公司业绩的能力。

为了进一步丰富在糖尿病领域的产品线,东阳光药还从其关联方广东东阳光药业收购了多个糖尿病治疗药物。但时代周报记者查询相关文件发现,在今年8月,东阳光药刚结束与跨国药企勃林格殷格翰(下称BI)的一起专利侵权案,据国家知识产权局2022年7月27日发布的相关行政裁决书,其中就涉及东阳光药从广东东阳光药业收购的利格列汀片。

利格列汀片是较为知名的新型降糖药,由BI和礼来联合研发,商品名为“欧唐宁”,2013年4月在中国获批上市。2020年7月13日,东阳光药仿制的利格列汀片获批上市,成为该药品的国内首仿,商品名为“阳安妥”。

BI称,目前利格列汀片尚在专利保护期(原研药专利保护期一般为20年),东阳光药的利格列汀片已经在多地挂网、甚至销售,严重影响了原研药在中国的市场。

东阳光药此前拿下该药的首仿,意味着它获得了市场独占期,一段时间内享受市场独家销售资格。而东阳光药之所以冒着侵权的风险上市该药品,或是因为要快速抢占糖尿病用药领域的市场。

糖尿病是全球患病率极高的慢性病之一,我国又是全球糖尿病第一大国,患者数量居全球第一用药市场体量庞大。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中国糖尿病患者数量已从2016年的1.2亿人增长至2020年的1.3亿人,约占中国总人口的10%,预计在2022年达到1.41亿人。同时,我国糖尿病用药市场规模逐年增长。2020年中国糖尿病药物市场已达到632亿元,预计到2022年市场规模将接近862亿元。

北京鸿盟律师事务所创始人、主任律师马佰刚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我国目前尚无相关法律规定仿制药拥有市场独占期,但2021年7月出台的《专利纠纷解决办法》中规定,对首个挑战专利成功的首仿药,在首仿获批之日起12个月内,不再批准同品种仿制药上市。”

那么,12个月的市场独占期能为公司带来多大的利润呢?据米内网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利格列汀片销售额为2.46亿元。并且,自国内上市销售以来,年增长率均超100%。2021年,利格列汀片的国内销售额达7.87亿元。

此外,目前国内主流降糖药物市场仍以二甲双胍、阿卡波糖等传统药物为主,利格列汀片等新型降糖药市场潜力巨大。

作为一家以仿制药为主的制药企业,东阳光药也意识到自己的境遇。其在半年报中表示,支撑药企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还是药品创新,公司未来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加速在抗感染、内分泌及代谢疾病等领域的药物研发向临床应用转化,不断推出新产品,增强市场竞争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东阳光药其他品种的收入占比有所提高。财报显示,其内分泌代谢药物、心脑血管药物、抗感染药物等收入合计占比39%,与2019年的5%相比可谓大幅提升。目前,这些药品未形成规模,销售额较低,尚无法在短时间内拉动公司的业绩增长。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