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上一个美股IPO马来西亚的数字支付公司首日翻10倍之后,8月26日周五,又一只中概股“妖股”诞生,见知教育登陆纳斯达克首日就最多暴涨3620%,令美股市场再度上演小微股票狂野而难以诠释的狂飙。

见知教育的IPO由尚乘环球承销。后者也正是尚乘数科7月美国上市的承销行,而尚乘数科也在首发后飙升了32000%!

图片

这美股IPO打新妖起来比港股打新还凶猛。

成立于2011年的见知教育,前身为森途教育,曾于2016年5月在新三板挂牌上市,不过上市一年多后便退市了。随后,见知教育便开始了“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上市之路。

这次上市并不容易,在此之前,该公司先后于 2018 年 10 月、2019 年 4 月、2020 年 2 月,2020 年 9 月四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失败,转向美股上市后,在一年的时间内,向 SEC 更新了 11 次招股说明书。

基本上也还是小票炒作逻辑!这次散户认购的基本上没货,最多也就一手。

前两新股都疯狂到惊动美股证监会!美股新股最近尤其疯狂,TGL昨晚还在继续涨!

最近大涨起来都是翻几倍的涨!但其实散户通过券商认购的能分到的货很少。

美股IPO打新和港股不一样,港股有分国配和公配,所以散户参与港股很多时候都因为制度分到货的。而美股的分配全部都是国际配售的模式,机构那边拿到货,然后就分给自己客户。

对于好的项目如果牛逼点的机构,和投行和上市公司关系好的机构户货就拿很多,正常时候七八成货配或者满配的,差一点的机购分的就少甚至没货。如果是差的项目没人要的可能会分一大把甚至满配。

比如这次见知教育就是如此,有私募基金参与的美股国配这个分到了,但我们散户大家自己账户的那种认购国配几乎没货,去券商打也很难分到货,或者只有一手这样的。

对散户而言美股打新最大的疑虑可能就是货值分配的问题了,因为目前没有一个券商能做到说美股打新的货值分配,可以公平公正公开,以前美股新股火的时候,普遍大家反馈的情况是能涨的只分到几手,能跌的满配。

这个问题也在于券商的角色是卖方,不是站在买方投顾的角色,券商帮着投行分销IPO的货,不管涨跌是都可以赚到承销费的,散户分货越多他们承销费赚得越多,所以肯定是好的烂的项目都给散户去打,这时候判断和决定权是在散户这里了。而美股IPO往往我们散户能获得的信息很少,信息差相距甚大!大概率会出现一次烂票赔的比前面几次好票赚得多得多!并且美股都是国配,券商拿到货之后怎么分决定权在券商自己手里,完全可以好货多分给关系户,就分给散户了,这个里面操作空间太大了。

美股打新散户玩法小资金去玩还是可以的,但是大资金的话,hold不住,因为你无法预估这中签货值带来的风险。最近不少朋友看到美股新股疯狂,把所有资金都汇集在几个美股打新的账户里,有些甚至梭哈几十万几百万,大家千万别这么玩!注意风险!但一旦你敢上大资金,随时可能下一个票就给你满配暴跌。虽然美股打新涨得很多,但券商分得货很少,虽然你通过增大资金规模获配更多货,但是你得提前想好几百万满配暴跌是什么场景!

情况1:假设是好货,100万本金券商给你获配1%,涨50%你赚5000;

情况2:假设是,100万本金券商给你获配100%,跌50%你赔50万!

只要出现一次情况2,你将万劫不复!所以散户大资金做美股国配这是公平的游戏?

如果这样的话美股国配只能是机构式玩法了,加入机构是唯一出路。机构背后其实不也是大客户的资金嘛,无非是一群大户把资金联合起来搞了,这只能弄找私募基金来弄了,当然也不是所有的私募都是靠谱的,这个需要筛选的,也是需要考察私募背后机构的实力情况,如果这机构有很多上市公司和投行资源合作的,那拿货实力肯定不会差的。另一方面基金和投行那边对市场消息以及行情情况的敏感度远比散户高得多!货配率也高得多,牛逼的基金做美股IPO不太可能说好货拿不到拿一堆的情况,基本上都能配到货,基金又拿不到承销费,不像券商是站在卖方那边分货给散户,也不需要分货给散户,只有他们自己一个户也没办法搞暗箱操作分配了。所以资金量多的朋友只有走基金的模式才能确保本金安全以及收益最大化。

不止是美股,港股同样也是,好多对国际配售感兴趣的资金量多的朋友,现在做国配比公配可能更好,公配大概率赔钱的新股国配可能还能盈利。

现在港股IPO市场不景气,很多拟上市公司想尽快完成IPO发行和股票上市,为了能获得专业机构的支持(比如IPO私募基金这类的机构投资人)和参与IPO国配认购,公司都愿意和投资人进行深度沟通和积极交流,给投资人带来信心。区别于专业机构,散户没有办法拿到这样的机会。但是有资质的散户可以参与IPO私募基金,由基金代表客户去参与并获得收益。

即便是你想搞几百万,并且好几十人和你一样,加起来虽然是有几千万,但上市公司也不能可能和这几十个人一个个谈和签协议啥的吧?这也只能以基金形式才有操作空间。

最近一两年美股港股IPO方面基金我都有关注,也发现了一些不错的,有些确实背后实力还挺强的,有些还有类固收3%-4%年化收益的私行产品,有些都是限额只给熟人开放的。尤其是现在这个结点是参与国配基金的好时机,港股那边上市公司国配都没溢价了,一些私募基金能和上市公司谈出很好的条件,现在公配打新几乎都没机会了,我自己也都把公配券商都出金了,后面做美股港股国配。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